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林懋予:《直至北京诗派横空出世》
2012年2月,中国第一个微信诗群出现。
截止到今天,已经整整十二年了。
这十二年以来,微信诗刊的阅读人数已经远远地超过了纸质诗刊。
同时,微信诗刊低劣、重复、千篇一律甚至还有“老干体”(右倾)、“口水诗”(左倾)的“垃圾诗”层出不穷并互相攻击,这种隐藏着中国人劣根性的习气,逐渐淹没了整个中国诗坛,甚至蔓延到了海外。
直至北京诗派(2016年春天诞生、2024年春天发力)的横空出世,方才改变了这种“十二年之怪现状”。
而我。
在1988年春天参加星星诗刊举办的全国诗赛上获得了奖项,好像是当时最年轻的获奖选手。
每一个从青春期开始创作并有一定让人刮目相待的作品的诗人,都有这样一种共通的心路历程:
年轻的时候靠着天赋,才华,直觉,好像所有关于自我的表达都有精准可靠的说服力。
因为鲜见,因为独特, 所以聚光灯照射过来了,人便有了异样的错觉。
突然有一天,直觉消失了,天赋不够用了,自己也马上坠于芸芸,不独特了,旁人不信服了,不羡慕了。
世俗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智性是有要求的。
你的智性资源耗尽了但没有及时补充,尤其当你本来是一个表达者,一个有个性的诗人,意识到个人已经落伍了,如何补充新资源,就像是站在一个岔路口上,到了必须选择的时刻,到了必须有新的创作风格的大时代。
而这时候,后现代或许便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就像北京诗派或将成中国最好的诗派一样。
我在此记之,并以此生证之。
(2024年2月26日,于厦门)
林懋予,又名:林冒雨、中国冒雨、冒雨的东方,诗人、作家、陈嘉庚文化研究者、林语堂文化研究者、老子文化研究者、青少年思想教育专家、中华传统文化专家、企业定制歌曲作词家,已在全国及省市纸刊(包括《星星诗刊》、《诗选刊》、《诗歌月刊》、《芒种》、《诗神》等)发表文章五百多篇次,荣获全国性文学奖近十次,与欧美诗人合著诗集被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个人事迹曾被福建日报和中央电视台所采访报道。多次担任大中型活动文化顾问,中国微信大型诗刊【素颜人生】总编,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创始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