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民族最缺的就是笨人。
文/刘震云
【编辑语】本文是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校友刘震云2017年7月1日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17届毕业典礼上的嘉宾演讲。
刘震云说道:
是学生走向世界特别有效的通行证。
什么是先锋?几千万同胞还活在当下的同时,却在思考这个民族的未来,甚至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不切实际的理想,贡献自己宝贵的生命。
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眼睛都像探照灯,更多的知识分子就像更多的探照灯照亮这个民族的未来。如果所有的探照灯都熄灭了,这个国家的前方将会一片黑暗。
这个民族最需要的是聪明的人,最需要的是愚蠢的人。
感谢各位教授和姚洋院长给我重返母校和百年讲堂的机会。记得上学的时候好像是个大食堂。记得那时候北大的每个同学都总背着一个米袋子,是用羊肚子上的毛巾缝的。我记得背了四年的米袋,但我不记得洗过那个米袋。当时饭堂里有四类菜。一类是炒土豆丝,炒白菜,炒萝卜丝,五毛钱。第二类是鸡蛋西红柿豆腐,一毛钱。一岁半的有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有两倍多的猪肉,红烧肉,四喜丸子。我是农村孩子,不太熟悉一毛五以上的菜。我在北大四年从来没有和他们接触过。我最喜欢的菜是炒豆腐,不是肉,但是豆腐是炒的,油水大,所以拌了米饭!人生就是这样。我能要求什么?
饭堂最大的惊喜不是你排队买塌豆腐,而是你到了最后一个买塌豆腐。因为最后盆里有汤,厨师一下子就倒进了我的盘子里。最可悲的是你以前的同学有豆腐,你没有。他买了崩锅的豆腐脑之后还会看你,已经到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角度了。(他)欢喜,幸灾乐祸。
最大的奇迹发生在我身上。到我面前的时候,前面的同学只剩一份了,但是这位同学想了一下,“只剩最后一份炸豆腐了。天气一定很冷。我改变主意了。我想吃鱼香肉丝。”这个炸豆腐又到了我的饭碗里。吃塌锅豆腐的时候问同学谁换鱼香肉丝了。我说,你是哪个系的学长?他说他在经济系。我们国发院的前身不是经济系吗?一滴水,得到一个春天的回报!
我的意思是,你和母校的关系不是你在母校的时候,而是你离开母校的时候,然后想起了豆腐脑,十年后你路过我们北大,然后来到百年讲堂的时候。我在母校参加过三次这种场合,这是第三次。第一次是2013年新生入学的时候,未名湖旁边的大操场上有一万多新生,中文系百年校庆的时候,还有今天我们国发院93名学生毕业的时候。和毕业还是有区别的,因为是见面,毕业是区别。从古至今,我都为离开而难过,但我还是祝贺93位同学毕业,这让我从今天起又多了93位同学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我这几年最深的体会就是,同学是一个特别有效的通往世界的通行证。不管在世界的哪个国家哪个角落,他都走过来跟我说:兄弟,我也是北大的。同学们可以大大缩短从陌生到熟悉的时间,因为你可以马上聊到北大的同一个老师,聊到北大的豆腐。
2001年在法国里昂有一个作家圆桌会议,我参加了。在那里,我认识了另一个同学。众所周知,有一个著名的喷泉,它是由雕刻自由女神像的法国雕塑家制作的。这个喷泉只有几匹马,被拉向不同的方向。看到这个喷水的雕塑,我就想到了商鞅。
我同学对我说,兄弟,人生不能被忽悠。我说你不能被什么愚弄?他说如果有人请你出去吃饭,那一定不是你的同学。我说,我应该在哪里吃饭?他谈到了家。他说如果他请你去家里吃牛排,他一定不是你的同学。我说,我该吃什么?他说饺子。然后去这个同学家包饺子。
为什么说这位同学?因为他毕业于中国国家发展学院BA,目前是里昂的教授。这位同学的家在里昂郊区,就在河边。我去他家吃饺子。他先把我按在地上,说:“看看我的小屋,我的车,还有我的法国女朋友。”然后他带我去了他们家的地下室。有一个酒窖。地窖里的宝贝是三瓶19年的拉菲葡萄酒。他说,兄弟,19年到201年就是30年。人生有多少个30年?我们今天喝了三瓶拉菲!我说,等一下!我说我今天喝了,明天后悔了你怎么办?他说,如果有好酒,谁能喝?好酒不让同学喝有什么用?他上升到了哲学的层面。
我的血也沸腾了,我说,喝吧!用饺子!我还什么都没做。他喝醉了。喝多了,他开始给我讲现代金融理论,外汇市场,股票市场,现代金融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我一句也没听懂,但是拉菲真的很好喝!我的意思是——同学,当你在学校是同学的时候,你不知道什么是同学。直到你离开学校,再次相遇,你才知道什么是同学。什么是同学?当他说了一晚上,你一句都听不懂的时候,你就跟他说了一晚上。(这叫同学!)
刚才姚洋院长和张教授讲得特别好,因为他讲了你的母校,我的母校,北大是谁,北大是谁。一代北大人一致认为,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是德先生、赛先生的开拓之地。严复、蔡元培、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人都在这里产生。蔡先生提出的办学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蓄。虽然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有高有矮有胖有瘦,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是这个国家的先驱。
什么是先锋?几千万同胞还活在当下的同时,却在思考着这个民族的未来,他们甚至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不切实际的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黑暗中没有火把,只好自焚。我以血荐轩辕,即使他知道几千万同胞要蘸他的血吃馒头。这就是我们北大的慈悲。
这就涉及到知识分子存在的必要性。人类为什么需要知识分子?刚才张教授对做了特别好的阐述。一个民族的知识分子不仅要考虑民族的过去和现在,还要考虑未来。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眼睛都像探照灯,更多的知识分子就像更多的探照灯照亮这个民族的未来。如果所有的探照灯都熄灭了,这个国家的前方将会一片黑暗。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说,“这个民族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们的校徽是在北京大学演讲的鲁迅先生设计的。读完鲁迅先生的作品,我读出三个人。一个是我们的父亲阿q,阿q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老婆,出门就挨打。被打不代表出门就被欺负,只是智商被欺负而不自知。你是我们的父亲,所以我们被这个父亲欺负。
他还塑造了一个特别好的母亲形象,就是祥林嫂。祥林嫂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没有丈夫。一个孩子被老虎吃了,她一生的工作就是把她的悲剧讲成喜剧。
此外,鲁迅还塑造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那就是孔乙己。孔乙己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的腿断了。如果一个知识分子的腿断了,他可以看得很远,甚至比普通人看得更近。那么我知道这个民族的知识分子出现如姚洋院长所描述的这个民族的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包容和思想自由应该是我们北大人对这个民族生命的捍卫。所以大家应该知道我们的母校是谁,我们的老师是谁。我参加过一次毕业典礼,我觉得今天听到的姚院长和张教授的讲话是最有质量的告别辞。
另外,毕业后你会从一个大学到另一个大学,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我觉得你最需要知道的,是这个民族最缺乏的东西。这个国家不缺人和钱。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最有钱。我觉得这种说法最霸气。如果14个人有10块钱,另外两个人有9块钱,用国发院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来衡量,谁有这笔钱?我们的路第一年修好了,第二年又挖了。我们的许多桥梁不会持续超过30年。一下雨,我们的城市就被淹了。少了什么?我们的国家尤其缺乏远见。远见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就像干旱,对于强风来说就像雾霾。
当大家都开始在另一所大学开始的时候,有两个词你千万不要相信。一种是“天下无投机”,别信,天下可投机;另一种说法,“世上无捷径”,这是不成立的。世界上有捷径。投机者走近路,所以成功人士至少占0%,但主要区别是:他们得到的利益只是为了自己,而你做这些事情只是为了自己好。刚才张教授列举了很多不同民族之间的数字和比较。我希望你能记住他说的话:别傻了。这个民族最需要的是聪明的人,最需要的是愚蠢的人。
我在北大有很多优秀的导师,在另一个学校有两个优秀的导师。
一个是我奶奶,是中国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不识字。她生于1900年,死于1999年,活了9年。几十年来,她一直是方圆的明星。如果她想演电影,她是安吉丽娜·朱莉,如果她踢足球,她是梅西,如果她打篮球,她是杜兰特,如果她跑100米,她是博尔特。但她一生都在这里。她身高只有1.56米。我们的麦堂子,黄河边三里长,割麦子最快。她从一头割麦子到另一头,一米七八的男人都比不上她。
在她晚年的时候,我和她有过一次炉边聊天。说说你为什么比别人切得快?她说我不能比任何人都切得快。不过是三里长的麦堂子。我只要把腰扎下来就行了,从来不直腰,因为当你想直一次腰的时候,你会想直第10次或者第200次。我只是在别人直腰的时候砍的比别人快。
我有一个叔叔是木匠。小时候种过天花,脸上有麻子,大家都叫他刘麻子。刘麻子做的箱子在周边40里卖的最好,所以渐渐的我们身边就没有木匠了,就剩刘麻子一个人了。木匠都说刘麻子有毒,顾客都说他做的箱子柜子特别好。
在他晚年,我和他进行了一次炉边谈话。我说:同行说你毒,客户打招呼。你是谁?他说别人骂你毒,说你好,但这并不代表你就是好木匠。唯一让我成为一个好木匠的是,别人打一个箱子要三天,我要六天。我做得比他好。然后他说,你不是一个好木匠,仅仅过了六天。他说我真的很喜欢做木匠,特别喜欢闻木匠做的刨花。他还说他只是喜欢做木匠,他做不了木匠。有时候做木匠,会有一种恍惚,就是看到一棵树,就看到如果是一棵松树,一棵柏树,或者一棵楠木,做一个盒子给嫁出去的姑娘的手就好了。如果是杨树,杨树是最没用的,所以只能在小板凳上打。我觉得他已经达到了“空是色,色是空”的境界。虽然不是北大哲学系的,但是已经达到哲学系毕业的水平了。
我开车经过我们民族的路,基本上大家都会看到我们民族的路两边都是白杨。为什么?因为杨树长得快。但是如果你想去别的国家,像欧洲和北美的其他发达国家,道路两旁有松树、椴树、楠木树、橡树和白蜡树。树木质量的对比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心态。
所以最后,我送几句话给在座的师姐师弟。一句是种树松树,做人要麻子刘;(另一句是)举起手中的探照灯,照亮我奶奶来不及直起腰的麦田。我忘记了最重要的事情。下次我们见面时,请请我吃饺子。
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