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随笔/许刚(山西)
芮城果业的春天即将到来,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苹果是芮城县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老百姓收入的主要来源。四十万亩苹果经济战略,百万苹果下江南,曾经轰动了大半个中国。芮城苹果曾一度出现辉煌。芮城苹果曾多次荣获国家农博会金奖,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名牌产品。芮城苹果先后荣获“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区”、“国家级出口水果(苹果)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登记证明商标”、全国标准化生产(苹果)示范县、“全国果业高质量发展共建县”等多项殊荣。央视七套《农广天地》栏目曾对芮城苹果进行过长达半小时的专题报道《黄里透红的芮城苹果》。

随着市场的变化,供需关系的变化,芮城苹果一度陷入低谷,呈现低迷状态,毁园挖树现象时有发生。芮城苹果处在了关键的十字路口上,何去何从,引起芮城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已经到了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来振兴芮城苹果产业的机遇期,关键期。
芮城苹果如何来实现振兴,突破窘境呢?
首先,县委、县政府要把苹果产业做为经济工作的一项内容来抓,要把抓果业促增长提升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层面,来研究,来部署,来抓落实,从而实现芮城苹果产业再铸辉煌!要在全县上下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苹果产业仍然是芮城农业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这个共识不应该动摇。尽管现在芮城苹果面积减少,效益不高,果农对苹果生产的积极性受挫。芮城苹果的现状是多的不好,好的不多。但芮城苹果的优势并没有削弱。芮城苹果的优势产区在沿山公路两侧,海拔在900米以上。芮城苹果好在哪儿呢?概括为五个方面。即一是品质独特。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糖分累积高,果面细腻光洁,果肉黄里透红,多汁少渣脆甜,曾被誉为“中华名果”。二是标准严格,取得了绿色、有机、GAP认证,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三是价位优势。芮城苹果与周边几个果业生产大县来比较,在同一时期,同一规格标准,同一质量要求的情况下,芮城苹果总比其他几个果业生产大县,单价高出2-5毛钱。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四是管理技术成熟。芮城苹果规模栽培时间长,加之经过二十多年的技术培训,果农都能掌握苹果生产的十大核心技术,为芮城县优质苹果生产奠定下坚实的基础。五是品种齐全,出口量全省第一。芮城苹果涵盖了早中晚熟各个品种,黄金维纳斯、瑞雪、鲁丽等新优品种,走俏国内一线城市,加之芮城苹果具有独特的区域品牌优势,以及国家级金字招牌的影响力,芮城苹果出口量连年稳居山西省第一。

其次,在芮城上下要提高对苹果产业的再认识。芮城苹果产业是供给侧改革的引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高质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再次,芮城苹果产业实现突破,摆脱窘境,再铸辉煌的晴雨表和路线图。县委、县政府、苹果主产区所涉及的乡(镇)、县农村农业局、县果业发展中心,要切实有新举措,新作为,新成效。
一是,坚定果农信心。利用芮城融媒体,《芮城信息》报,加大宣传,让芮城县的广大果农清醒地认识到,苹果产业不是不行了,苹果产业仍然是芮城县的支柱产业。
二是,县委、县政府要加大果业工作的考核督查力度。把果业工作列入考核乡镇全年经济工作的一项内容,要占一定的比重,不低于10%,要切实把软指标硬化,硬指标量化。
三是,在继续抓好“北斗七星”精品苹果示范园的基础上,要向面上工作倾斜。要稳定苹果面积。要加大老果园改造步伐。要在“三新”上求突破,有起色,有亮点,有成果。“三新”指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
四是,果业龙头企业(1000吨以上恒温果库48家)要切实为果业振兴,果农增收,果业增效,发挥辐射引导带动作用。

从开春开始,就着手打好新品种改良之战,品种是关键。品种不对,努力白费。引进新品种,对现有老果园进行品种更新,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县果业发展中心必须做好规划,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来,逐步加以实施,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县老果园品种更新的果业振兴工程。县政府要拿出专项资金,对新品种引进的苗木,或者接穗给予补贴。品种更新也就是翻身之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蓝图已经擘画,愿景十分美好!关键是抓落实。
芮城果业的春天即将到来,我分明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缕缕春风,果业振兴的日子不会久远。

主播简介
田敏:现住江苏省,苏州市,曾在四川省绵阳,宜宾等地任舞蹈老师,平易近人与人为善待人诚恳,性格开朗喜欢舞蹈,唱歌,太极拳,剑,扇,朗诵。在精英唱诵家园任主播,朗诵可以传播正能量,把幸福和欢乐传递。

作者简介:许刚(神采飘逸),笔名亦复,山西芮城人。自幼爱好文 学,喜欢写作。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运城市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作家,《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华夏诗词文学社》会员、签约诗人作家,北京汉墨书画院会员,当代新文学作家协会理事,中国翰苑文学作家协会会员,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会百灵分会、鼓浪屿分会理事,哈尔滨市呼兰区萧乡文学社会员、签约作家,第九届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都市头条》认证编辑,在纸刊及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散文30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