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炮的理趣及联想
文‖ 毋东汉

过年放炮和打灯笼是千百年来的年味和理趣。不仅男孩子热衷于放炮,女孩子也兴趣浓厚。我想问一句,把放炮看作火灾事故根源的人,咋不说点灯笼更容易失火,电灯照明更容易触电呢?
我小时候是不敢放鞭炮的,但我喜欢捡拾哑炮,剥开炮皮,腾出火药成一小堆儿,插入炮捻子,擦燃火柴或用媒纸点炮捻儿,“嘭”地一声,火光一闪,十分刺激,这叫作放花。我自以为胆子不小,父亲仍不满意,他鼓励我放鞭炮。他老人家放雷子炮,镇定从容,一手拿点燃的香,一手拿雷子炮,点炮捻,扔炮,很自如,我也斗胆模仿,只要动作迅速,很安全的。

到舅父家拜年,舅父教我们“埋地雷”。寻个废罐头铁盒,锥个眼,把雷子炮装进盒里,炮捻子从眼里露出留长,越长越安全。把这种雷埋在土里,将捻子点着,跑远,躲在大树后边窥视。炮捻子“噗噗噗”响着,我们紧张地等待着,忽听“咚——!”地一声沉闷炸响,我和小朋友们欢呼:地雷爆炸成功!我们在意念中估计,若放在抗战时期,若是真的地雷,炸死鬼子不在少数。

转眼间,我从读书的学生摇身一变成为教书的先生,当班主任。(进校园前,我曾在小峪水库一营四连当副指导员,参加过定向爆破的扛炸药、放起爆箱的劳动。)那时,学校在蛟峪河畔开荒作为学农田。地当中有个卧牛石,我从水库指挥部要来铁锤、钢钎、雷管和少量炸药。我教几个男生抡锤打钎凿炮洞儿,装炸药埋雷管封洞口这些活我自己干。放炮时,我让学生跑远,我把炮捻留得相当长,点燃炮捻子,我赶紧跑。我们躲起来窥看这“地雷”,老远,只听“咚”地一声,石块冲天乱飞,我和我的学生欢呼着,跑向卧牛石,它已四分五裂。挪走石块,我们种上了玉米。我联想到舅父教我埋“地雷”的情景,心想:没有当年冒险,岂有今日斗胆?人的胆量是吓大的,一味地强调安全,因咽废食,若非无知,即别有用心。
不学游泳,怎泅渡过海?不学放鞭炮,怎敢放大炮?不敢逗蚯蚓,怎敢捕蛇降龙?
诚然,管理鞭炮,防意外爆炸是对的,但不能低估鞭炮对青少年身心锻炼的作用是有害的!看我们的操场,有防滑防碰设备,廊沿上铺着仿草皮,墙上门脑有“小心碰头”“小心路滑”等警示标语。河里水不到二尺深,桥上写着“禁止下河游泳”等标语。令人啼笑皆非。过年放炮怕污染空气,养猪建场污染空气,焚烧稭杆污染空气,咋不说专家放屁污染空气?我们千百年来,过年放鞭炮,顿顿做饭、烧炕取暧烧柴草,养猪养牛羊,天还是那么蓝,怎么现在就不行了?污染空气,与农民无关!
出于青少年成长需要的考虑,让孩子们斗胆放鞭炮吧!不过,要在家长指导下进行,避免不安全事故发生。
2024-2-12-于樵仙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