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六十三辑)「飘舞的剑」(5352辑)

七
长夜。抚台大帐内灯光亮如白昼。钦差大臣和他的两个从人一直聚精会神地翻看着帐本。
治河工程的总帐先生吸着长烟袋,微笑道:“钦差大人,我先说过了,象我们抚台大人这样清正廉洁的好官天下没有第二位了。人家抚台大人喝一口酒吃一盘辣子鸡用的都是自己的钱,从来不挪用公家的一分一文。我专门给抚台大人记了一个帐。啊,”总帐先生捡起了一个帐本,“看,这是他交给厨房的钱数,这是用在他身上的钱数,这是十天前扎帐的余钱数,共余五两三钱八分。如何?”
萨里:“如果这是真的,那倒是十分难得。”
总帐先生:“莫非钦差大人不相信我吗?”
萨里:“相信,怎么会不相信呢?说实话,本差也是十分崇敬抚台大人。只是身受皇太后、皇上差遣,不能不尽职尽责。也只有亲眼查明抚台大人清白,才可以为抚台大人在皇太后、皇上面前宽宥。明白吗?”

总帐先生:“明白,明白。真金不怕火炼,我们抚台大人本来也是不怕查的啊!啊,上差大人,我打一个盹,有事叫我一声。”
萨里:“好的,你睡吧。”
总帐先生打了一个哈欠,躺在了长凳上。
萨里对自己的从人:“大家看仔细点。今晚把它查完。”
从人:“大人,真要今晚查完吗?”
萨里:“对。明天还得到乔松年处找他的管家对质呢。”
从人:“大人,这个帐清清楚楚,可是没有什么毛病呀。”
萨里:“没有毛病好呀。说实话,我素常间最敬仰的人就是丁宝桢丁大人了。接到圣旨我就知道是有人陷害于丁大人。可是既蒙皇太后、皇上差遣,就不能不忠于王事。该做的事要把它做到,如果蛛丝马迹中查出什么问题,不管它大小,都得从严追究。诚所谓法不严不足以服众,所以要严。好了,兄弟们再同我辛苦一会就干完了。”
长夜,抚台大帐内灯光亮如白昼。钦差大臣和他的两个从人继续翻看着帐本。

钦差大臣萨里来到原河道总督乔松年府第。
乔松年迎出了大门:“迎接钦差大人。”
萨里:“乔大人,有件事情与你的管家刘义全有所瓜葛,所以造次登门。”
乔松年:“上差请进,喝杯茶我们再讲。”
钦差大臣萨里和从人被引进了客厅就坐,连他们带来的证人路天喜也给了个位置。
萨里:“乔大人,把你的管家叫来。”
乔松年:“管家三日前就告假回家去了。”
萨里:“是真的回家还是不敢来见本差?”
乔松年:“真是回家了。敢问钦差大人找我的管家有何贵干呢?”
萨里指着坐在一旁的路天喜:“这个人叫路天喜,与你的管家刘义全是青州的同乡。他在民工中大肆造谣,说巡抚丁大人并吞治河公款,却被衙役抓了。他供认是乔大人的管家指使,本差就是特意带他来与刘义全对质呢。”
乔松年:“刘义全已经从此告别我家。上差若真要找他的话,只有去青州找了。”
萨里:“找不到也就罢了。本差还想问乔大人一句:你的奏章何以也称丁大人并吞治河公款的事呢?”
乔松年:“下官也是听刘义全所说。不过治河工程中有一个叫陈昌举的,克扣了民工工钱八百余两,已被逮捕入狱,却是真的。”

萨里:“这只能说是陈昌举的罪,怎么你的奏章中说是丁宝桢指使呢?”
乔松年:“我……我是以为……”
萨里:“以为?不就是秦桧害岳飞的莫须有吗!乔大人啦,你幸亏是遇到了皇太后、皇上已经定下了广开言路,不给你追究,否则叫你吃不了蔸着走!告诉你吧,昨夜我们将治河工程帐本全查遍了,却是没有发现丝毫问题。”
乔松年:“丁大人既然没有问题,也就好了。”
萨里:“但愿乔大人不要口是心非。啊,乔大人你可是让我们来得冤枉啊!”
乔松年:“惭愧,而今下官也感惭愧。不过上差想是没有来过济南,就由下官伴游一番名胜古迹弥补吧。”
萨里:“算了,同你这样鸡肠狗肚之人在一起,还有什么游兴啊!乔大人,你好自为之吧。”
乔松年;“下官谨记上差教诲。”

图片提供:青年作家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