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
与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记忆
文/于周波

甲辰龙年的大年初二晚上,放完了送年的鞭炮、烟花,吃完了送年的饺子,我如约打开电视机,等待着电影频道的特别放映。当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开始播放时,我仿佛被带回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一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也不仅仅是因为这是陈凯歌的作品,更因为它让我再次想起了曾经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父亲;也让我回忆起学生时代看过的那些经典的抗美援朝电影。
因为父亲参加过抗美援朝,所以,我自幼就对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情有独钟。尤其是在我上学后,特别爱看战斗片,有时,为了看一部电影,往往会跟着比我大几岁的青年到外村去看,到离村七八里地的部队营房去看。那时候,我们总是怀着对英雄们的崇敬和敬仰,聚精会神地观看这些电影。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奇袭》《铁道卫士》和《上甘岭》以及七十年代新拍的《碧海红波》《激战无名川》《长空雄鹰》等。尤其是《英雄儿女》和《上甘岭》,可以说是陪伴了我的少年到青年时代,甚至在露天电影成为历史,农村又没有条件进电影院的情况下,每当电影频道播映抗美援朝电影时,我也总是会按时将电视机锁定在电影频道,并不忘及时给父亲打个电话,告诉他电影频道几点几分播映抗美援朝电影,别忘了到时收看。
父亲在世时也总是给我们讲述他在朝鲜战场时的经历,那些与战友并肩作战、共同抵御外敌的日子。他说,那时候的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家卫国,为了下一代不再打仗。电影中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的眼神、他们的行动,都让我仿佛看到了父亲年轻时的影子。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以其恢弘的气势和深沉的内涵,再次将观众带入到那段历史的烽火岁月。这部由陈凯歌执导,众多明星联袂出演的抗美援朝战争电影,于2023年国庆档强势推出,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深情回顾,更是对英雄们的崇高致敬。虽然国庆节期间,我已在影院看过,但本欲写点观后感悟的念头也因当时忙于修志工作而暂时搁置。还好,春节期间,央视电影频道安排了这部电影的首播,使我再次感受到志愿军英雄们保家卫国的壮举和情怀。
电影以志愿军群像为主线,全景式地呈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尤其是松骨峰战役中的英雄儿女。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延续了《上甘岭》这一经典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的叙事风格,但却赋予了更多的时代色彩和人文关怀。如果说《上甘岭》是那个时代的英雄赞歌,那么《志愿军:雄兵出击》则是新时代下对那段历史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影片的结构叙事清晰而富有张力,战前、战中、战外三个部分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立体且生动的战争画卷。战前部分,通过展现志愿军战士们的日常生活和战斗准备,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不仅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和梦想,更有着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使命。战中部分,则是激烈的战斗场面和英勇的战士形象,这些画面震撼人心,让人深刻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无畏。而战外部分,则更多地展现了战争背后的人性和情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理解战争对每个人、每个家庭带来的深远影响。
《志愿军:雄兵出击》并非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的首创,也非陈凯歌的首部抗美援朝电影,但其在制作规模、演员阵容、叙事手法上的突破和创新,使其成为了这一题材中的佼佼者。回首往昔,《上甘岭》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永恒的经典,为我们构建主流历史叙事、弘扬爱国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读本。而《志愿军:雄兵出击》在继承这一传统的同时,更是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突破。
与《志愿军:雄兵出击》相比,《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经典的抗美援朝电影虽然拍摄时间较早,但在展现战争主题和英雄精神方面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真实的战争场景,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家国情怀。
回想起那些学生时代的观影经历,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也应该更加敬佩那些曾经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生命的英雄们。他们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激励着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奋斗。
电影中,志愿军战士们面对强大的敌人,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毅力。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与父亲曾经描述的经历如此相似,让我更加敬佩那些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生命的英雄们。
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不禁想起了傅中魁在《我的抗美援朝》一书中75位即墨籍抗美援朝老兵的讲述,想起父亲曾经说过的那些话。他说,战争是残酷的,但在那种环境下,人们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明白家国情怀的重要性。他说,那些日子虽然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但也是他一生中最值得铭记的时光。
回想起父亲的话语,联想起《我的抗美援朝》和即墨区党史研究中心新出版的《即墨抗美援朝运动》一书中的记载,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所传递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段历史的真实再现,是对那些曾经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生命的英雄们的致敬。
感谢这部电影,让我有机会再次回味父亲曾经的经历,重温诸多抗美援朝的经典电影,耳边仿佛回响起“烽烟滚滚唱英雄”的英雄赞歌,更加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同时,我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为那些曾经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生命的英雄们而感到骄傲,为自己也是一位抗美援朝战士的儿子而自豪。


作者简介:于周波,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城阳区作协理事,即墨区诗词学会理事,青岛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地方志专委会特聘专家。出版《小学语文创新课堂实践研究》;主编《即墨区工会志》《盘龙小学校志》《全国中小学生作文选》《散文十二家(青岛专辑)》,为《考试作文宝典》《跨世纪教育论丛》《鳌山卫志》《鳌角石村志》副主编,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获奖120余次。50余篇作品入编《跨世纪教育论丛》《名师说课》《风情鳌山湾》《即墨掌故》图书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