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五十五辑)「飘舞的剑」(5260辑)

一 四
入夜的济南古城灯火辉煌,笑语笙歌,如此良夜。
山东巡抚司大门上的一对灯笼泛着艳艳的红光。
书房里,丁宝桢缓缓地度着步子,忧心忡忡地等候着什么。
书房里坐着与他一起等候的三个人:他的夫人谌氏、大儿子丁体常、巡抚司首席书吏韩东。
丁体常:“父亲,孩儿有些不明白,我们向朝廷的奏本中为什么丝毫不提安得海逼杀了嫣红姑娘的事情?那样的话,安得海更是死定了。”
丁宝桢:“这不能写,如果皇帝身边的人有谁提出要安得海逼杀嫣红姑娘的证据,那就可能会耽搁时间,也就难免节外生枝。不但杀不成安得海,还会反受其害。我们只需要提出宦官私自出宫违反祖制这一条,皇帝就有理由杀他了。所以这件事情反倒是不如不提为好。”
丁体常点点头:“还是父亲考虑周到,不过孩儿想,反正父亲派往京城的陈升迟早都会来的,我们就把安得海杀掉算了”
丁宝桢:“那怎么行呢?身为大臣,这样大的事情要皇太后、皇上下旨才能办的。如果明天早晨以前陈升还带不回皇上的圣旨,我们也只能将安得海给慈禧皇太后押送去了。”
韩东:“照说陈升也该回来了。”

丁宝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也只有耐心等了。”说完话,坐到桌前,捧起一本书读起来。
谌夫人:“要我说呀,睡去吧,陈升回来他自然会叫老爷的。”
丁宝桢:“那倒是。我们再等一会,不来的话就睡了。”
正在这个时候,门外响起了陈升的叫声:“来了!抚台大人,我来了!”边说边快步走进屋来,将背上背着的圣旨取出送到丁宝桢手中。
丁宝桢强按住心中的激动,将圣旨连看了三遍,忽然拍案大叫:“皇上圣明!”
韩东也在一旁看过了,道:“抚台大人,皇上的圣旨虽然是叫杀安得海,可是慈禧皇太后的懿旨却是叫将安得海押送到京城。大人再想一想,我们是听皇太后的好呢,还是听皇帝的好?”
丁宝桢:“这还用得着说吗?当初派陈升上京,就是为了请皇上的示下。而今圣旨已下,皇上更明确的说了,‘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辩。’皇太后的懿旨也说,这安得海‘违反大清宫廷祖制之罪,按律当斩’,既然押回去不押回去都要斩,本抚索性将他杀了,就算皇上和皇太后的话都听了。”
韩东:“抚台大人解释得极妙。”
丁体常:“父亲这么一说,大可以对付皇太后了!”
丁宝桢:“本抚但求大公无私,为国为民,问心无愧就是了。走,升堂!”
山东巡抚司大堂。插在壁间的火把将全堂照得一片灿烂。
丁宝桢正襟危坐,面情凛然,一言不发。他的首席师爷韩东高声道:“带人犯安得海、陈玉祥、李喜、黄石麟!”
众衙役:“威——武——”
安得海和三个亲随被押上了大堂。
安得海想不到丁宝桢这么晚了还提审他。但由于他看过了慈禧皇太后的懿旨,心里也不害怕,忽然站了起来,说:“丁大人,你是要送我们走了吧?”
由于皇帝的圣旨中说过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辩。’丁宝桢决定先不开口。只是将升堂木敲得震天一响。便有首席师爷韩东高声道:“给人犯吃临刑饭!”

便有四个人抬了早就准备了的四个方盘,每个方盘中都有一碗肉、一碗米饭和一壶酒。
“临刑饭”三个字将安得海等四人吓得掉了魂!因为,所有将要开刀问斩的人临刑前都要给一餐好东西吃。而吃了这一餐饭,就表示犯人就要告别这个世界了。
安得海:“丁……丁……丁宝桢,你还是要杀我?”
丁宝桢:“不错。”
安得海:“你敢抗旨不遵?”
丁宝桢:“不敢抗旨,也不会抗旨。”
安得海:“那么老佛爷是叫你送我回京,没有叫你杀我呀!”
丁宝桢:“安得海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只见到押送你到北京的懿旨,却不知还有要我杀你的圣旨呢!”
安得海:“有杀我的圣旨你就拿出来呀!”
丁宝桢:“你放心,本抚要你死得心服口服。念!”
韩东:“安得海听好了!‘圣旨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接山东巡抚丁宝桢报称,有安姓太监违反我大清制度,擅自离开宫廷,在外招摇滋事,种种不法情由,实属不容。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敬效尤!着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辩。其随从人等有迹近匪类者,并着严拿分别惩办,毋庸再行请旨。钦此!’”
丁宝桢:“听清楚了吗,安总管!”
安得海:“我不服!抚台大人,老佛爷的懿旨在前你不执行,却要执行小皇帝的什么圣旨。分明是你想杀我老安啊!”

丁宝桢:“这个倒是给你讲着了。本抚就是要将你这个违犯祖制、目无君父、为非作歹、祸国殃民的坏水宦官除之而后快!”
安得海:“丁宝桢呀丁宝桢,我老安同你前世无冤今世无仇,你何苦要这样对待我呢?”
丁宝桢:“如果只是你安得海与我有冤有仇,本抚还不会杀你,而今你是与天下为冤,与大清国为仇,本抚职份所在,不能不出以公心,不得不杀你了!”
安得海仰天长叹:“天哪!我老安不该走这一趟啊!”
正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接着是一声急报:“慈禧皇太后懿旨到!”
丁宝桢本是个反应极快的人,猜想必是慈禧皇太后着急了,又派人来硬的,便对众衙役一扬手,让众衙役将安得海等四人推从后门出去。
说时迟,那时快!众衙役刚把安得海等四人押了下去,一名壮虎虎的宫廷带刀侍卫闯了进来,宏声大嗓道:“慈禧皇太后懿旨到!”
丁宝桢心里明白,对自己的首席师爷韩东递了个眼色,缓缓言道:“摆好香案,准备接旨。”
韩东:“衙役们,摆好香案,准备接旨。”
不见一个人出来应命。
丁宝桢:“半夜三更的,方才又有一件要事在办,所以身边竟没有了人。也罢,韩师爷,你亲自动手上香吧。”
韩东师爷慢吞吞地上了香,点了几次火才将信香点燃,然后恭敬地肃立一旁。
宫廷侍卫宣旨——

奉天承运慈禧皇太后诏曰:查内宫总管太监安得海私自出宫,竟冒称奉圣旨下江南采办龙衣,实系违反大清宫廷祖制之罪,按律当斩。着山东巡抚丁宝桢火速将安得海及其一干人犯交宫廷带刀侍卫索罗递解到京,不得延迟,不得自行处理。
丁宝桢:“臣丁宝桢领旨谢恩。”接过懿旨后又道,“索罗侍卫,这道懿旨与昨日到的懿旨是一样的,何必多此一举呀?”
索罗“大体上是一样的,却又有所不同。你看啊丁大人,‘着山东巡抚丁宝桢火速将安得海及其一干人犯交宫廷带刀侍卫索罗递解到京,不得延迟,不得自行处理’,皇太后就是怕丁大人自作主张坏了事,所以叫我日夜兼程赶了来。丁大人,将人犯给我押回去交差吧。”
丁宝桢:“索罗侍卫,你到晚了。”
索罗:“什么意思,抚台大人?”
丁宝桢:“方才办的要事便是安得海一案。”
索罗:“安得海一案?你把安得海怎么了?!”

丁宝桢:“本抚遵照皇太后和皇帝前面下的圣旨,刚刚将安得海斩了。”
索罗:“为什么半夜杀人?”
丁宝桢:“本抚不得不半夜杀人呀。你看你看,索罗侍卫,皇太后前面来的懿旨说,这安得海‘违反大清宫廷祖制之罪,按律当斩’刚刚送来皇上的圣旨更说得紧迫:‘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辩。’索罗侍卫,本抚岂敢有丝毫的怠慢啊!”
索罗:“慈禧皇太后老佛爷就是怕你做事造次,叫我日夜兼程赶了来,可是……你明明知道本侍卫已经到了,还估倒把安得海给……给杀了?”
丁宝桢:“是呀,就在你刚刚进来的时候推出去的。如果你一进门就讲明是皇太后叫你来提人犯,还可能杀不成。可是你还要正二八斤的宣读圣旨,才把时间给耽误下来了。啊,算了,我们谁也不必负什么责任,就算他安得海小命该绝,我们谁也没有办法的了。”
索罗:“现在去看还有救没有!”
丁宝桢:“怕是来不及了。”
索罗:“不行!快去!”
一个歌唱一般的声音:“来了——”
一个衙役用木盘端着安得海的头走进门来,双手呈给索罗。
索罗气得脸色铁青。
丁宝桢与自己的夫人和儿女们谈起杀安得海的事情:“这就叫做前门接旨,后门杀人。”
众人一齐哈哈大笑。

图片提供:青年作家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