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贴门神
孙毅
春节,像一位禅宗大师,总是选择一年中最佳的时节,为百姓点拨授意。贴门🚪神,在关中一带就有悠久的习俗和传统! 门是出入家宅的重要通道,也是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精怪邪气,入侵宅院的关键门户。这样就产生了能“保平安,镇妖邪”的更加想像力的精神寄托! “门神”一词,最早见于汉代《礼纪.丧服大记。蔡邕《独断》中记载:“十二月岁竞,常以失腊之夜,逐除之也。乃画萘.垒并悬苇索于门户,以御凶也。” 在陕西关中,人们通常把门神画像,贴在临街的大门,为了图个“镇住恶魔”,防止“灾星”。这才有了手执兵器,怒目震邪的秦琼、尉迟恭一对门神。最早的门神画像,亦人亦鬼的神萘、郁垒,而后,才出现了“文武门神”,如庞涓、燃灯道人、赵公明等等。最早的门神,是用桃木板雕刻出人形,置于门上。漫长的岁月后,变为纸张绘画。尤其,在宋代,随着印刷造纸技术,日渐成熟,中国的门神画,传播的更加悠远!明清时期,更是门神年画的发展巅峰! 贴门神,是与中华历史,这条默默长河相伴,更是中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象征,是中国人心中的家国情怀的精神寄托啊! 看现在,是什么使有的年青人,对老人贴门神,日见锈蚀?又是什么,使它略见光芒?传统和新潮,并不是“冰炭不同炉”的。 “图必有意,意在吉祥”;“书画吉利,才合人意”。我对这些年画的创作要诀,心存感念,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寻找为了使家人、朋友、同事,平安吉祥!在我心里,己经得到皈依 !
推动进步的力量 (孙毅) 2024年2月7日 ,写于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