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得的相聚(散文)
作者:莫善贤
诵读:木 子

今年春节期间,文斌哥与夫人凤娇姐,从广西融安大将乡木赖屯,到广州来探望儿子。他儿子在广州开了一家公司,做给排水消防工程。
见过过年走亲戚的,而这样不是亲戚胜似亲戚的“亲戚”,还是少有啊。正月十四上午,天气晴好。文斌哥夫妇与他在广州的儿子到我家来看望我们。我们之间的情谊的确非同一般。
1969年,我们插队落户到木赖村,就住在他家的附近,真是远亲不如近邻,我们是好邻居,他们一家对我们知青都很好。文斌哥的到来,我喜出望外,连声说,难得难得。这是老农与老知青的见面,老朋友的见面。激动的心自不待言。

当年文斌哥是生产队的出纳,都是兼职,有一点误工补助。他干农活是一把好手,可以不夸张地说,他什么农活都干的得心应手。有一身使不完的力气,社员们叫他“狂子”,赞扬他的冲劲闯劲和干劲。他干起活来效率高,什么重活难活他都抢着干。在评工分的时候,他的工分是最高的。
文斌哥一家对人特别友善,对知青也特别好。真心实意的帮助知青在农村安家落户;帮助知青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文斌哥的父母亲也都是大好人。虽然,他们的年纪大了,不属于劳动力了,但是,他们还是关心生产队上的事。文斌哥的母亲曾经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做了许多好事,特别令人难忘的有一件事:生产队有一个干部的老婆生产时难产。后来,小孩得救了,大人却撒手人寰走了。面对这样一个窘境,这个小孩是要还是不要?村里的人众说纷纭,有很多人主张把它扔了。这在当时,法制社会不是很健全,要扔掉似乎也没人去管他。

张伯妈心地善良,她觉得这事人命关天,这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我们不能把活生生的生命遗弃啊。正好,凤娇姐当时在哺乳期。张伯妈就主动跟凤娇姐说,我们把这个小孩带回来哺乳吧,小孩太可怜,你辛苦点,我们做一件好事,凤娇姐答应了。张伯妈在凤娇姐哺乳期间,加大营养力度,劏了不少的鸡给凤娇姐吃,使她奶水充足。凤娇姐把“鸭妹”视同己出,把鸭妹抚育得胖胖的。这件事在木赖村成为了美谈。
是啊,在木赖,大家把没妈的小女孩叫“鸭妹”,因为小鸭子从小是没有妈妈的。如果张伯妈不主动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这鸭妹恐怕是前途未卜的。在当时的抚养环境,社员们生活比较困难,哪有钱去买奶粉供小孩吃,没有了母亲,没有了母乳,小孩怎么抚养啊。
好在张伯妈心地善良,做了一件大好事,把这个孩子接过来喂养。就这样,这个鸭妹在凤娇姐的母乳哺乳下,在张家和其他有心人的帮助下,健康成长。现在这个当年的鸭妹已经当了奶奶了。

说起来这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也说明张家是一个慈善之家,也是知心的好友。现在,文斌哥两夫妇已经年过八旬。当然,已经没有了当年在生产队生龙活虎的样子,已经是耄耋老人了。
我们在晚年能够在广州见面,当年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如今已经步履蹒跚,大家感慨颇多,说起了几十年前的事情,是怎样犁田爬田,是怎样打谷插秧,是怎样在山上搬枕木的,是怎样种楠竹,我还特别回忆了文斌哥带领我到韦家冲,深山老林里熬樟脑油的事情。
那是一个秋天,生产队为了搞副业,需要派人去熬樟脑油。文斌哥是领头的,我主动报名参加,本来是轮不到我去的,文斌哥看我决心比较大,就同意了,在那个不见天日的大山里,我们把一颗要五六个人才能合抱的大樟树锯倒,然后用特制的弯曲的挖锄去挖出樟木块,再像熬酒那样用大镇子去蒸樟木块,经过冷却,就是樟脑油了。在大山里,黑夜尤其有一种恐怖感,有一种猫头鹰夜里叫声特别可怕。

所有的一切现在都过去了。时代变了,木赖的山山水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木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斌哥的家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家人丁兴旺,现在已经是四世同堂,他成为老太爷了。
这一切,我们仿佛感觉就在昨天,感觉自己不老。是啊,心态不老,人就不老。在我家里,我给他写了一幅书法:积善之家知青友人。这是我对他们一家过去对我们知青关心关怀的一个很好的感谢、感恩。
文斌哥夫妇告辞了,我们依依不舍,我依旧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

【作者简介】莫善贤,广西融安人,现居广州。曾受聘任为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兼职研究员,大粤网专家智库专家,广东省未来预测研究会高级顾问。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国际华文诗人笔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九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诗歌在海内外文学刊物均有发表。出版《阅读名片》《七蒂莲花》等七本诗集。诗观:生活里有诗,诗在生活里。著作:传记《不经意的拐点》(上下册)、(70余万字),以口述历史的方式,通过手机写作。介绍了作者的经历、履历和心路历程。从一个知识青年,成长为高级经济师,诗人、作家、书法家的过程。书中《知青生活》生动的讲述了作者在木赖当知青的经历和乡土文化。以及作者通过学习在认知明理方面的提高;与书法、绘画、诗歌、等方面艺术家交往的故事。《知青生活》篇章在《晓犁文化传媒》文学平台、今日头条、都市头条连载刊登。

【朗诵简介】木子,现为天津老年人大学学员,文化志愿者。喜欢朗读,愿用声音传递人间真情,传播正能量。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今日头条《红月亮诗画艺苑》头条号创办于2018年6月18日(1月9日注册),百家号《桃花艺苑》创办于2020年4月3日,都市头条《晓犁文化传媒》头条号创办于2020年10月5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余禄珍(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