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 忘 这 一 天
文/李太忠


五十年前穿军裝,
一路向西奔荒凉,
车到兰州不再走,
西固城里吃军粮。
四个口袋是目标,
跳出农门不返乡,
多挖一锹出了水,
幸福伴我度夕阳。


注:1969年的2月28号,是我穿上军装的纪念日,闷罐子车把我们这批新兵拉到兰州市。当时181团在兰州支左,团部在七里河区,一营在西固区,我所在的一机连借住在西固区兰化304厂,从此开始了我41年的军营生活,这张照片是新兵训练结束后,我们新兵䵧上了领章和帽徽,在西固一家照相馆里照了第一张穿军裝的照片,寄给家里和同学们。诗中提到的“四个口袋是目标”,没有当过兵的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那时候军队取消了军銜制,干部和战士的区别就在服裝上,干部们是四个口袋的军裝,战士们是两个口袋的军裝。家里太穷了,能改变我命运的机会就是在部队提干部,当了部队干部以后才能跳出龙门。这个目标非常明确。为了能尽早穿上四个口袋,什么苦都能吃,什么委屈都能受。“多挖一锹就出水”是我的行为准则。功夫不负有心人,由於表现突出,入伍9个月入了党,入伍半年就当了付班长,入伍一年就当了班长,并且是连队的战士支委。那时候的连队党支部规定必须有一名战士支委,参与连队的集体领导,战士支委在支部内分工是联络委员,负责收集汇报战士们对连队党支部的意见或建议。这个战土支委谁当上,谁就是战士提干的第一候选人。1971年11月,在入伍两年半以后,我被181团正式提升为排長,行政级别23级,月工资56元,这在当时同龄人中算是高工资了。55年之后再看到这张稚气的照片,酸甜苦辣涌上心头,写一首打油诗与网友们共享。

人心思和平
李太忠

雁塔广场晒太阳,
几个老翁议朝堂,
齐夸当今世道好,
歌舞升平胜大唐。
生活也有不如意,
怎比战乱大逃亡,
看看中东乌克兰,
感恩国富筑铜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