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学江
宁继明,一个被遗忘在历史角落的英雄,他的故事如同那无人认领的遗物,散发出沉重的悲凉。他曾是8023部队的一员,那是一个承载着共和国荣誉与使命的特殊部队,却在历史的洪流中沦为被遗忘的角落。
一、无人认领的困境
宁继明,孤独地行走在岁月的长河中,无助地看着自己的名字被时间的沙砾渐渐掩埋。他的心房如同被封闭的囚室,锁住了曾经的荣耀与梦想。他的世界充满了无奈和惆怅,像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徘徊,找不到出口,也无人问津。
二、逝者的呼唤
在寂静的旷野上,孤零零的坟茔与枯黄衰草相互依偎,它们是逝去生命的象征,也是宁继明内心深处的悲叹和不甘。那些曾经鲜活、充满梦想的生命,如同绚烂的烟火般消失在夜空中,只留下伟岸的身形在岁月中消亡。那些辉煌的名字,如同石沉大海,再无波澜,它们的沉寂和未被知晓的心声,是对这个世界最后的呼唤。
三、扛起共和国的旗帜
8023部队的历史背景与核辐射的严重性,让这支部队成为共和国的骄傲与耻辱。那些士兵们用生命在训练基地坚守和付出,却无人理解他们的痛苦和牺牲。他们的悲叹如同被风遗忘的落叶,无人问津。然而,他们仍然扛起了共和国的旗帜,那是责任与担当的象征。
四、无人认领的后果
宁继明和逝者的命运归宿如何?他们的故事是否会永远埋藏在历史的尘埃中?无人理解和关怀的痛苦与困境让他们如同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士兵们牺牲的意义和价值是否会面临被遗忘的风险?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现实的反思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是否应该记住这些英雄?他们的故事是否应该被传承下去?
宁继明和他的8023部队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的悲叹是对历史的控诉。让我们铭记这些英雄,让他们的故事永远流传在共和国的历史长河中。
作者简介
孙学江(曾用笔名与昵称:樵夫、浩然、稼祥、东方、山东冠县孙学江等!)1983年10月入伍服役,1985年11月参加对越防御作战,1987年4月退出战场,1989年4月退出现役。
人生感悟:“岁月碾压欲成泥,成形煅烧方成器。生活沉淀一杯酒,完美无瑕做传奇。”
我是诗人,但我却没有诗人的基因;我不是诗人,我又总想用诗的形式表达完美,记录生活。
时日久了才知道,“大道至简,诸法自然,与时俱进,因果相传。”种下大豆不会收玉米。所谓古时候女人裹小脚,成吉思汗的赏罚略地,都是利用人类的欲望洗脑就范,成就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做为人类社会的个体人来说,几十年后都是黄土一捧,或随人类社会青史留名,或随光阴岁月默默无闻。所以,只有时代英雄,没有英雄时代。
在这里有个观点说一下: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鸡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但结果却截然不同,一个是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一个是旧事物的灭亡和嫁衣,道理都知道,但细思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