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作者:
张玉华|李习宾|张海霞|刘文娜|陶思营|娄建华|卡尔(燕)‖侯俊英
在老家过元宵节
张玉华(山东德州)
村子安静了许多
鞭炮的硝烟已经散去
春联的一角被风扯了下来
老爹老妈做好了满桌子好菜
“春节的剩菜吃完了,这些都是新买的”
老妈如释重负,像完成了一个大工程
对门的三哥一家过完年
又出去打工了
一把锁锁住所有的秘密
湾前那棵歪脖柳树抱着虚空
枝条一半稀疏 一半干枯
看护着老家的记忆
夹起一个汤圆,放在唇间
看到白马远去
麦田渐绿,一望无际
闹元宵(外三首)
文 /李习宾(山东聊城)
月轮滚滚照九霄,
东风夜放花千条,
天降银絮雪打灯,
爆竹焰火竟妖娆,
笙管鼎沸不夜城,
花灯夜树路迢迢,
龙舞今宵游人醉,
赏月折花乐陶陶,
汤圆一盏润心肺,
春梦寄语年年好,
盛世年华春水流,
国富民强安泰道。
七律 闹元宵
文/李习宾
张灯布彩满街红,
户户家家展炮鸣。
老少齐欢涂脸弄,
爷孙共乐表情浓。
行人笑脸交相映,
墨客相约作品评。
雪若完成灯打正,
明年定会好收成。
七律 . 晚雪
文/李习宾
圃地寻食鸣瑞鹊,
风吹彩锦盼元节。
云腾蔽日银屑洒,
絮落轻扬不停歇。
恰似梨花轻曼舞,
犹如煜玉透琼洁。
千家万户同天乐,
岁旦团圆夙愿结。
七绝 . 瑞雪
疑是鹅毛飘落下,
竹弯柏挺滿挂花。
银龙戏宝迎元日,
瑞气容福罩万家。

庆元宵
文/张海霞(山东聊城)
“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第一个重要节日,又称上元节、小正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明月高悬之夜,也预示着忙碌的人们即将各奔东西开始工作。元宵节少不了吃汤圆、赏花灯、点花灯、猜灯谜、逛庙会、踩高跷、舞狮、舞龙等活动。
元宵这天,“汤圆”成了家家户户不可缺少的美食。汤圆,叫“元宵”,也叫“浮圆子”代表吉祥如意、阖家团圆,事事圆满之意,还包含着一种特殊的思念之情。“汤圆”以白糖、芝麻、豆沙、枣泥、果仁、核桃仁等为馅料,也有各种蔬菜陷的元宵,称“五味元宵”寓意勤劳、长久、有财。南方的汤圆用糯米皮“包”成圆形,北方的汤圆,把陷放到糯米粉里“滚”,再用筛子筛去多余的糯米粉,可大可小,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水煮、油炸、蒸食,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纲目》中指出,糯米,味甘、性温,有补脾胃、益肺气之功效,因此,元宵倍受大家喜爱。
民间有“吃汤圆长一岁”之说。水煮汤圆是最常见简单快捷的一种方法,煮开后飘在锅里,圆润、松软、劲道,煞是好看,如同一轮明月挂在空中。“天上明月满,碗里汤圆香。如意共此时,吉祥随春至”。咬一口更是丝滑美味,香甜的味道飘满整个空间,从口中甜到心里,从心里美到口中,回味无穷久久怀念,留住了家的味道,增近亲情的浓厚,追忆永久的回忆。关于元宵节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汉武帝时期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常年在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此后便有了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
赏花灯,是元宵节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元宵节这天,挂起彩灯,各式各样精美的花灯汇聚在大街上,令人目接不暇。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南来北往的游人,欣赏五彩斑斓各式各样的花灯,并参与猜灯谜,你一句我一句,不亦乐乎。以“灯”会友,以“谜”和聚,解析谜团,剖析谜面,切磋谜底,更深刻地学习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的地方还在花灯上,写上经典的诗或词,让游人对诗词,这一刻,仿佛与至圣先师对话,用心灵感受古圣先贤的气魄与智慧,还有的诗句能引起诸多人同时朗诵,声声入耳,句句暖心,有的小孩子边朗诵,边学着古圣先贤的样子做着配套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仿佛走进了大唐盛世。
点花灯,也称放花灯,以“孔明灯”最常见。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三国的诸葛亮字孔明,在战争时期用烟火信号传递军情,所以称放到天上的灯为“孔明灯”。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愿望,在元宵节这一天,把愿望默默许下,各式各样的花灯载着美好的愿望一同飘向远方,祈祷愿望实现。因此,元宵节也称“灯节”。
逛庙会、舞狮、舞龙、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再加上各地的特色名吃聚集其中,排成首尾不见的长队,热闹非凡蔚为壮观。这一切成为天地之间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中华大地燃起春的希望。

作者简介:张海霞,聊城市茌平区作家协会会员。爱好读书、写作、书法、运动和公益事业。有一定数量的作品发表于《新起点》《齐鲁文学》等报刊,在聊城昌润集团书法竞赛和公司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奖。曾先后被授予茌平区“最美志愿者”“优秀通讯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布丁(外二首)
文/刘文娜(山东聊城)
人丁布丁,神经秒绷。
金毛成精,抢眼分明。
无孔不入,无音不声。
察言观色,懂我心情。
偶尔吠勇,极少哼哼。
有时乖萌,有时笃静。
咬棍聊赖,逐球开怀。
柔弱无骨,藏汝强硬。
看汝从容,知汝慧中。
汽车副驾,成你专宠。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万物一体,天地大同。
红枣蛋糕
文/刘文娜
面软枣糯油香,
蛋黄奶白糖甜。
风大雪乱夜暗,
屋静人喧灯暖。
沉浮
文/刘文娜
天地大白日,
乾坤自分明。
岁月静好时,
沉浮人海中。
踏雪
陶思营(山东聊城)
听着咯吱咯吱的声音
犹如初学二胡的声音
望着银装素裹的白
不敢有半点其他想法
这是心灵的独白
是人性原本的初衷
回头
望望那深深的脚窝
不免有些伤感
这一路走来
打破雪的完美
原本一颗平静的心
掀起波澜
这足迹像一把刀
深深刻在主人的脸上
滴着血
留下一辈子抹不去的疤
你踏雪赏风景
却给雪带来无限伤痛

作者简介:陶思营,退休教师,文学爱好者。

七绝
高唐县清平文庙(通韵)
文/娄建华(山东聊城)
至圣曾经设杏坛,
悠悠岁月两千年。
如今遗址重修葺,
来往游人心意虔。
诗文诠释: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后世尊称“至圣”,有“万世师表”之美誉。他曾经在山东省高唐县清平镇开设杏坛,悉心讲学教化民众。
岁月悠悠,这段故事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文革时期,清平文庙遭到灭顶之灾,惨被拆除,成为一片废墟。如今清平文庙遗址,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筹集资金,按照图纸原貌,早已修葺一新。院内:复古建筑,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小桥流水,古香古色,杏树百株,松柏长青,绿草如茵,景致宜人。特别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游人如织,人气旺盛。游客们无不怀着一种虔诚的心意,在文庙里徜徉观光,依依不愿离去。
元宵节(外三首)
文/卡尔(燕)
玉盘高挂人团圆,
满城烟花照华年。
灯火阑珊不夜城,
欢聚一堂笑开颜。
二
满城灯笼红彤彤,
彩灯闪耀龙虎腾。
千家万户阖家欢,
幸福美满笑盈盈。
三
正月十五闹元宵,
金龙摆尾冲云霄。
欢声笑语灯火明,
万紫千红醉今朝。
四
今日鞭炮惹春风,
凤舞龙腾小镇。
满街烟花上云霄。
焕彩中华处处新。

作者简介:卡尔(燕)爱好生活,尤喜诗词。作品发表于多家平台媒体。

元宵之夜
候俊英
元宵之夜
花灯似火
流光溢彩
灯火阑珊
鲜花簇拥
星汉灿烂
望舒入苍渊
街头巷尾
人山人海
欢歌笑语
神采飞扬
如痴如醉
春风荡漾
扶摇上九天
烟花四溅
爆竹声连
人声鼎沸
今夜无眠
乐不思蜀
流连忘返
幸福写脸上。

作者简介:侯俊英,热爱文学,热爱生活。喜欢观察人生百态,记录心历路程。人生格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