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佳节 旧戏重提
文/徐思九
《夫妻观灯》,是家乡黄梅戏的经典之作。由严凤英、王少舫主演,1956年首演。
正月十五元宵节,王小六夫妻上街看灯,灯场人山人海,花灯种种,热闹非常,在观灯过程中发生一系列有趣令人捧腹小插曲。欢歌载舞胜于言表。由此延伸,说来道去一一
太平盛世,本该歌舞升平。正月十五,玩灯进入高潮,本该各种花灯粉墨登场,登峰造极;文旅局,文化职能部门,本该一门心思扑在帮扶组织文化活动,丰富大众的娱乐生活上!
然而,近年来并不尽人意:不仅“独生子"庐剧团垮了,全县原有的国办、乡办、村办、个体办电影院(队)
几十座,上百号放映人员一转身,影院变为厂房,车间、作坊,歌舞厅、放相厅,甚至成了溜冰场。乡制人员转为“七站八所"的(编外)人员。有的成为商販,成了农户、农妇……不好面面俱到。谨以龙头塔旁的县电影院为缩影:
偌大个县城,唯此一家国有专业电影院,在某伟县长拍板下;在推土机、挖掘机轰鸣声中,倾刻坍塌;在混凝土搅拌机、提升机的旋转中,在电影院旧址上,一座标准化“惠万家商场",盛大落成、挂牌开业,变作“向钱看″的成果“伟绩"!不过,借“基建"敛财的贪官,终究受到了党纪、国法严惩,他与他手下一批人,吃上了监狱饭。
本人坚信,只要文化工作政策方针,方向对头,又有一批坚持“文艺两为方针″不动摇的“有识之士",一定大有作为!
诚然,本县图书馆连同所辖几个“悦书房″,可点可赞。
那么,作为电影公益放映“轻骑兵",巡迴放映队,可彰可歌:县电影公司,从“0 0年代″后几年起,放弃了录相放映、电子游戏经营,重新拾起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露天普及放映;走进校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放映。
徐勇团队,扛起大旗,挑起大梁,喊出“咱是文化人"!掷地有声,坚持不懈,成为全县文化文艺工作生力军,开展新的“南征北战"。
作为《夫妻观灯》生地的老乡亲,以惋惜之情,填首沁园春一一
沁园春 •可惜,这里元宵节没有灯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闻者足戒。给我个许诺,言者无罪;少了乐和,淡了年味。景点狂热,春晚冷却,只剩下个贴门对。
布林肯,鬼话破天机,污篾春节。村乡镇多冷清,名山大川车堵人攒。夫妻忙挣钱,忽略观灯;民俗传统,狮子龙灯。犟驴旱船,高跷花担,继往开来下功夫。瞻愿景,倚民间高手,百花献春"。
作者简介 :徐启海,笔名徐思九,中共党员,退伍老兵,皖西舒城人。癸未(1943)羊年出生,甲辰(2024)龙年虚八十二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