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纪念周恩来总理
傅济生
2024年1月8日是周恩来总理逝世48周年纪念日。我们每一天都要纪念他,永远纪念他。
周总理一生信念如一 、操守如一、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光辉榜样。
周总理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主要培育者之一,也是以身作则、践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最好榜样。如果说,毛泽东思想培育了几代共产党人,那么,周总理作风则影响了几代共产党人。
1943年3月18日,在延安整风之后,周恩来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
(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
(五)适当的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的纠正自己的短处。
(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
(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这七条修养要则,周恩来信守一生。他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与多方面的知识修养,既注重学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又注重学习世界各国文化的精华,集东西方智慧于一身。他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有一句名言:“跟着新生的力量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并有不怕困难的精神,这才是正确的。”周恩来终其一生,永不懈怠、永不自满,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和精神的进取。
1949年3月5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毛泽东发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的伟大号召,他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当时党中央所在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向北平出发。周恩来和毛泽东有一段著名的“赶考对”。临行前,周恩来对毛泽东说:“多休息一会儿好,长途行军坐车也是很累的。”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今天是进京‘赶考’嘛!”周恩来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绝不能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毛泽东“两个务必”的伟大号召和这段著名的“赶考对”,深深影响了周恩来。周恩来用一生的实践,践行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践行了艰苦奋斗;他同样用一生的实践,向党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为全党作出了榜样。
周恩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在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方面,堪称典范。他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始终维护党中央权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严守党的组织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从不搞小圈子、小团体,在党安排的任何岗位上都竭尽全力工作,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他严守党的工作纪律,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从不超越权限办事。在国外参加会议或访问,每天不管多晚,都要向中央报告请示。他严守党的保密纪律,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绝不泄露半句,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他对邓颖超说:我肚子里装着很多话没有对你说。
周恩来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卓越贡献,但贡献越大,他越是谦虚谨慎。他说:“我们每一个人,不管过去做了多少工作,现在担任什么职务,没有党和人民,就既不会有过去的成绩,也不会有今天的职务。党和人民是伟大的,我们个人是渺小的。”周恩来一生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有人称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平民宰相,是世界上最平民化的总理。为了节约,他的办公室椅背上经常挂着一件灰色的布上衣,一到办公室,他就换上这件上衣,有时还戴着两只套袖办公。周恩来的衬衣、睡衣、袜子都是补了又补。他穿的皮鞋、凉鞋都是一穿20多年。端饭菜的木盘有两个缺口。自从上海生产了手表后,周恩来就戴着这块上海手表直到临终。周恩来吃饭,大米、小米、白面、玉米、杂粮、白菜、芋头等什么都吃,吃红烧肉、狮子头是他的最高享受。早餐通常是一杯豆浆和一个鸡蛋,午饭、晚饭两菜一汤。他说:“对自己应该自勉自励,应该严一点,对人家应该宽一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经常告诫领导干部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他一生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操守和优良作风。
纪念周总理,就必须学习他“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要骄傲自满;要慎重地对待事物,不要急躁。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因为一时的成功而骄傲自满,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急躁失措。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更不能“自以为是”,一个人过分自信,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而不考虑他人的意见或客观事实。这种态度不仅会阻碍个人的成长和进步,还可能影响到与他人的关系。
首先,自以为是的根源在于缺乏自我反省和批判性思维。当一个人过于自信,他可能会忽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从而错失了学习和改进的机会。同时,这种态度也可能导致对他人的不尊重,因为一个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不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或建议。
其次,自以为是可能会导致孤立。如果一个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么他在团队中可能难以与他人合作,因为他不愿意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种固执己见的行为最终可能会导致他被团队排斥。
再者,自以为是可能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当一个人坚信自己总是正确的时候,他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过高的期待,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就可能会感到非常沮丧和失望。
最后,要避免自以为是,需要培养谦虚和开放的心态。这意味着要愿意听取并考虑他人的观点,即使这些观点与自己的不同。同时,也需要学会自我反省,诚实地评估自己的行为和决策,从错误中学习。
总的来说,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和避免自以为是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种成熟、理性的生活态度,有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