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评诗】第2期
执行主编:高建明
编 审:王娥嫚
本期点评嘉宾
张金英、邓世广、王十二
王 靖、王惠维、陈自如
王跃东、彭诗云、军 歌
高建明
七绝·卢沟桥(中华通韵)
褚宝增
深感灵魂尚有声,岂能轻易话曾经。
斑斑桥上弹痕在,万古东风抹不平。
英子点评: “卢沟桥事变”是这座古桥绕不开的历史事件。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卢沟桥见证了这一段不平历史。在作者眼里,这是一座有灵魂的桥梁,似在诉说着那一段历史。次句一个反问句式,如重拳出击,扣响在人们的心坎上——那段历史实在不堪说也!看吧,如今桥上依然有斑斑弹痕,那是万古东风都抹不平的,其实抹不平的是人们心上的伤痕,抹不平的是历史的伤痕。全诗情感鲜明充沛,感染人心。
七律·伊犁寄梦
匡英
山川如画聚韶光,总觉弦歌带酒香。
非借陈辞邀素月,待偕旧雨看斜阳。
风和曾欲追鸿影,景美终难控马缰。
惠远鼓传千里外,九城早已换新装。
邓世广点评:此律用七阳韵。全诗紧扣主题,措辞典雅,对仗工稳,起承转合,跌宕有致。首联出句言简意赅,一语点出伊犁山水如诗如画,而韶光聚焉。王诜•玉楼春有云:“花虽不语莺能语。莫放韶光容易去”,“山川如画聚韶光”即寓此意。对句以“总觉弦歌带酒香”似在不经意间喻示伊犁盛产美酒,乃西域美酒之乡。山水如画,对酒聆歌,其乐何如!然作者不想借古人陈辞吟风弄月,只想偕伊犁旧友看雨后斜阳,领略北疆天籁之美。风和日丽,鸿影翩然,确实令人神往。近看繁花茂树,绿草如茵;远望蓝天白云,峰巅戴雪。景色之殊,使人目不暇接,以致连马缰也难控制,任其驰骋于伊犁山水之间,而流连忘返。尾联以惠远鼓楼传送千里的钟鼓之声,揭示伊犁建国以来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结句以“九城早已换新装”收束全诗,首尾呼应,余韵悠长。律诗所忌,除犯题、犯重、出韵、合掌之外,如果严格要求,还应避免上尾(出句邻近两联末字声调相同)。此律不仅没有犯题、犯重、出韵、合掌之弊,观其出句末字“光”“月”“影”“外”分别用平、入、上、去四声,注重声调变化,避免了上尾,此等功夫非一般作手可及也。
五律·岁腊寄怀
耕田
劳作人人急,年来事事期。
乾坤千里看,节序四时宜。
雪白还堪赋,梅红自可为。
艰难何所以,漂泊莫生悲。
王十二评:“乾坤”十字一写空间一写时间,从大处着笔;“雪白”十字一写白雪一写红梅,从小处着笔。一大一小,况味自知。
西江月•写怀
孙亚君
忘己从来体弱,向人不道家贫。耘田生意两殷勤,教子相夫并进。
每日读书深夜,经年煮饭清晨。缝衣绣帽带贤孙,岁月催人雪鬓。
王靖点评:上片描写虽然体弱家贫,但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依然努力持家。下片着笔半生辛劳的同时,不忘补充精神食粮,是个有灵魂的女子。不足就是下片后二句煞尾处没有收好,个人觉得应该停止叙事,用情用景作结则会更好。整首词比较贴近生活,语言再含蓄些会更精彩。
七绝•盼儿归(新韵)
裴龙兵
银粟翩跹苍野飞,西风已破院庭梅。
三年疫阻千山外,今岁春节可否归?
王惠维点评:起承句渲染环境气氛。措辞造句尚有推敲空间。转结句不错,紧扣主题,通过三年疫情做铺垫,把盼儿心情归结于轻轻一问。余味尽在不答之中。
七绝•椰树(通韵)
潘兴霞
海风拂我入椰林,高耸婆娑叶绿深。
硕果探头覌外界,诉说热带韵之魂。
陈自如点评:拟人写法于此诗中突显艺术特色!诗之首由诗人“我”随“海风”而进入椰林,第二句紧接着就写椰林绿婆娑了,立马把读者的视线牵到椰树上来了。转句的一词“探头”一字“观”、结句的一词“诉说”,均增添了人物的意象,且使拟出的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诗贵在升华,结句的“热带韵之魂”五个字既突现了诗的主旨,又增添了诗的韵味,堪为神来之笔!
五绝•抒怀
魏利民
夜静台灯亮,容衰阅读人。
非求金满屋,实乃与书亲。
王跃东点评:起承用静夜,台灯,和容衰,阅读人等几个意象推出,以静表夜之深,以“容衰”夜读表对书之爱。“容衰”一词本意是表示年老之人,笔者觉得放在起句更好些。“夜静衰颜悦,台灯照亮晨。”表明读了一夜书,这样再加上转结“非求金满屋,实乃与书亲。”效果会更好。个见,作者可不采纳!
七绝·雾凇(新韵)
邹承德
寒霜冷雾化丝绒,万朵琼花玉树凝。
珠链银绦剔透美,烟凇巧布水晶宫。
彭诗云点评:起承两句抓住了雾凇的特点,丝绒、琼花的比喻贴切。结句以水晶宫作喻也是亮点,惜转句稍弱,美字不宜直接说出,可以对水晶宫进行具体的描摩,到结句就顺理成章、一气呵成了。
悼母联
全心为我全无我;
今世礼佛今是佛。
——癸卯年腊八
七绝·思母
郭培友
时逢腊八娘仙逝,寒夜难眠三省身。
赞语纵然千百万,不如慈母骂嗔亲。
军歌点评:但凡爹娘过世,文人墨客总会撰写缅怀祭文,大多洋洋洒洒。
前不久作者慈母仙逝,孝儿也奉献诗联一组。阅读颇为感慨!
亲娘驾鹤西去,儿女自然会三省吾身。一辈子亲情是大孝还是不肖?有无过错?此时都会涌入脑海。
生身母亲养育陪伴一生,对儿子的赞语,以及社会上的褒奖、鼓励何止千百万!
作者不是沉浸在这里。“不如慈母骂嗔亲”!平地惊雷!只一句超过千言万语!我们仿佛看到了慈祥老太对儿女的諄諄教诲,耳提命迈,淳朴家风,相濡以沫,平等和谐。
家,打是亲,骂是爱,真骂?否!关爱也!纠偏也!成长也!
嗔,真怨吗?否!交流也,亲腻也!
母爱如海,天性使然!
作者感叹:“今世为我全无我”,亲历亲睹方有这肺腑的呐喊,自己的母亲,全天下的母性岂不伟哉!
“今世礼佛今是佛”。这应该是高度概括了。佛门之理,普度众生。慈祥、仁爱、互助、菩萨心肠,澄澈家风,祖谱传代。可以想像,一位和善、淳朴、笑容可掬的老人家伫立在我们面前了!
于斯,对娘亲的祭祀和缅怀在简短而瀚广的祈祷中赋予了不尽的诉说……
七律·电视剧繁花之爷叔
史济民(上海)
忆昔外滩曾弄舟,平生岂料覆中流。
商场决胜凭资本,宝总包装靠噱头。
谈笑之间传上策,指挥若定授阳谋。
横波沧海能飞楫,可惜如今两鬓秋。
瀛上瀛点评:此首诗有两个特点:一.如同现场直播,用词活络、新词汇引人入胜,比方说 弄舟,噱头,阳谋等,不亚于连续剧的言辞犀利 ;二.【繁花】电视剧每句话都击中观众的心扉,反响不一,使其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具有思考意义。诗作者也站在观众的角度对爷叔进行了评价—横波沧海能飞楫,可惜如今两鬓秋。飞楫?飞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