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春节
文/罗时春
时值农历甲辰年正月,北风呼啸,冻雨冰凌,雪压万千枝竿,高天冬雷沉沉。闲坐家中,眺望雪景,恰逢正月生辰,仰观片片琼瑶,家乡的新春正月往事,丝丝缕缕闪现心间。
我家植根沙湖三代,戚李罗是沙湖的三大族姓。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传统佳节民间气氛浓郁。尤其是腊月正月,鞭炮烟花,龙灯彩船,舞狮戏蚌,年画春联,涌动在大街长堤小巷,热烈喧闹,声动镇乡。
我喜爱书法,行草隶篆均有所造诣。离开家乡前上十年,每年从腊月二十六起,家里和办公室里总有高高堆积的大卷红纸,家乡的朋友同事乡邻约定俗成,年年向我索联一至二幅。我裁纸运笔,手指沾墨,连日埋头书写,家人虽辛苦忙于置办年货,但对我这一文化公益从没露出半点不快。正月初一拜年走在路上,看见街巷人家门口贴着我写的春联,总有一种开心惬意的感觉。还有一些大型楼房,餐馆酒店和乡村桥涵,也留下了我题写的墨迹。如“醉云亭大酒家”、“油合桥”虽已年深消逝,当时的风彩,仍依然在心。至今保存在沙湖新街十字路口的“劳动大楼”四字,个个一米见方,我当时手执大号腕笔一挥而就,至今铭嵌在六层楼顶三十年。
老家人历代都认同,年小月半大。最热闹的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一条红鳞金黄色长龙由搬运公司壮汉执舞,沙湖文化名人朱甫齐先生挥舞装着火炭的两只铁球引路,在各单位门前翻飞盘旋。所过之处,街头街尾,只见鞭炮齐鸣,红屑如雨,沿街观者如潮,锣鼓震天。而彩船蚌壳,舞动于各家拜年,笑声中奉出香烟红包,恭祝中开门纳福。
一代人的春节就是一代人的故事,老家的年味在春雨中渐渐走远。星转斗移,物是人非,我们品味的也许是历史,但更是一缕化不开的乡愁。

写于2024年2月23日
农历甲辰年正月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