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古人类遗址:井陉西元村九莲洞
作者/赵鹏飞 朗诵/刘海平

1
古老的清风山,明月一照就是万年
那时,有一道光,翻越过三川山岭
以波浪的形式追逐波浪
适时,
有野兽在波浪里奔跑,有老人和小孩
依赖兽皮取暖,依靠兽肉裹腹,而风吹万物,星星闪烁的旷野
无边无际
那时,我是他们其中的一个钻木取火者
为了火种,仅仅为了火种
沧海桑田无论多么变幻,
我的火种延续了祖辈的基因
骨子里的血液,从上古时代
一直流淌到了今天

2
今天是哪年哪里的明月在朗照?
尧舜禹,夏商周,还是春秋战国?
时光飞速的马车令人跟不上历史的蛩音,我是山顶洞人唯一见过后羿射日的幸存者,
我是刮着旧石器来到新石器的穿越者,
我踩着我上辈的石骨和今生的石骨包括我跟随着夸父逐日的影子
延续着西西弗的神话每日将落日从山下推到了山顶,
这无休止的劳作
让我四肢发达的身躯逐渐矮小了下来,最终,
我在清风山的九莲洞找到了归宿,
九莲洞,一个冬暖夏凉适合我最初栖居的地方
我一万年至今还活着的地方

3
我不记得唐朝的盛世,我在轮回和转世的桃花中,
看到了最初诞生的一个叫西元村的桃花源般的村庄
哪里有一道光,它照耀在清风山的一个半山腰的洞子上
幽深,但不知其起源
而我已经学会了钻木取火,开山劈洞
那时,我有了母系氏族的家族
是她们的呵护
我才在莲花般的洞中凿洞,先是九个洞,后来我洞打洞,洞连洞,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后世祖孙生生不息,如野草,也如星星之火…
为了让后人知道我在这里生活过,
为此,我把凿洞的石斧石锤埋在了淤泥下面
然后,把我的石骨埋在了洞口最深的地方
而我脸朝的方向
始终是绵蔓河的对岸
一个叫西元村村庄,一定会引起世人瞩目的村庄

4
公元2024年正月初八,
我在这个我预言过的叫西元村的村庄复活了
我在他们的传统庙会间
在锣鼓喧天和炮竹声声中复活了
我看见了他们的老祖宗
也是我的后人从山西省洪洞县来到这里扎根
生息繁衍,至今有上千年
人类记忆的片段是有限的
所以,我不忍心抹去了大段大段的时光
他们都经历了生老病死,这个困扰了人生一辈子的难题
所以,他们把生得希望
寄托在我洞府内的众多的圣像上
目的是了为让这个姓氏较多的赵氏家族
一代代延续下去
坍塌的祠堂是他们的先人繁衍生息,
遗留的香火的见证,而我
让一个从小在九莲洞里长大的西元村村民用诗歌的方式在记载下来这一段历史,
这个万年的古人类遗址
这个上千年的古村落的见证者
其中
赵鹏飞是其中之一,他以前的乳名
叫狗蛋儿,叫三宝儿,也叫润芳

他们和洞中的洞主鹿泉的范氏
和所有的西元村村的村民
都是我的子民,都是钻木取火的后人
而今,他们举着火把在寻找我
就是寻找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基因!
作者 赵鹏飞

作者简介: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井陉县作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学时代开始创作,迄今已发表诗歌、散文、诗评、大约500多首(件)作品。作品散见《中国诗歌》《星星诗刊》《北京文学》《诗选刊》《河北作家》《满族文学》等数十家文学期刊,著有诗集《诗歌的白马》《安放》等。现为《中国诗歌网》驻站V蓝诗人,《中国作家网》专栏作家。

刘海平,河北省演讲与口才学研究会播音主持专委会主任、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朗诵委员会艺术总监、资深播音员、朗诵艺术导师、《演说中国》河北赛区评委、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石家庄市作协会员。(作品百度:朗诵诗人刘海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