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马负图寺位于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雷河村,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始建于晋穆帝永和四年(公元348年),是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绩,在图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礼场所,是河洛文化中“河图”出现地,也是中华易学的发源地,距今已有1600余年。因历代战乱,屡建屡废。
经修复的负图寺大殿,重修伏羲龙马像,并建山门一座,在图河架石桥三座,逐步恢复寺院原貌,使其发展成为炎黄子孙的祭祖圣地和”“河图洛书”的研究中心。
龙马负图寺
地理位置
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雷河村[4]
开放时间
陈文广笑傲沧海
龙马负图寺是“人根之祖”、“人文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周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尚书·顾命》伪孔安国传谓:“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上古时期,孟津东部有一条图河与黄河相接,龙马负图出于此河,伏羲氏依龙马之图画出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伏羲氏造书契、正婚姻、教渔猎,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蒙昧历史,开创了中华文明。龙马负图寺遂成为“河图之源”,伏羲氏则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汉书·孔安国传》曰:“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龙马赤纹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
后世纪念
始建于晋怀帝四年,是为感念“人文之祖”伏羲的功绩,在图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礼场所,初名“浮图寺”。
公元1998年10月,孟津县委、县政府,对“龙马负图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复。修复后的“龙马负图寺”,由当代著名易学家、中国周易学会会长刘大钧教授题写寺名,“龙马负图寺”五字遒劲有力,与峻拔巍峨的山门,古朴大方的钟鼓楼,相映生辉。
共3张
龙马负图寺
山门东西分立“图河故道”、“龙马负图处”两通巨碑。伏羲大殿,红漆门柱,白玉护栏,雕梁画栋。羲皇殿内塑着高大的伏羲圣像,伏羲下身树叶蔽体,手执蓍草。左右两侧分坐炎黄二帝。
龙马负图寺山门峻拔巍峨,钏鼓楼古朴大方。伏羲大殿内塑着高大的伏羲圣像。殿右侧新塑高3米的龙马像,龙马足踏浊浪,栩栩如生。登临邙山鸟瞰寺院,天地之正气,河山之灵秀,可一眼尽收。过去寺内香火鼎盛,远近驰名。来此拜谒的多是达官显贵和文人雅士,清河南府尹张汉有诗云:“性癖耽奇古,重游河水隈。行过负图里,接近读书台。七月初阳发,先天一画开。归时夸父老,亲见伏羲来。”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元月四日,蒋介石偕宋美龄由陈继诚陪同,游览负图寺,并题“河图洛书”四字。
生肖属马的人个性爽朗,非常健谈,任何时候都总是正能量满满,而且属马人总是充满自信,对生活充满信心,在属马人身上,我们总是能够感受到,正义,善良,与希望,属马人也是天生的热心肠,乐于助人,不管是谁,求助于属马人,属马人都会毫不犹豫,伸出援手,尽自己所能地为对方提供帮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也不会斤斤计较,因此属马人口碑很好,不管走到哪里都大受欢迎,属马人也是为人心善,做人正直的生肖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