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五十六辑)「飘舞的剑」(5270辑)

十五
山东省城济南城墙上贴出了告示。观众层层迭迭,围得水泄不通。有好事者高声念道:
大清恩授太子少保左都御史钦命巡抚山东等处军政事务丁宝桢,为奉旨擒杀安姓太监事,布告阖城人众周知:查大内总管太监安得海,受皇太后皇帝厚恩,不思报效,于本年七月,违制擅离宫廷,冒称奉旨差遣采办龙袍,纠合男女六十八人,大小船只五艘,沿运河南下,旗殊缯异,耀武扬威,招摇煽惑,搅乱地方,勒索州县,骇人听闻。本抚查证得实,禀奏皇太后皇上,奉旨曰: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 效尤?着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性太监严密擒拿,令随从人等指正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钦此!本抚忝为大臣,即着沿途地方搜捕,乃于八月二日,由泰安县将其一网打尽。该县押送人犯达省后,已遵旨于八月七日将安得海并亲随三人正法。现将其暴尸三日于市,以正人心。
念布告的声音中,可以见到安得海尸身全裸,观众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议论纷纷。
两个书生模样的人议论。甲:“丁抚台大人将安得海暴尸于市,有其深意,兄可知道否?”
乙:“小弟曾经听说,宫廷内外盛传这安得海是假太监,混进宫内二十余年,与西宫皇太后长期通奸。丁抚台将其暴尸于市,让众人得见其确是骟过了的真太监,那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甲:“其实,这安得海之所以得到西太后的垂青,是由于当初还是秀女的时候,是安得海为之牵线搭桥,才得恩宠,后为贵妃所生儿子又立为皇帝,她便成为了西宫皇太后,与东宫皇太后一道垂帘听政。没有安得海也就没有西太后。故尔丁抚台杀了安得海,必遭西太后怨恨,难说什么时候会报复丁抚台。而丁抚台此举一出,让皇太后洗清了不白之冤,说不定就放过了丁抚台呢!”

乙:“这也是丁抚台大人聪明之处啊!”
甲:“不管怎样,天下皆知这安得海是西太后宠信之人,谁也不敢怀疑他的真伪,就连直隶总督曾国藩也不敢动他分毫,任其从眼皮底下溜过去,这便是丁抚台有胆有识之处了!”
乙:“听说为了这个安得海,皇太后下懿旨叫押回京城去,皇帝叫就地正法,可是皇太后的懿旨先到,丁抚台没有听从,皇帝的圣旨后到,丁抚台接到了圣旨立马就办,皇太后总不放心,又叫一个带刀侍卫再带一道懿旨日夜兼程赶来。这个带刀侍卫赶到时,安得海还没有杀,丁抚台明知皇太后要救安得海的意思,却不为所动,来了个前门接旨,后门杀人。京师内外,诸多大臣,谁敢如此!
甲:“丁抚台此举,当震动天下,名扬后世了。”
乙:“东省有了丁抚台,兴盛有望了!”

图片提供:青年作家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