
二月二炒豆子
侯俊英
二月二吃炒豆子,是农民对新一年好收成的期望。
在二月二寅时前,人们都会把豆子炒好,让一家老小在一大早就能吃到炒豆子。听老人说,二月二吃炒豆子,相当于吃虫子。吃了豆子,地里的害虫就少了。总之,还是对一年有个好收成的期盼。
还有一个传说。据说在古时候,有一个皇帝因为耽误了祭天的时辰。所以使得天上的玉帝很生气。于是,给龙王下令,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
从那以后,人间连续干旱,地里的庄稼都枯死了。田里没了收成,村里面闹起饥荒,百姓都没粮食吃,病的病,倒的倒,所有的人都束手无策。
这时,龙王的儿子青龙看不下去了,不忍心看着百姓受灾挨饿。于是,趁着玉帝赴宴的时候,偷偷的给人间降了一场雨。第二天,玉帝知道了此事后,大发雷霆,下令把青龙压在一座大山下。山下还立了块石碑,上面写到:“青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想要重登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老百姓为了报答青龙,四处想办法。大家发现金灿灿的黄豆,炒一炒就开花了,这不就是金豆开花了吗。于是相互转告,在二月二这天,家家户户炒豆子供奉在庭院,青龙这才得救。后来,形成了二月二炒豆子的习俗,延续至今。
说到二月二炒豆子的习俗,就想起来我小时候。我们老家叫炒料豆,或炒蝎子都。打记事起的每个二月二,奶奶总是提前把秋天里,生产队分给每家的几斤黄豆,仔仔细细的捡干净沙粒,再用井水把它泡在盆里,两天时间黄豆粒就膨胀起来。还要跑到村南边的寨墙子上,端一簸萁细沙土晾上。
二月初一的下午,就把东庄的姨奶奶叫过来当帮手。因为,炒豆子也是技术活,一人掌锅,一人烧火。
掌锅的不停的用铲子来回的翻炒,烧火的要掌握好火候。火烧的大了,不等黄豆熟了就炒糊了。火烧的小了,黄豆炒不熟没香味还不酥。
姨奶奶的手很巧,一边烧火,一边当我奶奶的技术指导。我和弟弟急不可耐的围着锅头转圈圈。豆子没炒熟,我俩到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听到豆子在锅里噼里啪啦的,心想快差不多了。跑到北屋里,每人取一个爷爷早已给分配好的酒瓶子、罐头瓶子。坐在灶台前的炕沿上,就等着争分奶奶和姨奶奶的“战利品”了。
只见奶奶用筛子把炒好的豆子里的沙土,用力的筛干净。黄橙橙的豆子在筛子里上下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芳香。
筛干净的豆子倒进盆里凉一凉,一家人你一把我一把的吃的那真叫个开心。
吃剩下的,奶奶就二一添作五,把我和弟弟的盆盆罐罐装满。小气鬼儿的我们总是把分到手的豆子藏起来,吃的时候也是倒出一小把放到上衣荷包里,“偷偷摸摸”的躲在没人的地方吃。
现在回想起来,就忍俊不禁。

作者简介:侯俊英,热爱文学,热爱生活。喜欢观察人生百态,记录心历路程。人生格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