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的除夕
妙月
这个除夕,我是一个人过的。
一早起来,收拾了一通卫生,洗了剩余的衣物,又干了一些杂活,就快到中午了,脸还没洗,头还没梳,就接到在单位值班的先生来电话说,省里有关部门通知要求各企业单位除夕要二十四小时值班。我说,晚饭前你回家拿点水饺吧,然后再回单位值班。
放下电话,我赶紧忙活起来,把冰箱里的鱼拿出来解冻、择韭菜、和面、剁肉馅儿……叮叮当当,忙得不亦乐乎。一个人包饺子没有帮手就是有些慢,幸亏不用包太多。忙到四点半,饺子包完,红烧鱼烧好,还弄了先生爱吃的松花蛋、香肠和凉拌脆藕片。五点前煮好饺子,刚把菜端上桌,先生也进门了。
没想到先生就吃了几个饺子,鱼也几乎没吃。我问他吃这么少咋回事,他说中午在食堂吃得不舒服,没有什么胃口。然后他就又匆匆回单位去了。我想,先生又会度过一个紧张而充实的除夕夜。看着菜和饺子都剩下了,我感觉好像白忙活了一个下午,有点做了无用功的感觉。不过转念一想,这就是年年有余吧。
先生自从离开生产部门,已经有两三年没有在单位过除夕了。之前那些年他都是陪着生产岗位的员工一起放鞭炮过除夕,过了零点才回家,没在家过几个完整的除夕。
今年则从年三十早晨就去值班,一直到初一早晨才能回家,据说是因为发生了栖霞金矿矿难,另外还有一个煤气泄漏伤人事故,所以省里格外重视这个春节各企业的生产安全问题,明确要求各企业领导除夕二十四小时值班。不禁感叹,正是有了各级领导的周密部署及各部门的严密防范,有了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辛勤付出,国人才能过一个祥和安宁的春节。!
在家里,虽然看不出干了什么活儿,但从早晨起来到现在十个多小时我还没有坐一会儿呢,真是忙呀。匆匆收拾了碗筷和厨房,竟感觉有些疲惫,也有点儿心烦和上火,遂休息了一会儿,又想起得带着爱狗狗露露去楼下方便一下,不然到第二天早晨再出去,露露会憋坏的。
领着露露出门下楼。除夕傍晚的小区院内几乎见不到人,门外的小商铺也都歇业了,门口都贴着亮闪闪的红对联和红福字。看到大门口有两个门卫师傅在值夜班,我向他们说了一声“过年好”!虽然师傅戴着口罩,但我也能感觉到他们脸上的欢喜。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个岁末照样“新桃换旧符”了,春风也极温和,送来了一个暖融融的春节,可惜却听不到一声爆竹响。感觉到一年中从未有过的安静,简直可以说“除夕的傍晚静悄悄”。
小区树上的红灯笼倒是很出彩,尽管没有几个人欣赏,但仍兀自红彤彤地亮着,像一枚枚红月亮散落在院中。小彩灯闪闪烁烁,似一颗颗星星眨着眼睛,为小区增添了节日的气氛。家家户户的窗口都亮着温馨的灯光。除夕是团圆的时刻,我想各家各户此时应该都在欢聚一堂吃年夜饭了吧。看看时间,不能耽误看春晚,就赶紧带着露露回家了。

一个人的除夕夜,简单。
客厅西北角那盆玫红色的蝴蝶兰,正蓬蓬勃勃地开着,朵朵花儿像振翅欲飞的蝴蝶,又仿佛一张张娇媚的笑脸,丰盈了我的视线;东侧那盆大花惠兰的花朵,透着清爽的柠檬黄,水嫩水嫩的,春意扑面而来,轻抚着我的心;冰箱顶上玻璃瓶里水培的绿萝垂下长长的藤蔓,翠绿的枝叶漾起片片生机。这些春天派来的使者,把无限的温柔与美丽慷慨地赐予了我,让这个除夕夜多了些喜庆和浪漫的气息。
茶几上,玻璃杯里刚刚沏好的红茶透着诱人的琥珀色,冒着氤氲的雾气,茶香扑鼻;几盒干果、酥糖等待着我享用。虽然一个人有那么一点点冷清,但却很自由,很放松。于我,独处也是一种享受。在独处里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灵魂会得到恣意的释放。其实我早已习惯了独处或者说孤单,何况还有花儿草儿伴着,心情自然畅快起来。其实,无论独处还是相聚,都是生活的一种状态,只要用心体会,就会觉得都很有滋味。相比于那些因疫情不能回家过年的游子和除夕夜仍坚守岗位的人们,能居家过年守岁是多么幸福呀!
准时打开电视机,春晚的开场歌舞《万事如意》热烈激昂,浓浓的年味飞扬起来,在房间里回荡。主持春晚的几位俊男靓女从舞者中间款款走来,闪亮登场。那激情澎湃的拜年话、暖心的祝福语,瞬间将除夕夜点燃。欢歌笑语的春晚,丰富多彩的节目特别赏心悦目、激动人心。春晚不仅是春晚,还是一种情怀,更是时代进步的一种综合体现。
茶几上的手机不时传来吱吱的微信声,亲人好友拜年的微信温暖着我,这是一种温情的传递,一种友爱的表达,一种被牵挂的幸福。我也以同样的方式祝福着我的亲朋好友,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陪伴和鼓励。亲情、友情都如甘醇的美酒,历久弥香,漫溢心间。唯愿我的亲朋好友们新的一年都健康平安、幸福喜乐、顺心如意。
小露露的陪伴功不可没,它圆圆的、亮亮的、萌萌的眼睛始终盯着我,时不时地眨一下,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我走一步它跟一步,生怕我出去会丢下它,一会儿就扒拉一下我的腿,两只前爪搭在我的膝上求抱抱。虽然喜欢它,但因为有一点洁癖,我很少抱它。先生每晚都会抱它。今晚先生不在家,它可能感觉有些孤单、落寞,就总想让我抱。看着它那可怜巴巴的小样儿,我心软了,穿上专用衣服把它抱了起来,它顺势趴在我怀里,头埋进我的臂弯里,“酸”得没法再“酸”了。露露对幸福的要求就是这么简单,吃点肉肉,被人抱抱,它就幸福得不得了。听到我看小品时大声的笑,它就抬起头愣愣地看着我,好像在说:“这个人咋了,这么哈哈傻笑?”
每年除夕夜,我都雷打不动地必看春晚,而且必定是愉快地看到结束还意犹未尽。认真地守岁,辞旧迎新,感受旧时光慢慢滑过,感受新春到来的美好,得有仪式感。当跨年的钟声响起,我的心情也随之澎湃起来,春意溢满心间。不管过去的日子经历了什么,也不管即将面临的是艰辛还是落寞,始终相信那句话:没有哪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哪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春晚,我依然会怀着激动、感恩的心情看完。于我而言,看春晚不仅是除夕夜守岁的压轴大戏,更是感受传统节日的重要时刻。如果不看春晚,就好像没过年一样。
一台春晚运用了很多高科技,又有无数演职人员和幕后工作人员经过几个月的创作和艰苦排练,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才与观众见面的,想想实属不易;并且,他们在除夕之夜因为要登台演出而不能与家人团聚,也实属不易。在我心中,春晚就是一场艺术的饕餮盛宴,无它不欢。因此,我总愿意为春晚真诚地点赞。春晚带给国人乃至海外华人的是温情的问候和跨越时空的祝福,温暖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春晚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作为华夏一员,更有一种自豪感充盈心中。我一边欣赏着春晚,一边在心中默默地祝福那些因为疫情不能回家过年的游子和那些因为工作需要而坚守岗位的人们:新春快乐,健康平安,牛年顺心顺意!试想,如果没有了春晚,除夕夜会是什么情形呢?
看着春晚,感觉就仿佛在和家人和朋友一起过大年一样,有一种融入感、归属感,一个人的除夕夜也不孤单。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在这熟悉的歌声中,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一路前行,踏着春夏秋冬的旅程,向着心中的诗和远方。这个除夕,我心依然。
(此文选自作者散文集《刚好遇见你》,2021年2月19日曾发表于《山东商报》)

作者简介:杜东平,笔名:妙月、沐桐。理工女,电气工程师(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爱好文学。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及理事会理事,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张炜读书会会员,周三读书会会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作品刊于多家报刊。散文作品曾在“华成杯”首届吴伯箫全国散文大赛及第一届、第二届“青未了”全国散文大赛等多次赛事中获奖。参加了济南市档案文集《街巷故事》的采写。散文《河工 河夫》等多篇散文被收录不同文集。著有散文集《刚好遇见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