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个好人
冯喆
“滴铃铃!”“滴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叫醒。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拿起手机一看时间:马上凌晨一点!是同乡伙伴的来电!
深夜来电!必有急事!我马上按下接听键:
“Q!回来了吗?”
“今天刚回来。”
“明天,你抓紧回来!二,走了!我刚给他穿完送老的衣裳!”
“好!”
这是发生在2023年8月14日的噩耗。
他属狗,刚66岁,与村里另外三个属狗的,是从小光腚的伙计,我算一个。
“他是个好人,就是好说!”村里这样评价他。
谁知不道啊,他直肠子。看到不顺眼的就得说两句,因此,也没少得罪了人。这几十年来,他为家家户户不知费了多少吐沫星子,跑破了多少双鞋。谁家的红白喜事他没操过心?!
我们村100多户,但凡谁家有接媳妇,送闺女以及发送老人等红白喜事,都会把他叫去张罗张罗:帮着东家拉拉菜单子;安排安排亲朋好友招待问题;规划规划诸如结婚“通路”;谁去“买菜”;丧事谁去“送信”;谁负责订购“棺木”等。至于到哪里请“吹鼓手”以及一场丧事下来,给“吹鼓手”多少钱,都必须他亲自出马办理。不管谁家的红白喜事,他既为东家节省了钱财,事情又处理得皆大欢喜。因此,他被村里推为红白理事会会长。

“他是个好人,就是好说!”村里这样评价他。
好人是前提,好说似乎是缺点!有些人,有些事,不说又不行,必须有个人站出来,说道说道。
谁家有了红白喜事,村里人都会前去帮忙捧场,怕的是自己家有事的时候冷场,没人凑边。落个“人性不行!”的坏名声就毁了。
“人到理不差。”到了,干不干活,就不一定了!奸馋滑懒的人,有的是。那些到场的人,或者坐到一边喝大茶,侃大山;或者解烟瘾,就是看不到活。每每这时,他总是指名道姓地开炮:“某某,咱不是来喝茶吸烟的!你去洗碗!你去烧火!你去摆桌凳!干不?不干?您家有事,谁也不去了!”这一通迫击炮,使得那些奸滑滑懒的刁民,乖乖地干活去了……
他这个岁数了,儿女都成家立业了,村里的红白喜事让孩子去随礼就行了。但是,他去谁家处理红白喜事,总是随上一份礼。他曾经给我说过:“人家叫咱去,是看起咱了,百儿八十的,不算什么!”老多人劝他:“你都完成任务了,该挡的礼都还清了,不随,谁也说不出啥!”人们说归说,他依然给父老乡亲捧场!

“他是个好人,就是好说!”
他是大孝子,他上有老母亲,下有上幼儿园的孙了。他和哥哥替换着赡养老人。每当老母亲来到他这边,他总是亲自下厨,给母亲做些松软可口的饭菜。一方面减轻了妻子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为母亲尽了孝心。每到大集,他总是先问问母亲愿意吃什么,然后去集上买。
他经常坐到母亲身边,给母亲聊天,听母亲讲过去的事情,有时也惹得母亲哈哈大笑。他的嘴从不闲着。一边说,一边舞扎。人送外号“二摆划”。
他待承母亲好,对孩子也不赖。她的女儿在乡政府所在地蒸包子,他每天把小孙子送到学校后,就跑到饭店里,给女儿帮忙。回来再给儿子处理各种各样的家务和农活。他看到哪个孩子做得不顺眼,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挖苦,批评!

“他是个好人,就是好说!”
他是村里的公众人物,他的好说是出了名的。别人说不出口的,他能说出口。往往是当面银子对面锣,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比如,有人不孝顺父母,他就说:“你的爹娘,你不管,谁管?别叫人笑话,该出力的出力,该拿钱的拿钱!”“你再不管,你爹娘死了,把棺材给你抬到大街上拉到,都也不管了!看谁丢人!”他这一招真管用,不孝顺父母的,乖乖地孝顺了!
如今,他撒手走了!村里又有红白喜事了,大家竟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才好,这时,人们才想起他的种种好处,一些心瓤的人,不禁落起了眼泪。
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走这么早!世事无常,谁又能拉得住生死!

我原来在家,我们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到没感觉到啥。这几年,我为照顾小孙女,一直在几个城市跑。想念之余,就彼此打个电话。回到家,就到一起,以喝点为借口,啦两句,解解思念之苦。想不到,他竟然离开我们走了!
去年,我就想给他写几句,每每想起来,竟难过得下不了笔。现在,他走了半年多了,我才写下这些泣不成声的句子……

作者简介:冯喆,退休教师,文字爱好者。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山东省微信诗歌学会副会长,市、区作协会员。茌平首批文学艺术人才库成员 《茌平文苑》平台创始人,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2020年,获得“中国网络诗人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