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诗社2024年第1期(总003期)|龙门诗社简讯及会员作品
儒商苏受吉賦
作者:潘琦
主播:清风
南国邕城,人杰地灵。古为边陲要塞,后置首府重郡。
城西振兴村,百户千人;普通老百姓,耘田苦耕。岁在丁未,苏氏添丁,取名受吉,望子吉生。
人非生而圣贤,然性本而善诚。苏氏六兄弟姐妹,父母辛劳育成人。受吉自幼好学,勤奋善思聪明。因家境贫寒,故初中辍学。后读大专,国运正鼎盛;改革开放,八桂满目春。
人多地薄瘠,经商能脱贫。下海创办工厂,立志带富村民。进工商业界,造农贸商城。多业並举,积累资金。
跨入新世纪,百业待振兴。文旅骤然崛起,朝阳产业东升。
风水宝地,城西龙门。青山绿水,岭南风景。
和村民协商,投资建龙门水都;经政府批准,列重点建设工程。拜行家为师,请学者论证。自行规划设计,親历督建全程。风餐露宿,披月载星。立下创业志,满怀爱乡情。八桂文脉为主题,华夏文化为根本。引桂学入园,建书法碑林。塑历史名人雕像,建英雄苏缄园陵。寻六祖坛经之原著,正罗秀道教之圣名。云龙碑前九龙浴佛,龙凤山上飘荡祥云。人文与自然通融,科技与风物交纵横。娱中長知识,乐时可健身。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八年磨一剑,不负有心人。挥洒血汗,水都建成。千载传说旧迹在,今朝修复盛名存。景致怡人,游客流连忘返;风光旖旎,幽境如洗俗尘。状元桥开书品古论,碑林赏墨漫行诗吟。游山水览文化,行龙门走大运。
为国家四A景区,日涌游客万人。评八桂十佳景区,树文旅融合典型。回首创业岁月,艰辛心路历程。世上无难事,只要志坚定。
善哉!福缘善积,大爱至臻。先行致富,不忘惠民。做公益事业,献企业爱心。捐款捐物,扶贫济困。照顾孤寡,恩爱老人。其心其愿,润物无声!自古吉人有天相,仁善积德皆好运。力薄未敢忘忧国,一枝一草总是情。
诗曰:
邕江春水流向东,江畔杨柳绿意浓。
西城龙门添异彩,飞凤山头朝阳红。
景区融贯文与旅,古今交织览和用。
佳境美景成名品,文明邕州瑞气丰。
龙门诗社刊首语
——龙门诗社:赖欣阳
中国古典诗词,溯自《诗经》,甚至可上考于《尚书》之歌咏;其源远矣!而于后世变化为各种韵文体裁,其流多矣!其间抒怀、咏史、议论、寄慨、言情,宴会酬酢,临别留赠,闲适杂咏;莫不有诗焉。纵世移代变,总有不辍之弦歌;情浇俗薄,难消淳厚之诗心。无怪乎中华大地,好学而为之者如此之众;以其可书于纸、出于口、动于心、移于情,而使人足蹈手舞,欣然自适也。
苏君于广西南宁,创立龙门诗社,以发扬光大古典诗词为职志。募集各方有心致力深研、写作、教学、推广之人士,定期交流,写作品评。发藻扬辉,既标佳作于屏前;潜情沈思,亦致深意于篇中。亦一时风雅之佳话也。广西本身便多佳秀之胜地,龙门诗社更着意营造一古典文艺园囿,使搦翰者能得江山之助,灵感如源泉滚滚;读诗者能望峰息心,暂离扰攘之俗尘。此亦苏君筑巢引凤、凿渊居龙之美意也。
龙门诗社旨在发掘与学习中国古典文艺之美,提升个人作品之艺术水平。期可上接古典文学之源,下综古典文学之流。进可应于世变,再开新局;退亦能守原貌,不离古道。而非徒以篇章中一、二句足表其黠慧者,持之以骄人也;亦不专事采摭粗言俗语,目之为「本色」也。诗道广博深厚,乃灵魂与生命安居之所,望学诗、论诗者皆能自谦自重焉。
诗社简讯
瑶台弄影,玉座飞歌,龙吟四海开新际;绿蚁飘香,金鳞戏水,鹤梦一生得锦图。为营造欢乐喜庆的新年气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2024年1月31日,广西桂学研究会、苏缄文化研究委员会在广西南宁龙门水都隆重举行新春联谊会。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广西桂学研究会会长潘琦先生、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苏道俨先生、原广西社科院书记吕余生先生、广西桂学研究会苏缄文化研究委员会会长、广西龙门水都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受吉先生、龙门诗社社长苏尔进先生以及广西桂学研究会、苏缄文化研究委员会、龙门诗社100多位领导与成员共同欢庆2024年新春的到来。
会上潘琦先生、苏道俨先生、吕余生先生、苏受吉先生、苏尔进先生分别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潘琦先生对苏缄文化研究会及龙门诗社的研学工作表示高度认可并现场赠送50本诗词作品,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潘琦先生表示,广西桂学研究会将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推动广西文化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在随后的文艺汇演中,与会的文艺工作者、会员们带来了精彩的文艺表演,舞蹈、朗诵、器乐轮番上台,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掌声不断。原广西自治区人大办公厅一级巡视员罗荣剑先生朗诵潘琦先生的作品《儒商苏受吉赋》,再次把现场气氛推向了欢乐的高潮。


本次新春联谊会的成功举办,弘扬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为今后桂学研究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广西桂学研究会、苏缄文化研究委员会、龙门诗社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推动了诗词文化事业的良性发展。
作品选刊
龙门晚霞
潘琦
落日余晖映白空,湖光山色画图中。
窗含凤岭黄昏景,楼沐荷塘厚爱风。
不染淤泥莲叶碧,秉持晚节夕阳红。
明霞变幻无穷韵,灿灿金光裹玉龙。
龙门诗社迎春接福(藏头)
韦保建
龙年大吉百花开,门迓书香雅客来。
诗意和风交挚友,社邦细雨聚良才。
迎逢盛世山村秀,春遇龙腾锦绣台。
接袂成帷歌大宇,福星高照洗尘埃。
注:
2024年1月27日壮翁喜吟於邕香榭里花园三怡斋。
闲坐龙门诗社小榭得句
苏尔进
水漾龙门日已斜,松阴深处有人家。
烟飘幽谷风徐起,鸟入密林声渐遐。
莫笑余生归寂寞,也曾短梦见纷华。
而今且醉诗词里,半对芳樽半赏霞。
与众诗友龙门水都聚
韦秀孟
龙门初访宇新晴,万树葱茏百媚生。
云锦娇莺充耳闹,花间远客踏歌行。
似闻水殿分灵气,慢赏琼楼带晋风。
小馆夜临飘五味,名儒谈笑意相溶。
龙门松
覃学敏
曾为霞客友,罗秀巧围篱。
水底寻龙迹,风中出鹤枝。
平心由俯仰,振臂展神奇。
无须承挺拨,伸屈顺时机。
龙门水都游兴
李识经
绿城天气好,小雪胜清秋。
水朗湖山抱,人喧风雨楼。
龙门凭跃鲤,云路试封侯。
会与心相契,何妨作远游。
龙门·中秋·祭月诗
苏恒
华夏风华,聚而为山;
晋出罗秀,在邕之南。
罗峰晓霞,邕州胜景;
今兮千载,青史斑斓。
崇祯十年,晚明夕烟;
万里之行,霞客寻川。
龙脉于此,望仙坡上;
郡城倚之,结为青山。
有此嘉地,邕城福焉;
龙脉之门,碧水沧澜。
水盈于地,地归于土;
土筑于都,万载民安。
六祖坛经,藏于仙山;
知州陶弼,诗以修禅。
笔落千载,今非如旧;
水都龙门,已奉新篇。
辛丑之年,今已中秋;
圆月皎皎,幻若水流。
群聚龙门,水都祭月;
依依汉裳,舞袖如鎏。
邕城汉服,灵灀为宿;
樱桃兢兢,月与诗酬。
玉钩弯弯,中有二兔;
庄生晓梦,梦里无忧。
嫦娥故事,闻之泪流;
小时看月,竟自忧愁。
霓裳衣之,千人为秀;
月神归兮,与子逗留。
山河不老,婵娟未瘦;
华夏千古,与子同秋。
服章艳艳,翩翩起舞;
颔之喜之,静月倏流。
贺龙门诗社成立
无双公子
龙门风景醉诸侯,诗社新开添画楼。
水傍晴岚迷远近,山携翠霭赏春秋。
胸中云梦吞千里,笔底烟霞灿九州。
我拜谪仙才调古,登临此处觅清流。
游龙门水都偶得
黄帆
龙门多丽景,凤阁隐山中。
绕径婆娑见,过桥宛转通。
闲情烟带雨,惬意柳扶风。
得句花间醉,陶然胜酒盅。
龙门水都夜宴得句
高虹
山中灯影最清幽,谁识龙门第一流。
十里水云天路近,满空烟雨夜光浮。
人间此夕应难得,尘外当春亦自由。
醉倒不知归去晚,更携琴趣上高楼。
南宁龙门水都行
陈香建
南国暖阳风正和,十余诗友访崇阿。
四方蓊郁留仙迹,一水氤氲响鹭歌。
雅致充盈灵秀谷,文思酣畅太空玻。
苏公忠勇民怜爱,雕像凛然香火多。
龙门花雨
梁妙玉
东风伴奏汝弹琴,滴落阶前画外音。
最是销魂花瓣雨,轻轻敲动我芳心。
注:
汝弹琴喻雨滴在树叶上。
元月二七雅聚小记(中华通韵)
潘仁红
十里廊桥一水间,诗书长卷挂天帘。
世人谁晓其中趣,烟雨龙门绘盛年。
初次参加诗社活动有感
张兰
隆冬诸友入龙门,共聚画廊飞墨痕。
琴瑟突来声烂漫,唤醒侬梦一诗魂。


注明:跟随“微刊内容”展示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