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伍国胜,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人,1948年出生于台山玉石之乡北陡镇。大学本科文化程度,从教41年,系中学髙级教师,历任中学校长。从小酷爱文学,退休后发挥余热,参与《台山革命老区发展史》,地方志编写。作品以回忆录,散文为主。

“沙头冲的炮试过才知”
历史渊源
台山北陡沙头冲村,位于台山西南部镇海湾旁,毗邻阳江新洲、恩平大亨,与汶村南洲、深井小江隔海相望。于1722年立村至今302年,户籍人口2300多人,有20多姓氏,其中伍姓人口占60%,有1500多人,黄姓人口约500多人。于1893年立圩后人丁兴旺,逢四、九集市,行市人头涌动,街市水泄不通。村西闸口有公路汽车通阳江新洲,水路有船通江门、广州、澳门、香港,商贸繁荣。

抗日战争时期,北陡地区匪患猖獗,贼人挡道,拦路抢劫,海盗横行。为防匪患,沙头冲从西闸口(水井尾)开始,沿后山脊(二顶)直至南庆门(海边旧闸口)建有2.20米高的石围墙,间隔80米有哨位和枪眼,山顶还建有瞭望台,起点和终点建有大楼(占元碉楼5层,钢筋水泥、时叫红毛泥)石仔结构,坚如磐石,现仍屹立不倒,为作战时所需。海边楼为阁楼,二层,解放后拆除。围墙修好后,从澳门购回大炮四门,架在炮台上。村护卫队长几人提出:试试新炮!于是找来烂铜烂铁作炮弹,塞进火药引线,面向海边试炮,引线点燃片刻,轰隆一声炮响,震耳欲聋,鸡飞狗走,群鸟远避,人们惊悚。从此,“沙头冲的炮试过才知”传遍东西两海,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
传说有三故事与“沙头冲的炮”有关。
一是解放前海宴那马、新寨两伍姓村因用水争吵打架,闹得不可开交,有人说请沙头冲伍姓族长帮忙调解,有人说:路长水远,能否可行。有人说:“沙头冲个炮试下才知!”结果,请来的沙头冲父老宗长调解成功,免除兄弟相争。
二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海宴那马(全村伍姓)与春场(陈姓)常有争拗,从而引发械斗,那马派人到沙头冲,要求伍氏兄弟帮手与春场陈氏决斗。于是沙头冲派人抬了一门大炮前往助阵。双方剑拔弩张,械斗一触即发,春场有人见抬来大跑,顿时惊慌失措,有人嚷道:沙头冲的炮是装腔作势,不会打得响的!那就试试看!这边回应道。接着“轰隆”一声炮响,把春场人吓到面如土色,手足无措,抱头鼠窜!再也不敢再提打斗之事。从此,“沙头冲的炮试过才知”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传播开了。
三是阳江贼佬对沙头冲有财钱的财主早就窥伺在心,他们梦想有一日能打开沙头冲闸门,抢掠一笔横财。匪首说:沙头冲商舖多,有钱人多,抢到一间就发达了!另一匪徒说:沙头冲有自卫队,围墙坚固,防守严密,还有枪炮,怎样进得去?匪徒又说:大哥带领我们大家从未失过手,相信抢沙头冲也未尝不可!另一人说:“沙头冲个炮试下才知!”摄于“炮”的威力,贼佬始终不敢对沙头冲下手。连猖狂的日本鬼子也不敢登临沙头冲,只是派轰炸机二次轰炸沙头冲,炸死炸伤多人。日本鬼子的罪行馨竹难书!
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沙头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安居乐业,正与全国人民一道,在振兴乡村道路上努力前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
机构:
精武会驻文化艺术中心
副会长:李剑昌
理事长:许湛荣
副理事长:伍蓬莱、林敬照
顾问:陈焕章
主任:黎来荣
副主任:伍国胜、梁少华
秘书长:伍国胜(兼)
财务:伍国胜(兼)、梁少华(兼)
理事成员:陈冰玲、魏台平、周慧君、甄春花、陈绮娜、梁健志、冯艺儒、麦浪、赵迪聪
主编:许湛荣
常务副主编:伍蓬莱
副主编:梁少华、冯艺儒
责任编辑:甄春花
编辑:陈绮娜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与您相约
投稿微信:R6049931328
领取稿费:Chen18128290208

请点击上方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投稿须知:
作品:原创首发+照片+自我介绍(文责自负)
音乐: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自作者与网络(侵删)
平台赞赏费用即为稿费,其中50%归作者所有(赞赏低于十元和一周后的稿费不发放,维持平台基本运营)。凡在《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平台》发表过的优秀作品,本社将向各地报刊、杂志等纸媒推荐,并定期整理成文集出版。
敬请各位可爱的人儿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台山精武会文化艺术中心第二平台
版面设计:陈绮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