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辰春节有怀
重华
阳回土醒好春光,日色中天庆吉祥。
鼓角声声轰汉月,花灯处处接吴疆。
红联宿火金龙出,绿蚁新醅玉兔藏。
把酒临风终不醉,团圆万户贺家昌。
迎新春,庆新年
姜满成
烟花爆竹庆新年,旺气冲天篝火延。
美味佳肴香四溢,欢声笑语乐无边。
春盈大地龙腾跃,福满神州喜庆连。
幸福安康齐祝愿,阖家欢乐话团圆。
新年祝福
姜满成
簇簇烟花异彩扬,平安如意乐安康。
财源广进迎新岁,事业成功再远航。
家道昌隆盈喜气,人生好运福无疆。
三阳开泰春光美,岁岁年年庆吉祥。
新年抒怀
姜满成
春风轻拂面,万物换新装。
喜气盈门户,欢声入梦乡。
同君言俗事,把酒话家常。
国泰民安乐,龙年庆吉祥。
贴春联
姜满成
拂面春风喜气悬,红联黑字映窗前。
佳文偶得诗魂醉,妙句常辞傲骨坚。
和顺一门坊院展,平安二字外墙宣。
门神威武守家宅,狮舞龙腾庆瑞年。
飞雪迎春
雪莲花
苍天送福玉花旋,素映红梅冷艳鲜。
舞步翩翩辞旧岁,楹联幅幅绘新篇
春潮暗涌祥和貌,雪韵轻飞吉兆年。
蛰众复苏峰待绿,蛟龙福泽运鸿绵。
七律·恭贺新春
赵建英
爆竹声声辞旧岁,烟花簇簇若星辰。
阴山脚下梅依雪,紫气东来桃报春。
研墨填词歌盛世,举杯畅饮醉伊人。
楹联接福开鸿运,祈盼团圆故土亲。
七律·龙年感吟
赵建英
飞雪迎春辞兔岁,张灯结彩贺龙年。
家家旧字门庭换,户户新符儿女牵。
月伴今宵斟美酒,心期客路问苍天。
与君共勉衷情诉,除夕感吟书锦篇。
龙年吟颂
雪莲花
神州同庆吉祥年,大地梨花漫舞翩。
梅散幽香迎瑞景,灯悬火树亮苍天。
群雄策马奔征远,众庶腾龙飞跃前。
户户红联和煦日,民安国泰舜尧贤。
七律·岁杪回眸
孙有
回眸去岁心潮涌,满眼今朝壮志情。
纸上寻常吟世味,诗中觅乐品人生。
勤挥拙笔精华少,懒卧温床意韵盈。
众友文园追雅趣,微群艺苑历峥嵘。
七绝·春雪
孙有
一夜飘棉遮地白,清晨远眺雪皑皑。
人间喜见丰年兆,世上欣逢春暗来。
七律·飞雪迎春归
贾 明(内蒙古)
东风送暖已春归,瑞雪飘飘四野飞。
大地银装金福至,冰山素裹耀年晖。
初芽萌动生机旺,老树抽枝换绿衣。
残雪冰融桃李醉,乡间三月始芳菲。
七言句·温暖过大年
李敏
立春六九暖回弹,盛节将临购买欢。
年货琳琅全预备,心忧肉化祈天寒。
过年随感
董彤
礼炮华灯逼岁寒,期年未必运程宽。
但将诚意五洲报,何患勤行四海难。
有志终须尝苦胆,无聊莫再梦槐安。
自古渠成凭水到,强扭之瓜总不欢。
七绝·儿时过年
刘金换(内蒙武川)
祭灶糊窗打扫家,前街后巷炸麻花
新衣一换冰灯挂,乐坏逛年邻里娃。
喜迎新春
李怀龙
信心百倍迎春,大地万物更新。
旧的一年收局,新的一年启程。
人人勤劳创业,家家皆有幢憬。
人间莺歌燕舞,华夏焕发青春。
到处欢歌笑语,喜庆五谷丰登。
国力日益昌盛,民生梦想成真。
大街彩灯不眠,小巷华灯通明。
新鲜年味浓浓,贺岁爆竹声声。
七律·迎新春盼冬运
白 洁(内蒙)
结彩张灯过大年,佳肴美酒庆团圆。
云携紫气千家送,风引熙春万户传。
冰雪健儿怀瑞梦,体坛盛会载雄篇。
迎新辞旧抒鸿志,虎步龙骧勇向前。
迎春
清净心
风和日丽暖人间,冰河解冻鸟弃巢,
遍地光明家谈笑,满山影动春来早。
七绝·贴窗花
天山雄鹰
花鸟虫鱼妙手成,大红剪纸挂窗棂。
迎春喜庆腊梅绽,龙凤呈祥家业兴!
七律·除夕夜
乔峻岭
光阴似箭又逢年,日丽风和靓深妍。
四面八方招顺运,千家万户喜团圆。
张灯结彩长明道,火树银花不夜天。
兔走吉祥皆好景,龙来如意勇而前。
过大年
杨天喜
吉灯高挂家家乐,旺火冲天日日红。
鼓唱通宵开紫气,笙歌遍地舞金龙。
山含瑞雪千峰秀,水抱祥云万物隆。
老少安康迎盛世,欢声笑语庆年彤。
除 夕
孙德力
才辞癸卯甲辰新,大地迎祥天泻银。
楼阁流辉谁赋景,烟花溢彩此酬宾。
依然梦笔心知趣,犹自题诗意绝尘。
唤酒呼童情可醉,梅香引兴尽含春。
贺新春·除夕
文/哥俩好
玉兔辞年言孝德,金龙献岁送安康。
新春新意新气象,祝福纳财呈吉祥。
声声爆竹声声脆,串串街灯串串行。
瑶台千树花夜冷,玉宇一轮月寒光。
儿时稚童喜过年,今时双鬓染白霜。
国泰民安逢盛世,安康福寿如意偿。
龙年新春
白 洁(内蒙)
年 糕(新韵)
细面精工饼状煎,金黄柔软欲流涎。
年糕寓意深而远,步步登高岁月甜。
春 联
欢声笑语挂春联,结彩张灯贺大年。
索句敲词歌盛世,挥毫泼墨庆团圆。
除 夕
品尝嘉味饭桌边,美酒千杯祝梦圆。
阔步龙年兴伟业,豪情万丈谱新篇。
除夕吟
雪莲花
新春风软艳阳天,炮仗烟花霓彩悬。
卯兔含羞辞旧岁,辰龙送福载丰年。
大年三十咏怀
胡珍
(一)
春风冬雪度云烟,岁月无声又一年。
富贵贫困同辙道,逢年总要奔团圆。
炮声阵阵催思泪,蜀道遥遥赶家宴。
哪朝谱写如是法?千古文明动人篇。
(二)
亲友同窗虽少聚,无事相安微信联。
昔日历历感念事,垂暮件件影心间。
而今并肩新时代,天忙人忙巧偷闲。
好友不在千杯酒,一声问候暖丹田。
甲辰春节寄语
胡文美
岭南柳绿正春浓,大节亲情花影重。
去矣穷愁如脱兎,悠然得意已腾龙。
嘉祥叠翠流年顺,瑞应铺红好景从。
乐有人和天地利,时来时雨润时丰。
辞旧迎新拜大年
雷秀
爆竹声声除旧岁,美言句句度新年。
甲辰快乐吉祥兆,祝福平安每一天。
七律·除夕
闫润前
神州大地艳阳翩,除夕尤为喜庆牵。
户户张灯皆结彩,人人笑语尽连天。
贤孙孝子家家聚,美酒佳肴样样涎。
爆竹烟花声震宇,屏观春晚夜无眠。

沁园春·岁杪抒怀
福江
万籁同声,铮然浩荡,龙岁来乎!看家园百业,神州盛况;桩桩件件,均可成书。举盏吟怀,倾杯写意,心海思潮浮一桴。今除夕、仿泽东一阙,情寄江湖。
初心不改如初。再鞍马,扬鞭信有如!趁光风霁月,清佳境遇;复兴妙策,圆梦蓝图。塞外栽花,边疆种柳,霜鬓何私项上颅。无须问,到中流击水,再踏征途。
[双调·落梅风]·草原牧春(马致远体)
郝建国
寒风朔,瑞雪扬。草原荒啸歌新唱。
珍珠出群坡上浪,牧牛羊早春回放。


新春遐思
文/郝建国
春天的脚步
又匆匆的向我们走来
弯弯曲曲,坎坎坷坷
印证了岁月流年
深沉而缱绻
新春的钟声
激荡着龙腾虎跃
慢不下来的凯旋
爆竹声声
划破了初春的静谧
渲染了节日的源渊
瑞雪纷纷在空中曼妙
落下了多少亲人的思念
遐思无限的扩张到心灵深处
化作灵动的彩蝶
相守眷恋……
当新春第一束韶光
把东方点燃
人生又轮回在旅途的梦弇
用艰辛智慧把它实现
梦想似涓涓小溪汇入大海
那是中国梦的元素
是中华强国的源泉
春的气息
舞动着旌旗漫卷
飘渺在神州大地
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随着春风婵娟
过年了
哥俩好
过年了,
内心陡增一种深深的思念,
那思念来自我的童年。
大年三十给尊长严慈磕头作揖,
欢天喜地讨来了压岁钱。
过年了,
内心陡增一种深深的思念,
那思念来自我的童年。
大年三十换上新鞋新衣,
自鸣得意亮了全世界的眼。
过年了,
内心陡增一种深深的思念,
那思念来自我的童年。
大年三十东邻西舍鞭炮鸣,
驱鬼镇妖敬天敬地敬祖先。
过年了,
内心陡增一种深深的思念,
那思念来自我的童年。
大年三十熬红了眼,可兜里陡增了数元巨款,
口里含一块糖,捧腮静听长辈们谈史论今谈天论地的教诲,
真甜。


三忆儿时过大年
重华
记得小时候,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忙于大年。尽管那个年代生活物质馈乏,文艺形式单调,信息交流闭塞,但那时的过年,着实有着浓浓的年味。
俗话说,三里不同乡,五里不同俗。我们村过大年,一进腊月开始“围磨”(加工白面)。过去是用驴或马拉磨。因速度太慢,磨四斗小麦得小一天时间,所以,这家磨完紧接着下一家来磨。面分头烂(破籽)、二烂、三烂、四烂和一箩打到底。破籽意思即将籽实破烂,此烂面不多,当数二烂面为上乘,三烂面也可以,四烂面麸皮就多了,并且显黑。旧时粮食短缺,截留出一部分二烂面用于大年时蒸点心(有的地方叫馍馍〉,其余的混合起来就是一箩打到底。剩下少量麸皮用于做猪打干。还有一些困难的人家,连麸皮不留,一并磨掉,那面粉叫全麦面。
一过腊八,特别是过了腊月廿十,此后的每天干什么,人们家家户户开始备年货了。而且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几乎一样(特殊情况除外)。腊月二十三扫尘结束,廿四蒸大窝窝。大窝窝是由荞面、白面、莜面三种面和在一起,经发酵后蒸出的比点心略大的食品。因面特别稀软,故蒸出来的成品大小差不多,但形状各异,看上去并不美观。大窝窝现吃不怎么可口,经冷冻后口感好多了,甜丝丝、凉阴阴的。大窝窝主要用于年后过了正月十五食用。
廿五,蒸糕。后山人不经常吃糕,因此对糕面的吃水程度往往把控不好。水多了糕软了,水少了糕又硬了。为了避免走向两极,我们家常请一些“糕匠”来蒸糕。二姐出聘后,我二姐夫就是糕匠。记得每年腊月廿四就远从三十里以外的另一村来我家蒸糕,顺便连我舅舅和两个截山哥哥的糕也一天蒸完。四家人家的糕蒸完往往得足足一天,“打五更稍昏”是常有的事。
廿六,蒸点心,蒸点心也有技术含量,得把控如碱的多少。先尽量按面的多少投放,然后取一小块放灶火或火炉上烫熟,掰开再看里面气孔均匀与否。若无孔或孔小,说明碱小了,放碱,若孔大了,说明碱多了,酵面。这样一两个回合下来,才可入笼。
蒸好的点心上面,花裂裂(儿)尽小纹痕,看上去煞是好看,再点上一个红点,更美观漂亮了。过去燕点心常用“茬儿碱”,茬儿碱即天然碱,燕出来的点心远比现在的发酵粉或泡大粉好吃。
掺入水中搅拌,水、泥适量,方可一刷一刷去刷墙。打扫家也得足足一天。
经过一冬的烟熏气打,窗子显得很黑。糊过的窗户显得又白,再配上花草图案,很是好看。这天,将“挂钱”一并剪好,贴在正面的墙壁上。挂钱是个什么,我至今也弄不明白,直到前两三年见乌盟的一位作者写“挂钱”,但一带而过,挂钱是求神拜佛?招财进宝……我至今不得而知。今天斗胆用“挂钱”二字是根据乌盟的一位作家用此二字才用的。挂钱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就再也见不到了。只记得大小约宽二十公分,长约30公分,用红、绿两种手工纸,经过精心裁剪而出。由于颜色的映衬,看上去像是在动一样。
圆滑后,再在上面盖上一层厚厚的麦秸,然后覆盖上和好的泥,抹成类若圆锥状,冻结实),将猪的头蹄取出,浸泡在冷水中,到下午四五点将猪头上下两额分开,刮尽头蹄油污脏渍入锅。
待晚饭大约七、八点出锅,精颤颤、红濡濡,母亲剔去骨头,切一盆,放炕上,一家人围坐在炕上,大块朵颐,那高兴、惬意简直无法形容。
午饭后下午三四点上坟。小时候父亲常领着我去村北三里多的地方上坟烧纸,待长大后,随着父亲的年事增高,他也不上坟了,我一个人单独上坟。
上坟回来,差不多快吃年夜饭了。
年夜饭以肉为主,那个时候蔬菜没有,仅有自己生的黄、绿豆芽,主食饺子。一家人围坐在炕上,稳盘大坐,叙说一年得失,祈盼次年风调雨顺。
年夜饭后,即挂上灯笼并点亮,两个二踢脚上天,称其为“安神”。安,顾名思义,安顿、安排等,安排位置,便于接回的神不致乱套诸神各有其位。
安神后,开始跑大年,兜兜里装满黑枣、洋糖、鞭炮,而后挨家挨户跑大年。
过去的守岁,那才叫真正意义上的守岁。不像现在零点或更早开始接神。过去一般是三点到四点这个阶段接神。条件好点儿的用硬柴垒垛旺火,但我记忆中没有。条件差点的都用麦秸。麦秸火势强,火苗腾空至丈把高。几个二踢脚上天,神也从天而将。诸路神仙各就其位,然后上香敬纸。并把大年推向高峰。此后的日子虽在过年的范畴,那毕竟是另一回事了。

太白书法





浩然书法

道法自然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