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五十二辑)「飘舞的剑」(5229辑)

十 一
在安得海一行被泰安知县带的衙役截拿的时候,小太监李玉安偷偷地逃离了现场。
李玉安骑着快马在山路上狂奔。
李玉安骑着快马来到了北京。
李玉安进了皇宫。
李玉安跪倒在慈禧皇太后的面前,急切地禀告:“老佛爷,安总管在山东被扣了!”
慈禧:“别急别急,慢慢儿讲。”
李玉安:“老佛爷,我们去到山东省,在临清县由于水浅开不了船,我们就上岸乘马车,谁知道只走了一天,到泰安县的时候,就被知县何毓福把我们给截扣了。”
慈禧皱眉沉思了片刻:“你们一共有多少人一道?”
李玉安:“回老佛爷,宫里连安总管在内有七个人,请的护卫十五人,船工杂役四十八人。”
慈禧:“噫,这个小安子,就是不听话!你们总共去了有几条船?去的是什么样的船?都是什么样的打扮?”
李玉安:“我们总共去了三条船,就是开的先皇原来做来准备下江南的那三条龙舟。”
慈禧:“哼哼!这个小安子,胆儿还真不小!”
李玉安:“船头立着两条竖旗,写的字样是:‘奉旨钦差采办龙袍’,好插了两面小旗,一面画的是太阳,一面画的是三足鸟,两舷都插上龙凤旗。”

慈禧:“然后你们就通知沿途各府州县,向你们纳金送银,派人给你们拉龙舟,是不是?”
李玉安:“老佛爷你怎么知道的?”
慈禧:“你们这一班小猴儿是什么心性我还能不知道吗!还有,你们要那么多的船工杂役作什么?”
李玉安:“那都是安总管决定的。除了几个船工以外,升火做饭的、洗衣浆裳的、烧茶倒水的、洗头洗脚的、穿衣迭被的、歌午杂耍的、说话解闷的,没有几十个应付不下来。”
慈禧:“哼哼!莫说比一般真正的钦差,就是比皇帝也过之而无不及。象这样不出事才怪呢!”
李玉安:“本来也没有什么的。在直棣沿运河各府州县谁也不说二话,就是去到山东,听说是那个什么抚台大人丁宝桢下的命令,我们才被拦截下来了。”
慈禧:“这个嘛,只能说明人家丁宝桢才象个大臣。好了,你下去吧,这件事我会处理。”
李玉安:“老佛爷你可要救我们安总管呀。”
慈禧:“去吧去吧,你就别想那么多了。”
李玉安去后,慈禧走进了御花园,神色呆滞地看着开得五颜六色的大丽菊,眼前浮现出安得海胖都都的面容,浮现出自己年轻时候的情景——
那时候的慈禧是多么地年轻漂亮啊!那时候的慈禧还不叫慈禧,叫玉兰,还只是刚由宗人府选进宫里来的秀女。与一道选进来的小姐妹们嘻嘻哈哈玩得好开心!
年轻的玉兰见到了咸 丰皇帝,可是咸丰皇帝在如云的美女中看都不看她一眼。

雄心勃勃而又颇有心计的玉兰发现了咸丰皇帝身边有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太监是个进身的机会。有那么一天,玉兰将小太监叫到了一边说话。
玉兰:“小公公,我送你一样东西。”
小太监:“秀女姐姐,你送我什么东西?”
玉兰亮开手掌,掌心里有一粒雕刻极为精致的红玛瑙绣球。
小太监:“送我的?”
玉兰:“是送你的呀。喜不喜欢?”
小太监:“喜欢。秀女姐姐,你为什么要送我这么好的东西呀?”
玉兰:“在这宫里头最想亲人了,我想找一个兄弟做我的亲人,我找遍整个皇宫,就只有你可以做我的兄弟。”
小太监:“找我做兄弟的人多了,我一个都没有答应。可是我愿意做你的兄弟,因为你送了我这么好的东西。”
玉兰:“这个小东西虽然珍贵,却也算不了什么。你我姐弟俩以后同甘共苦,才算珍贵呢!”
小太监:“秀女姐姐,你叫什么名字?”
玉兰:“我叫玉兰。你呢?”
小太监:“我叫安得海,直棣青河县人氏。”
玉兰:“我是正黄旗的那拉氏。我叫你小安子吧。”
安得海:“好的。我叫你兰姐好吗?”
玉兰:“好的。小安子,我们还是正规的结拜一下吧。”
月明星稀的夜晚,二人在御花园点起了香案,作正式的结拜。
二人异口同声祝祷:“我那拉氏玉兰、安得海从今日起结为姐弟,从今以后,相扶相助,同甘共苦,同生共死,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若有反悔,雷劈火烧,天诛地灭!”

安得海跑来找到了玉兰:“兰姐,大事干成功了!”
玉兰又惊又喜:“同皇上讲好了吗?”
安得海:“讲好了讲好了!我对皇上说了姐姐的名字,讲了姐姐的月貌花容,讲了姐姐的温柔体贴,讲得皇上动心了,已经翻了你的牌子了,今晚就要宠幸姐姐呢。”
玉兰:“太好了!”抱着安得海亲了一口。
被封为懿贵妃的玉兰,与咸丰皇帝弈棋。安得海在旁边侍侯。
懿贵妃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安得海急急忙忙地报告并引着咸丰皇帝来看儿子。
热河,咸丰皇帝驾崩,顾命八大臣把持朝政。
皇后与贵妃忧心如焚,找到了内宫总管太监安得海,安得海派人去北京联系恭亲王。终于扳倒了八大臣。
同治小皇帝登基,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
突出势焰日高的慈禧皇太后。她的帘外站立着气宇轩昂的安得海。

现在的慈禧皇太后,忘不了昔日对她有恩、一直为她贴心做事的结义兄弟安得海。
那么,又该怎样去救回这个结义兄弟呢?慈禧想了又想,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叫:“小康子!”
秉笔太监刘康应身而出,扣拜道:“奴婢在。”
慈禧:“给我拟写懿旨。”
刘康将准备工作作了,写了例行的导语,静候着。
慈禧:“谕山东巡抚丁宝桢。查内宫总管太监安得海私自出宫,竟冒称奉圣旨下江南采办龙衣,实系违反大清宫廷祖制之罪,按律当斩。着该抚接旨后,不准停留,火速将安得海及其一干人犯递解到京,以便由两宫皇太后在宫内审讯,现身说法后而严惩,起到杀一儆百,整肃宫纪之效。”
刘康将懿旨写好,交给慈禧。慈禧审阅过后道:“小康子。”
刘康:“奴婢在。”
慈禧:“你给我亲自送到刑部,交给刘尚书,叫他用八百里快报速送到济南,务必叫山东巡抚丁宝桢将人犯解送到京。”
刘康:“奴婢遵旨。”
刘康去了多时,慈禧仍然陷入在一种莫明的悲哀之中,好一会才自言自语:“小安子,不争气的小安子呀,就看你这条狗命能不能保得住了。”

图片提供:青年作家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