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诵词度余生(下)
作者/梁言
诵读/风铃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能诌。在吟诵唐诗宋词的过程中,我所喜欢的诗词风格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李白的浪漫,杜甫的严谨;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王维的淡远,韩愈的险僻;陶潜的田园,王昌龄的边塞等等,无时无地不在吸引着我的兴趣,激发着我的灵感。于是,我也心潮起伏,蠢蠢欲动了。我努力探索“七言八句”的律诗规范,研究“长短句”的词牌、平仄、对仗、韵律和许多遣词造句的技巧,初步掌握了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学到了一些诗的语言。
多年来,尽管步入了稀年耋岁,但仍然执鞭自奋,秉烛笔耕。我注意观察生活,选择主题,随机性地创作了300多首自由诗、500多首古体诗、300多首近体诗和400多阙词,其中有600多首被登载到有关诗刊、报纸、头条和微刊上。2021年,我从中遴选了900多首,出版了一册16万多字的诗集《闲庭之歌》,记录了生活的痕迹和时代的脉搏,赠送给亲朋好友们诵读消遣。在自我探索中,我也初步总结出了一套自感有效的写作方法:这就是“先观察,后选题;先词牌,后阙段;先腹稿,后笔耕;先填写,后校验;先自我欣赏,后反复修改”的写作思路,和“起承转合”的写作技巧。从而,使平淡的生活激起了浪花,让寂寞的境域浸满了墨香。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诗圣杜甫暮年时期,为防止写作敷衍而自我鞭策的生动诗句。人至暮年,器官退化,大脑滞运,如不加鞭催马,往往会写出一些“敷衍”性的作品来。本人从不喜欢好高骛远,但也从不容忍草率敷衍。唯愿以杜甫的现实主义风格和精益求精的写作态度,作为余生孜孜以求的目标。以美好的诗情画意,反映生活,谱写人生,讴歌时代;以更加丰硕的成果,回报好友,回报诗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