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一的宜忌
文/王道海
一、宜拜神。
正月初一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庙里烧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顺利平安。
二、宜吃斋。
吃过了年三十的大鱼大肉后,初一当天第一顿饭,全家人却要吃素食。“斋”与“灾”同音,而吃斋也意味着“吃灾”,将新的一年中的各种灾难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三、宜饮屠苏酒。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在古代习俗中,元日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
四、宜吃年糕。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国人的传统,寓意着“节节高”。
五、宜吃饺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不过现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饺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时吃饺子,取“更年交子”(来年交好运)之意,大年初一吃饺子则是为了一年交好运。
六、宜吃汤圆。
正月初一的早餐吃汤圆更具特殊意义,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
七、忌早餐吃稀饭、荤食。
据说古时候穷人吃不上饭才会吃稀饭,所以大年初一的上午一定不要吃稀的,表示家里整年都会很富有。
八、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
有这样的民俗:过年的第一天如果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回娘家。
九、忌给正在睡觉的人拜年。
大年初一拜年时,如果对方还在睡觉,记住不要给他拜年,传说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十、忌吃药。
大年初一,除了重病不得不吃药之外,最好不要吃药。
十一、忌借钱或催债。
有这么一句顺口溜:初一向别人借钱,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给别人钱,财产外流一整年。
十二、忌睡午觉。
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
十三、忌催人起床喊名字。
大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表示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做事情。
十四、忌杀生、忌用刀具。
刀意味着凶与破不吉祥之意。
十五、忌倒污水、垃圾、扫地。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十六、忌打破镜子、陶瓷等物品。
这样会破财运,如果真的不慎打碎了,赶紧用红纸红布把破碎的物品包起来,心里默念“岁岁平安”。
十七、忌动针线。
民间说法:初一如果动了针线,就是挑了龙筋会长针眼(生下的小孩眼睛如同针眼一样小)。
十八、忌别人从自己口袋取物件。
过年期间不要让人从自己口袋中掏东西,这样表示你整年的钱财都会被别人掏走。
十九、忌洗衣服。
民间传说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这两天不要洗衣服。
二十、忌哭泣。
过年不能打人、骂人以及哭泣。啼哭是“歹头彩”,兆示疾病、凶祸。此外,还忌小孩说脏话、年轻人打架斗殴、家里人抬杠拌嘴。
大年初一沐朝阳,鞭炮高歌唱吉祥。
微信声声传祝福,温馨句句暖心肠。

大年初二回娘家
文/王道海
大年初二的风俗和禁忌概括起来为四俗五吃六忌:
四俗:
1、回娘家。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看望父母,这也是中国传统的礼节之一。初二又称为“迎婿日”,就是欢迎女婿回娘家,在这一天,岳父母会准备一大桌子菜肴,招待女婿,希望女儿和女婿生活和睦,日子长长久久,平安幸福。
2、祭财神。大年初二是祭财神的日子,人们会在家中或店铺中祭拜财神,祈求新的一年财运亨通、生意兴隆。
3、拜财神庙。每年初二,是老北京敬财神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赶到财神庙去烧“头炷香”。
4、祭祖 上坟。自古以来正月初二都有祭祖、上坟仪式,不论身份地位多高,这天都要进行祭祖活动。俗称“给祖先拜年”。表达了对祖先的敬重和思念之情。
五吃:
1、吃开年饭。开年事关一年的时运,寓意新的一年事事顺利,好运连连。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富饶丰收。
2、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家庭美满。
3、吃年糕。年糕寓意着生活一年比一年高,是人们对于新一年的美好期望。
4、吃面条。民间有句俗语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在初一吃了饺子,到了初二,就要吃面条。寓意长长久久,长寿平安。
5、吃馄饨。初二早上,天没有亮的时候就要起床,煮馄饨吃,因为馄饨长得像元宝。俗称“元宝汤”。
六忌:
1、忌倒污水。在大年初二这一天,人们要注意避免倒污水、倒垃圾等不吉利的行为,以祈求家庭和睦、身体健康。另外,大年初二家里放鞭炮剩下的垃圾,也被认为是财运,如果将它们扫掉倒掉,意味着扔掉财运。
2、忌洗衣物。传说中水神在这一天会下凡巡视,所以人们会选择在这一天不出门或不洗衣服,有些地方还要求不能洗头,以示尊重和敬畏。
3、忌打破东西。初二打破东西意味着坏运气的来临,因此在这一天要格外小心,避免打破任何物品。如果真的不小心打碎了东西,要说一声岁岁平安。
4、忌礼品单数。单数从古至今,在人们的印象中都是不好的,所以,礼品要拿双数的。不仅是回娘家,即使去其他亲戚家,礼品也不能是单数。
5、忌借钱。大家都知道,大过年的借钱是不礼貌的,会被认为影响一年的财运。
6、忌午睡。初二也不建议午睡,按照以前的说法,新的一年刚开始就午睡,会被认为懒懒散散,寓意着新的一年里,生活或工作都可能不太如意,做事情也容易出错,所以不建议午睡。
初二娘家迎客亲,醇香美酒醉山珍。
盛情岳丈排佳宴,爱女郎君座上宾。

大年初三赤狗日
文/王道海
大年初三,也称为赤狗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较为特殊的日子。人间有以下的风俗习惯:
一、不外出拜年。赤狗是熛怒之神,被认为是凶神,因此这天不宜外出拜年,以免遇到不吉利的事情。
二、小朝年。宋代宫廷将正月初三定为天庆节,官员和百姓休假五日,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以示庆祝。
三、老鼠娶亲。民间传说,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人们会在这一天早早安睡,不去打扰老鼠,希望来年粮食丰收。
四、烧门神纸。古代人们在大年初三会将过节的松柏枝和门神等一起焚烧,以示年过完了,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五、谷子生日。正月初三也被称为谷子的生日,人们会祈年,并禁食米饭,以免影响谷物收成。
六、猪日。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人们习惯在这一天里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
以上风俗和禁忌反映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自然的尊重。
初三鞭炮震天鸣,灯火辉煌七彩红。
笑语欢声欣雀跃,神州大地舞龙腾。

大年初四接灶王
文/王道海
大年初四,也称为羊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日子。有多个风俗。
一、迎灶神。
大年初四被认为是灶王爷返回人间的日子,人们会准备供品,如三牲、水果、酒菜,焚香点烛,以示恭敬和迎接灶神的到来。
二、接五路财神。
民间传统认为,大年初四是五路财神降临人间的日子,因此商家和家庭会举行仪式,接请五路财神,以祈求新的一年财源广进。
三、吃折罗。
折罗是指将过年期间的剩饭剩菜混合在一起的大杂烩,大年初四全家人会聚在一起吃折罗,象征着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
四、扔穷。
大年初四也被认为是“扔穷”的日子,人们会打扫家中的卫生,将积攒的垃圾集中处理,以赶走穷神,寓意新的一年里财运亨通。
五、送火神。
在某些地区,大年初四用玉米梗或麦梗绑在棍子上,点燃后送到河里,象征着一年家中无火灾。
六、忌出远门。
初四谐音“出事”,加上这一天各路神仙降临人间,所以不宜出门,待在家里迎接财神、灶神,这样新的一年才会顺顺利利。
这些风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财富和神明的尊重,以及对新一年好运的祈愿。
三羊开泰喜临门,紫气东来五路神。
下界灶王尊圣旨,人间福祉佑黎民。
【作者简介】王道海,笔名逍遥,黑龙江省诗词协会会员、楹联家协会会员,尚志市作家协会会员、诗词楹联家协会会员,亚布力林业局文学社成员。曾供职于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现退休定居辽宁省大连市。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天乐:13991678287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