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之旅.走进新加坡 (1)
文|李智慧
中国有句老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龙年“万里路”上的所见 所闻 所思 所悟在大年初七的晚上,在我居住宾馆附近芽笼十七巷的“明辉田鸡粥”门前,站着等候点菜的长龙时,我结合以往读书认知,实地走进新加坡的初步感受,进行了一次浅浅的复盘。
素有“城市花园”的新加坡。 对我们而言,新加坡是个神秘而又亲切的国度。
神秘在于新加坡经济的迅速崛起;在于一滴石油不产,却成为全球石油化工排名第四的奇迹;在于新加坡有效的法律严苛的奇特效果;在于法律约束下的文明自觉;惊叹比中国香港面积还小,东西向45公里,南北向只有27公里的弹丸之地,集合了这么多的人才,创作了那么多科技创新世界顶尖的奇迹,包括全球的芯片有10%产自新加坡……
亲切在于他们的第一任总理李光耀来中国33次,与我国的五代领导人的深厚友谊;亲切在于新加坡有77%的华人,官方语言有英语和华语;在于大街小巷到处都有中国的商品和牌匾;在于新加坡的黑人这样多,一个女人夜晚走路的安全感;在于摩肩接踵、擦肩而过的黄皮肤的嘴里,发出的都是中国声音;最大的亲切在于中国老祖宗留下的精髓,从各渠道深入到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孩童的心里边。
还有一个好消息:新加坡于今年2月9日对中国游客开始了免签了,我们这些游客算是前几波享受这个优惠政策的中国人了。
据导游孙老师介绍:新加坡人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人民,他们67岁才退休,孙老师是1965年2月出生的,比我大2个月。到孙老师一身休闲素装,不施粉黛,是典型的江南女子,快人快语,说话直截了当,直达目的。
她是32年前随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的老公嫁到新加坡的,她的讲解充满了博学知识的力量,闪烁着母性的光芒,对新加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和大格局的视野。
孙老师与我的年龄相同,但她的工作热情和对生活的认知,是我所不具备的,主观上还是我的原因,客观上可能还是经常被有一句话包围着:“这个年龄,退休金还不低,应该开始养老颐养天年了,还折腾什么?其实从我的观念里,是不认可的,但说的人多了,我也就逐渐认可了、接受了,并开始接受了“老”的现实,懈怠了自己的精神。
这次旅行从泰国76岁的老司机到昨天的新加坡的导游、到CASINO赌场的荷官,都是70岁以上岗位“老人”,据导游说:新加坡对老人的福利非常好,应该说不缺钱的,为什么出来工作呢,就是不想失去对社会的价值感,不想被社会抛弃”。
这一路,这句话是对我最大的激励,只要身体健康,人真的不能脱离社会,群居动物的人不能没有社会价值。
否则……
2024.2.17上午11:30🇸🇬新加坡








李智慧:网名垄上行,国企退休干部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吉林省松原市作家协会理事,前郭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喜欢用文字记录美好生活,报告文学《种在父亲心中那棵树》荣获吉林日报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一等奖多篇文章在《松原日报》《松花江杂志》《伯都纳》季刊等刊物上刊登,有多篇文章在各种平台刊发。喜欢用声音传递温暖,曾在全国夏青杯吉林赛区荣获最佳舞台语言表达奖,松原市朗读大赛二等奖和各种朗读大赛奖项。本人始终以一名学生的姿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
大连有声文艺,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文学自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