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揽胜》(一)
作者:武稳祥
编辑:诗词中国
都市头条,发现精彩,传播正能量
龙年揽胜(一)
作者:武稳祥
目录
1、陕西西安东郊·白鹿仓
2、河南三门峡·陕州地坑院
3、河南三门峡·虢国博物馆
4、山西运城·解州关帝庙
5、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
6、山西平遥·平遥古城
7、山西灵石·王家大院
8、山西永济·鹳雀楼
我由于年迈多病、身体欠佳,又兼晕车,因而这些年来 极少外出。讨厌的祸国殃民的三年(鼠牛虎)新冠疫情,党领导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总算是扛过去了。豪情满怀地迎来了今年(2024)的新“龙”年,大有辞旧迎新之感慨,但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万象更新、能有一个新的开端、能有一个新的气象。
1、 游览白鹿仓
我千年古都长安;依山傍水 有原有川,县城就驻在长40里樊川的韦曲。鱼米之乡的樊川、可是西安城南最好的富庶之地。相传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秦末在沛县兴兵 斩蛇起义,灭秦亡楚,建立了西汉王朝,开创了400年的大汉基业。大封功臣名将,把樊川封给了功臣武将、他的连襟 — 樊哙,因而 从此称此地为;樊川。
我长安共有三个大塬(另有一个小原:风凉原),樊川的潏河以西是神禾原,河东边是少陵原,其原东边是浐河大川道。横跨浐河,就是大名鼎鼎的:白鹿原。 白鹿原原名 狄寨塬,相传在东周时期 周平王东迁时,曾见一只白鹿在原上游弋,故因此 而得名。
在中国,白鹿被视为大吉祥瑞之兆。广为流传曰:“原上人未老,白鹿今犹在。” 关于白鹿原的由来,两千多年来,白鹿原上是否有白鹿,就连当地人谁都说不准,因为谁都未曾见过。最近有网友在白鹿原去狄寨的路旁的 一处饲养场里 曾看到了白鹿。
白鹿原 本来也没有像如今这么蜚声四海,完全是由于原下农民子弟陈忠实先生,呕心沥血 六个春秋,写出了长篇巨著《白鹿原》。横空出世,并荣获了全国最高文学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陕西的第二名得主)因而 名扬天下、享誉中外!月借日明,白鹿原也因之而声名远扬。
白鹿原·白鹿仓景区 位于古都西安城东著名的白鹿原上,距离西安钟楼15公里,规划占地2100亩,计划投资35亿元人民币,是西安市和灞桥区两级人民政府的重点项目,被誉为全城旅游发展示范单位。景区以白鹿原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首创 “一仓两园三营地” 全新旅游业态模式。即 白鹿之仓民俗文化园区、白鹿仓文博园、白鹿游乐园、航空飞行营地、温泉房车营地、运动体验营地,揭开了民俗文化旅游的新篇章。
地址:西安市灞桥区狄寨北路368号
我儿子文超 和几个朋友合开了一个砖厂,这几年又被推选当了村干部。我村比较周围村来比较大、人多事多,上下各方面都要应付好,因而一天特别忙,平时也没有时间,有时几天都见不上人。
今年大年初二下午,他说 打算拉全家人去白鹿仓看看(正好儿媳龙平她妈也在这儿),俩孙子孟泽(重庆大学)和航宇(长安一中)放春节假 也都由学校回家来团聚。我担心晕车 影响行程,因而 犹豫不决。他劝说道;这儿路比较近、不要紧的。我听罢 吃了晕车药后,我就和老伴随车一同前往。
我们一行 7人 乘车(旅顺房车)下了少陵原、越过长长的浐河大桥,顺着拐了许多弯的大路 上了白鹿原。我突然一阵恶心反胃,犹如翻江倒海,实在控制不住了,一阵子呕吐不止,多亏了车上有个垃圾桶。吐过之后 幸亏再没有犯,反而还觉得轻松了。
春节期间 正是旅游高峰,快到景点,游人似流水 蜂拥如潮,小车如甲虫 排成了长龙。文超在路西停车场存放了车,“白鹿仓” 大门在路东,每人门票50元(所幸60岁以上的老人免票)
飞檐翘角 古色古香的大门楼上,张灯结彩、喜气洋溢。因为我是第一次来,孙子便给我摄影留念。多亏了龙平前几年给我买的轻便老年车,它可双手推着慢慢走,也可随时坐着小憩。推着车子 随着人流进了大门,到处灯火通明,令人目不暇接。
迎门里有两个形态各异的伞塔,其中一个十分独特:仅仅是中间一个单独圆柱支撑、顶天立地,上部是斗拱结构、层层加高延伸,最上面顶着一个四面翘角的亭子盖顶。真是巧夺天工、令人惊叹不已!
新修的场地很大,场内有一大圈双轨铁道,可能是游览车的专行线,因为时不时地就有敞篷游览车拉着游客慢速通行。特别是还凌空架修了一个大型的空中索道,时不时的辄有一串小型游览车在空中梭穿,犹如神仙腾云驾雾,凌空恣意飘游。
还有一个密封着的玻璃长条水槽,像一条长长的巨龙一样,上下起伏、左旋右转,里边的水随着弯曲的水槽、而变化流动着。水头一会儿下坡 猛冲一泻而下,一会儿又顺坡而上、径直上冲 飞跃云天而去。
里边的铁道上还停了一列绿皮老式火车,最前的车门上打字有黄底白字的牌子、写着 “少帅专列” 格外醒目。我猜想 这也不会真是当年张学良的专列,可能是挂个 “少帅专列” 的牌子、就大可吸引游人们的眼球吧。车后还栽了一个 “西安——蓝田 白鹿仓” 的站牌,我猜想 这恐怕也是装模作样罢了。
右边是一个上边正中写着 “白鹿仓” 的仿古门楼。一串串大红灯笼 红光普照,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原来 这是一个老街道,一街两边 商铺林立,家家紧连,经营着各种百货。人人笑容可掬,招揽生意、声声此起彼伏。
游人很多,简直是人挤人,摩肩接踵,我们在人流中慢慢地边走边看,遇到有的店铺 她们要进去观看或者买东西,我就借机在外 边等待边小歇。反正我是尽量随着大家不掉队。
里头地方很大、街道也多。突然 发现一家青砖门楼上红底黄字 写着 “白家大院”,双开扇门、一对青石狮子门墩 守卫在门口两边。既然到了《白鹿原》中的主角白嘉轩的门口,就应该进去看看。院内地面 坑坑洼洼、十分难走,里边并没有象书中所描写的那般模样。而也是售卖各种百货的店铺,令人多少有点失望之感。只得扫兴而出。
转到了另一个街道,又发现了 “鹿家大院”。由于有前边的先例,反正也不会是鹿子霖的院子,也就不进去了。只是给门楼拍了个照片 以示留念。
街道两旁 间隔一段就有一组浮雕,形态各异、人物造型逼真。其中有一位中医老先生 坐在桌前,伸出右手 给一个妇女把脉看病。望闻问听、神态认真 平和安详。不敢打搅,忙给拍照留影。
又走到一个丁字路口,路旁有一组象棋摊浮雕。一个人光着膀子,一手拿着大蒲扇、一手端着茶壶,目不转睛地在观战。真是个 “观棋不语真君子”啊。
棋盘的一头坐着一个人,也光着膀子、一手拿着大蒲扇,另一手斜柱在棋盘上,垂头全神贯注在凝视棋盘上的战局。
我就势坐在另一头,低头看着楚河汉界的棋盘,也倒想和他杀一盘。可惜他是雕塑的人物 静止不会动。儿子连忙给我们抢拍了这个象正下棋的镜头。
在街旁边的小吃摊 简单吃了饭,向南边的大门口走去。穿过挂满红灯的街道,发现两边有七 八个硕大尖顶的粗壮的圆桶形的粮食囤仓,过去 一定可囤积不少粮食,怪不得称为 “白鹿仓” 而闻名遐迩。
尽管行色匆匆、走马观花,只观看了其中的一部分。但我也应该知足了。傍晚,星斗满天,大门内外 灯火通明,驱车回转。真可谓:
1
白 鹿 原 上 白 鹿 仓,
霸 原 白 鹿 鸣 声 亮。
陈 公 巨 著 震 中 外,
月 借 日 明 传 四 方。
2
欣 逢 盛 世 东 风 荡,
旅 游 产 业 大 兴 旺。
西 安 城 东 热 游 点,
三 秦 大 地 增 辉 煌!
(末完待续)
—— 长安 武 稳 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