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好平安浙江——探寻习近平同志浙江足迹(十二)
浙江省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和谐稳定屡遭挑战。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之间关系、建设平安浙江?习近平书记认为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良好的和谐社会机制。
(一)
在一次省委理论学习会议上,
习近平提出"平安浙江"的设想。
继而全方位阐述了自己的"平安观",
表达对建设"平安浙江"的美好向往:
"没有平安的浙江,
就设有全面小康的浙江;
没有和谐稳定的浙江、
就没有繁荣富裕的浙江。"
为此省委成立了省"平安办",
出台考核平安的一百条指标。
习近平要求三年内绝大多数县市,
应该达到平安创建的目标。
省平安办把指标分解到各部门,
列入每位干部的任期目标。
将考核结果与政绩挂钩,
领导干部案头都有一份"平安报表"。
此份报表让平安可触可感,
平安做得到不到位一眼可瞧。
浙江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
一年中提升四个百分点效果良好。
(二)
杭州下城区地处繁华商业地带,
财政收入、人均GDP名列前茅,
社会平安状况却一直令政府困扰,
社会矛盾频发,群体上访令人心焦!
该区探索出一系列平安举措:
在城区全方位安装摄像镜头,
同时组建一支庞大平安总队,
刑案下降,平安报表把平安上报。
全省各级机构建起平安建设组织体系,
群众安全满意率连续18年全国最高。
社会越来越安全,群众越来越安心,
其中"安全报表"所起作用不可小瞧!
(三)
上世纪60年代诸暨县枫桥,
坚持矛盾不上交社会治安良好。
"枫桥经验"成为政法战线一面旗帜,
习近平提出要把这面旗帜传承好:
"在统筹发展中丰富新鲜内涵,
在依法治省中取得明显成效"。
习近平来到湖州织里镇调研,
这里矛盾调研中心工作成效很高。
创新发展"枫桥经验"有益尝试: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习近平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发展好,
同时把党的群众路路线坚持贯彻好。
习近平来到安吉县矛盾调处中心,
与人民调解员亲切交谈,听取汇报。
称赞这里全链条解决模式运行很好,
是传承"枫桥经验"新的创造。
浙江全面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
把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做强做好。
全面建设人人尽责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枫桥经验"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光耀!
(维我中华2024年2月20日凌晨欣然命笔,教祈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