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bula 15 】编者按
为做好2024科幻星云庆典关于隆重庆祝华语科幻星云奖十五周年的相关活动,回顾总结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办的历程,充分展示华语科幻共同体团结的韧性,即日起将《星云十五》纪念文集内容陆续刊载。
文集中的系列文章有以简史的笔触梳理星云奖十五届的发展轨迹、艰难坎坷和不凡建树,特别是呈映星云奖评奖机制、品质规模、宣传影响不断完善、提升和成熟的风采,展现星云奖的实践经验、贡献价值和史料意义;也有从科幻人发起、参与和成就星云奖的多维度视角,以口述史的方式讲述与星云奖同行、在星云奖此刻的故事,彰显科幻人锲而不舍的品质和性格,作为星云奖求索进程的亲历和佐证。
现将文集部分摘录。

中国科幻大奖应有的样子
拉兹/文
在星云奖组委会向我约稿,要我写写自己与星云奖的故事之前很久,我就曾经想过,或许早晚都会写一部从事科幻经历的回忆录,讲述自己参与其中的历程和浅薄的思考,其中星云奖的诞生和发展必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在既然有这个机会,不妨提前动笔,写一写大脑中径直跳跃出来的部分。
我和星云奖的结缘是从2010年第一届时开始的。熟悉中国科幻发展的人都知道,那一年我所在的科幻世界杂志社发生了严重事件,整个杂志社都风雨飘摇。但事实上,当时面临的危机远不只此一件。当时,物价房价的快速上涨让所有人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整个期刊市场断崖式下滑和报刊亭的大规模拆除更让人看不到未来。对我来说,还面对另一个困难——当时科幻世界还有一本创办了八年的非科幻杂志,叫《飞·奇幻世界》,因为那个事件,大部分编辑流失,我临危受命负责这本杂志,正承受着空前的压力。杂志社何去何从,杂志社举办的被称为中国科幻最高奖的银河奖何去何从,中国奇幻何去何从,我个人何去何从?真的是困苦迷茫,只能咬牙跋涉。
那一年之前的2008年,因为汶川特大地震取消了银河奖颁奖典礼;2009年又因为余震和经济困难等原因停办。2010年如果继续不办,整个杂志社和银河奖将会雪上加霜,所以尽管面临着严峻困境,杂志社决策层还是决定举办当届银河奖。为了支持杂志社,这次银河奖来了很多新朋老友,举办得很悲壮,很多人都抹了眼泪。我是一个从1996年就开始看《科幻世界》的科幻迷,投了多次简历才加入科幻世界团队,当时的心情真是不堪回首;2010年前后对期刊未来绝望的时候,也曾经数次想要改行,最终都是因为对杂志社和这份事业的热爱坚持了下来,因此对家人也倍感愧疚。所以亲身经历了省科协三楼举办的简朴银河奖后,在学府影城举办的华丽隆重的首届星云奖颁奖典礼让我大为震撼,内心五味杂陈。“这才是中国科幻大奖应有的样子。”我当时是真有这种感觉的。
之后2011年、2012年的星云奖也都和银河奖同场同期举办,同样对比显著。“银河奖该如何发展”也成为我一直思考的问题。2013年,硬着头皮坚持了三年的《飞·奇幻世界》无奈停刊,我也调整到图书部担任部门主任,正式成为了科幻编辑,开始直接接触科幻作家、参与银河奖的组织工作。这一年星云奖首次离开成都,到山西太原举办,而我因为担任这届银河奖的主要策划人员,第一次没能参加星云奖,甚为遗憾。但也正因为担任了这届银河奖的主要策划人员,我把这些年里对银河奖的思考、对星云奖的学习融入了策划之中,在社领导的支持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之下,银河奖颁奖典礼从氛围营造到节目策划,都实现了华丽转身,举办了一场绚丽的晚会式颁奖典礼。活动之后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同时一个观点开始变得清晰:虽然很多人将两个奖进行对比,但从本质上讲,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位和属性,并非竞争关系,应该相互弥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中国科幻发展。
2014年,星云奖和未来事务管理局合作,在北京举办第五届颁奖典礼,并且首次举办了网络直播。这又是一次创新。这一年我同样因为工作原因未能参加,但出于关注和学习的原因,全程观看了直播。这年之后至今,我荣幸地参加了每一年的星云奖,在这个平台上与朋友们见面,亲身感受着它不断调整和完善评奖规则、办会方式和运营模式,内心是很欣慰的。
一个国家科幻的繁荣离不开各种活动和奖项的支持,对美国是如此,对中国也同样如此。没有足够广的市场和足够大的科幻迷社群,就无法支撑更多的科幻活动和奖项。2010年是中国科幻的一次触底反弹,从此之后中国科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期。星云奖的创办和持续举办,既是这一快速发展期的结果,也反过来推动了中国科幻的持续快速发展。2023年,成都成功举办了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成为中国科幻发展的里程碑。
纵观全世界科幻界,各国科幻社群虽然情况各不相同,但办奖都是一个常见的模式。然而,创办奖项虽然简单,但持续举办却非常不易。我也曾经和三丰、竞天泽一起搞过一个叫坐标奖的科幻奖,知道办奖的不易和辛劳。看着星云奖办到第十五届,成为国内科幻界每年一度的例行活动,举办地从四川成都走向山西太原、北京、重庆、海南、广汉,对所有参与者特别是董仁威老师都是非常敬佩的。
2021年,第十一届星云奖颁奖典礼在海南省陵水举办,会后我和贾煜、刘明亮在机场聊了很久,关于星云奖也关于银河奖,关于中国科幻也关于中国科幻的一个个生动的个体;2023年,第十四届星云奖颁奖典礼在四川省广汉市举办,我又和E伯爵、李广益等聊了很久,关于重庆科幻、成都科幻,关于科幻专委会纷纷成立的欣喜和科幻协会活动举办的困难……类似这样的聊天也无数次在银河奖和其他活动期间发生,它们漫无边际,不设主题,但却更容易激发思考和讨论。这或许就是科幻活动和科幻奖项的价值吧。
星云奖即将迎来第十五届盛典之际,简单记下以上文字,聊为纪念,期待与朋友们在星云奖上的下一次重逢。

▲四川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编、《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拉兹

华语科幻星云奖是由中国著名的科幻活动家董仁威先生、科幻出版人姚海军先生和科幻学者吴岩教授等三位创始人以及程婧波、董晶、杨枫、韩松、刘慈欣、王晋康、何夕、陈楸帆、北星、李庆雯、傅胜、杨波等十二位联合发起人为首的全球华人科幻爱好志愿者于2010年共同创立的公益性奖项。自创立以来,积极主动做工作,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励志重塑科幻格局,在全球范围内发掘、评选和奖励优秀的华语科幻作品、作者、译者、学者与业者等。通过对华语科幻进行年度检阅,突显华语科幻文学发展成果,激励华语科幻人才创新活力,推动华语科幻文化产业振兴,引领华语科幻世纪全面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