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7日隆冬时节,从广西北海出发迎着南国飘逸的春风,全家一行五人自驾游,当晚住在有“小桂林”之称的靖西市。最令我没想到的是,如此偏僻的中越边境小城,竟有理想的家庭宾馆。住地湖光山色,致使我们元旦期间美美地在那里住了两晚。
第一天德天瀑布。
第二天随走随拍款款走进鹅泉。
人尽皆知,天下第一泉在济南,第二泉在无锡。“天下第三泉”——鹅泉,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它是我们这次广西自驾游行程中的重要一站。
鹅泉景区自古就是靖西八景之一,位于广西靖西市念安屯距县城5公里。这里是未经雕琢的古拙之地,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走进大门,踏上一个个圆形荷叶墩,沿着鹅泉的这道小径,人在桥上走,水在路下流,鹅泉就像一块明镜,倒映着周边的群山让人心醉。
大自然赐予鹅泉独特的自然风光,但山水毕竟是无言之物,一般人耐不得这种寂寞,总要附会出一些故事来。一座杨媪庙,一座水车,一座用行草书写硕大鹅字的石碑。“鹅泉跃鲤三层浪”和明代成化皇帝赐封的“灵泉晚照”古石刻……更是给它着上了神秘的色彩。而鹅泉,山抱着泉,泉依着山美得纯真。它是上游250多平方公里流域内,滴滴雨露轻落在叶上草上渗入根下土中,然后沙滤石挤再溢出涓涓细流汇入地下暗河。暗河主流长21公里,到了鹅泉山下,暗河的水再也忍不住从石灰岩缝隙中涌出汇集成潭,形成一处面积达50余亩的鹅泉,然后继续东流称鹅泉河。
水,是鹅泉的灵魂。这里的水清澈得好像一个不愿醒来的梦。泉水碧蓝,水的最深处有几十米。由鹅泉流出的鹅泉河,把鹅泉与外界自然隔开,形成一个独立区域,犹如世外桃源。听不到喧嚣,看不见炊烟。

宝石般的碧水萦绕在青山之间,欢快的鸭子在水中畅游······水草很丰美,青的,绿的,淡红色的铺满了水底。一群白鹅游来,在水面上剪出一条条优美的线条,又慢慢地荡去,像一把展开的扇子。白鹅是这里的主角,没有鹅也许就没有鹅泉了。
鹅泉的鱼儿像是经过大世面,那一尾尾灵动的鱼儿怀揣着浓浓的好奇心,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儿子把脚伸进水里,然这里的鱼儿对他丝毫没有防备之心,自由自在地与他同乐。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大胆的鱼儿,它们都没有一点儿防范的意识。这里流传着“渠洋归来不看湖,鹅泉归来不看水”。
荷花小径东侧的鹅泉湖水面不深,大都一篙见底,清得连水草石砾都看得分明。流也不急,可任小竹筏自己随意去漂。
鹅泉的水轻软得可爱,悄悄地流静静地淌,轻声细语地汇入归春河。到了中越边境演奏出一幕幕、一曲曲举世闻名的德天瀑布大合唱。
在这人与仙的境界中,我细品着鹅泉水的清、静、柔,几时享受过这样的温存与妩媚?回想我与水的相交相识,那南海的狂涛,那长白山天池的清冷,那黄河壶口瀑布的“虎啸”……今天我才找到水之初的原形原貌,原来她“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不胜凉风的娇羞”。

一叶轻舟画中游,
疑是仙境何处求。
我们早就憋不住了,一家人登上一叶小竹筏。船工的竹篙左边划一下,右边划一下,竹筏缓缓地在湖中游动。
五人拥抱着一叶竹筏,水不见我,我自去见水。
我们高兴得一颗颗心脏就要蹦出来,好像中了魔似的恨不得让天下的人都知道:“我们呀,在鹅泉漂竹筏!” 即使我们周边竹筏上坐的全是聋子哑巴,也会嘲笑这几个疯子。
左边不远处那一叶竹筏缓缓从水面划过,消失在视野的镜头里,定格成鹅泉一道亮丽的风景。
右边的一叶竹筏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荡起的涟漪,一如萌动的少女心思绵延悠远,慢悠悠地向古桥的方向飘去。
念安屯临水的地方,时不时会冒出一簇簇毛竹,一株株三角梅。
鹅泉不生浪,群山没有声,只有迷蒙的绿雾轻轻地涌动。水中起伏不尽的山影早已让细密的水波谱写成一曲我家儿女爱唱的那首歌儿,和着轻风在竹篙的轻拨慢拢中飘动。这时山的靓影已不复存在,全家人的耳目也已不起作用,只有凭感觉来捕捉鹅泉田园牧歌的旋律。
我半躺在竹椅上,微醉似地看两岸的山色,听竹筏下汩汩的水声,耳边是船工喃喃的解说。

一会儿,老伴率先平静下来。她坐在竹椅上,两只手轻轻地梳理着女儿的头发。她的两眼充满了温暖,不时把鹅泉上空的那片阳光编入大女儿的秀发中。阳光伴着风儿调皮地亲吻着她们,笑容留在她们的脸上。望着这犹如圣母与天使般的画面, 54岁的大女儿扭头神秘地望一眼80岁的老娘甜甜地笑了,那美的呀…… 51岁的老二闺女等不及了:“妈呀!快看看我的头上有虱子啦!”她前面说着,后面就把头和她姐姐的头紧紧地靠在一起。
二闺女是个“意见包”,把姊妹小时候的事儿又翻了出来。
母女们那微小的动作,使我一下子回到48年前,他们母女仨相依在老瓦房的门槛上捉虱子,两个女儿争怀的画面,那瞬间的美又静静地绽放了。
晃着晃着,母亲那满头的银发仿佛向天向地盛开的雪莲。
晃着晃着,女儿也学着母亲从发际间伸出了一根根白发。
我机灵一动扎好马步采撷了这个画面,让母女自然之“美”的花朵绽放于鹅泉的每一个角落。
竹筏不觉间穿过了一座古桥。这座15孔的拱桥建于清代,古韵悠悠是鹅泉的胜景之一。
当我把一家人一叶竹筏的视频传到我家“瞧这一家人”群里,这次缺席的儿媳和两个小女儿第一时间叮叮咣、叮叮咣从北国返来消息:
南国的风来了,北国的梦醒了。
“叫一声老爹,喊一声老娘。
嘿,
春节等着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