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的《杜布罗夫斯基》
马家骏
亚历山大·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近代文学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过很大影响。
普希金在三十岁以前,主要写的是浪漫主义诗歌。他的家庭出身是贵族,在中学读书期间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革命家交往,同进步军官恰达耶夫建立密切友谊,接受了资产阶级自由思想。工作后,即以诗歌投身到反对俄国封建农奴制度和沙皇专制暴政的斗争中。他的诗篇《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短剑》等,在启发人们追求自由解放上,起了不小的作用。因此,沙皇下令把他流放到黑海沿岸。在南俄,普希金仍然鼓吹自由,写作了浪漫主义长诗《高加索的俘虏》、《巴赫奇萨拉伊的水泉》、《强盗兄弟》、《茨冈》等。当时,监视他的奥德萨总督向沙皇密告普希金行动思想不轨,于是,普希金又被囚禁在普斯科夫省他父亲的领地上。其间,于1825年12月爆发了十二月党人起义,革命被新登基的沙皇残酷镇压,普希金的许多好友被屠杀或被流放到严寒的西伯利亚,下矿井服苦役。沙皇召见普希金,想拉拢他当宫廷诗人,但普希金并不屈服,写出了《阿里昂》、《寄西伯利亚》等诗篇歌颂革命。除了浪漫主义诗篇,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普希金写 了剧本《鲍里斯·戈都诺夫》、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历史长诗《波尔塔瓦》等。
从1830年起,欧洲文学进入以批判现实主义为文学主潮的时代,普希金第一个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石。他在短短的几年间,写作了短篇小说《驿站长》、《射击》、《棺材匠》、《村姑小姐》等(合为《别尔金小说集》),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黑桃皇后》,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在小说中,普希金描写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人物与故事。作者同情小人物,歌颂劳动人民,批判反动贵族和资产阶级野心家。
除了小说,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普希金写了小悲剧《吝啬的骑士》、《石客》等,童话《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沙皇萨尔丹的故事》等,长诗《青铜骑士》等,以及许多诗篇和历史散文。
普希金因民主性创作和政治上的蔑视贵族统治阶级,于是遭到陷害。反动派用决斗形式杀害了这一代伟大的诗人。
中篇小说《杜布罗夫斯基》揭露了农奴制度危机加深时代贵族统治阶级的分化:古旧的贵族走向了穷途末路,新兴贵族在飞扬跋扈。在“走鸿运的特罗耶库洛夫”身上,诗人集中批评了农奴制的反动性。小说显示出封建压迫在官逼民反,描写了农民企业的实际,歌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不过作者让贵族青年作首领,表现了作者立场的局限。
小说在艺术上,既现实主义地描绘现实生活的图景,也在复仇遇艳的情节上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气息。显然,普希金吸收了高乃依的《熙德》、席勒的《强盗》等作品的某些东西,但他却作了现实主义的创造。这篇小说刻画人物生动而形象。尤其在语言上,普希金建树了自己的风格,它简洁、流畅、富于动作性。普希金是一位诗人,所以写出小说来,也充满了诗情画意。

田冲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