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用一小粒一小粒的时光,将你触碰。触碰早晨醒来,那一段尚未做完的梦境。如果我是一片红枫,我愿嫁给群山。如果我是一滴水,我愿嫁给河流。如果我是一颗星,我愿嫁给浩瀚的夜空。然而,我什么也不是。我只是一个平凡庸俗的我,嫁给了现实的无情,嫁给了夜夜笙歌里的梦!
——思归客文学
静谧中细品文化的味道
文:韩寒
编辑:白鹿青崖
在扬州这座沉静古雅的城市中,有一处地方总能令文人墨客驻足沉思,那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故居。这不仅仅是一幢普通的旧宅,更是承载着厚重文化与历史印记的地方,每当踏进这里,我总能感受到那些寂寥岁月里温文尔雅的诗意生活。
行至故居前,那清秀低调的门楼便迎来了我的视线。曲折的小径,蜿蜒引导着我走向那扇沉着的木门,透过斑驳的门缝,我似乎能隐约听到过往的笔墨声与茶香气。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几经岁月沧桑而依旧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庭院,每一块石板都镌刻着时光的痕迹,每一扇窗户都透露出别样的风情。
走进屋内,古朴的陈设充满着书卷气。静谧的书房里,书桌上摆放着朱自清先生的文房四宝,它们静静伫立,仿佛在等待主人的归来,再次挥毫泼墨,撰写佳作。墙壁上的书架整齐地排列着古籍和各类书籍,那些书脊上磨损的字迹让人不禁联想到朱先生沉醉于文字世界的情境。
漫步在朱自清故居的每一个角落,不难发现一些精美的家具和装饰品,它们都散发着中国古典美学的韵味。在这简朴而典雅的环境中,时光仿佛慢了节奏,空气中似乎弥漫着朱先生笔下的《荷塘月色》和《背影》的文学情感,让人心生怀旧。
我细细端详着陈列的各种文物,它们不仅展现了朱自清先生一生的学术与文学成就,也让每一个参观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每一张照片,每一件展品都是对朱先生的深切缅怀。
再次走出朱自清故居,我不自觉地回首凝望。那里是时间的停驻,是文化的凝聚,更是情感的寄托。扬州的这段回忆,如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散文般,细腻、寂寞又深沉。这座故居,不仅保存了历史的印记,更让每一个到访者懂得去珍惜过往、感悟生活、品味文化。
在繁忙的旅途中,朱自清故居给了我一份静谧的享受,让我在历史的长河中审视生活的真谛,在岁月的深处感受到扬州的灵魂。这份体验,如同一剂宁静的良药,慢慢渗透进我的心灵深处,成为我人生旅途中独特而美好的记忆。
作者简介: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著有散文集两部、诗集三部、小说集一部,现为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特约作家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思归客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
另:思归客平台接受个人诗集的印刷,排版,校队等一条龙服务,同时征集封面封底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