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殿鳌入朝当兵的故事
文/鲁茌
自康熙年间以后,历代清朝皇帝,有一个习惯,好微服私访。道光年间,皇帝沿袭族制,顺着大御路,一路微服南巡。
一日,行至茌平,当走到县城北门护城河以外时,车子陷进被刚刚下过的大雨 冲毁的洼坑中,皇帝随即下了轿车子,指挥随行人员推车,大伙前呼后拥,一阵吆喝,未见车子动窝。
噪杂声惊动了西边院内的一位老太太,老人家喊了声正在修理漏雨房子的儿子:“儿啊!快去看看,外边什么事啊!”被喊的正是后来留名青史,后任北京大明府 宣化等地总兵的姜殿鳌,当时,还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小伙子。姜殿鳌听到母亲叫他,便应声答道:“噢,娘!俺去看看。随手放下手里的活计,来到门外,看到一辆阔气的轿车子陷进洼坑里。一帮人正在吆喝着,前拥后搡,就是弄不上来。姜殿鳌二话没说,跳进洼坑,蹋下身子,用背顶着车轮,两手扳住车脚,憋住气,大喊一声:“嗨!起——!”千斤重的轿车子稳稳地离开水洼,其他人一起用力,轿车子慢慢地抬了出来,再看姜殿鳌,气不喘息,脸不变色,两手按住路沿猛地一窜,站到路面上。
皇帝望着眼前这位身材魁梧的小伙子,身高八尺,气宇轩昂,身上还沾着刚刚抬车时沾上的泥土。顿生敬意,于是上下打量着这个小伙子,问道:“小伙子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姜殿鳌爽朗地答道:我叫姜殿鳌,年方十八。皇帝听后更是进一步问道:“愿不愿意当兵啊?”姜殿鳌犹豫了一下,“这——得问问俺娘!”皇帝看出这是个孝顺 有家教的小伙子,便说道:“好!好!回去跟你娘说说。
这时,茌平县太爷 一杆人马也急匆匆地赶到。姜殿鳌的母亲得知朝廷里有人看上自己的儿子,老人家是一个深明大义之人。老母亲的娘家 是茌平城北冯官屯。家族在茌平一方颇有名气,明情事理(据我爷爷讲,姜殿鳌的母亲是他本家的一个老姑奶奶),老人家随即答应说道:“去吧!孩子,以后要好好跟着朝廷,为国家出力,不要挂家。
于是,姜殿鳌辞别老母,随皇帝进京了。之后,姜殿鳌中武举,接进士,跟随皇帝南征北战,浴血疆场,抗击匈奴,一步步升到带兵将领,做了都尉,授古北口守备,任涿州营参将,保定营参将,后任督行中军副将,继升大名府总兵,后升任宣化镇总兵。直到告老还乡。
回乡后,朝廷为其修建了总督府”。(据老人讲“总兵府”在原老县城北门外,老电影院对过,县图书馆处,因年代久远,无从考证。
姜殿鳌入朝当官的故事成为茌平流传民间的一段佳话。
(邹庆祯根据民间传说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