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建子哥哥
文/于秀娟
我的建子哥哥学名叫于明建,大人们都亲切地喊他“建子”,所以我从小喊他“建子哥哥”,他比我年长一岁,属狗。建子哥哥弟兄五个,他排行老五,是最小的那个。我们俩是同一个老爷爷,也就是同一个曾祖父,亲堂兄妹,又是邻居,从小一块长大。
我们俩曾经吃过同一个母亲的奶,我小时候因为母亲没有奶水,所以曾经吃过建子哥哥母亲(我大娘)的奶。不知为什么,别的妇女的奶我一口不吃,只吃大娘的奶。在那个贫穷的七十年代初,在同处在嗷嗷待哺的婴幼儿时期,我吃一口奶,就意味着我的建子哥哥少吃一口奶。
不知道是年龄相仿还是同吃一个母亲的奶的缘故,所以我们俩小时候声音相似度极高,其中一个如果在大街上哭了,两家老人都会跑出来。在我的记忆里,我们兄妹俩从来没有打过架,甚至连争吵都没有。他很懂事,啥事都让着我。我们不是亲兄妹却胜似亲兄妹。小时候我们曾经在门前的土堆上垒“房子”,用破碗扣“馒头”。
后来一起上学,上晚自习时(那时候叫“上夜校”),我小胆,特别怕走夜路,所以就提着小提灯,找建子哥哥一起上学。他会在锅底下烧两块地瓜,他一块我一块,我们吃着香甜的热乎乎的地瓜一起上学去,那时候感觉就是上等的美味。建子哥哥知道我小胆,每次晚上放学走到家门口时,就在门前等我进了家门,他再回家。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的孩子们是没有零食的。有一次,建子哥哥竟然给我一个还泛着绿的小西红柿!我很吃惊地问他从哪里弄来的,原来他是在别人收获完的西红柿地里寻找到的。实在是因为没有出售价值而被主人遗弃的小西红柿,又小又绿,比核桃略大些。西红柿极为酸涩,真的不好吃,但在水果和零食极为匮乏的年代,我们依然吃得津津有味,所以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
后来我继续上学,去外村读书,建子哥哥却辍学务农了,我们不常见面。再后来,因为弟兄多,我大爷大娘身体也不好,家里条件困难,实在没有能力给五个儿子一一结婚成家。建子哥哥去离家二十多里地的一个村里做了上门女婿,听说嫂子是从南方抱养来的。结婚后,建子哥哥和妻子勤劳能干,吃苦耐劳,种了好几十亩地。夫妻俩相敬如宾,生了两个儿子,赡养父母,照顾孩子,种地,日子过得殷实,倒也和美。
除了过年的时候,建子哥哥来家里给我父母拜年,我们兄妹俩能匆匆说几句话,一年也见不了几次面。后来我去私立学校教书,我们兄妹俩再无交集。后来听说建子哥哥得了乙肝,经常吃药,嫂子一个人承包了家里大部分的农活,很是辛苦。后来建子哥哥的岳父母岁数大了,夫妻俩一边种地一边照顾两位老人,甚是孝顺细心,村里人人称赞。再后来建子哥哥大儿子结婚了,生了个孙子。还有二儿子没有成家,建子哥哥依然奔波操劳。
前年他出去打工,回来拿换洗衣服时,发现嫂子走路歪歪斜斜,第一直觉情况很严重,赶紧打电话让在外打工的儿子回来,带领着嫂子去济南看病,结果查出来胶质脑瘤,医生预判存活期只有三至七个月!听到这样的噩耗,建子哥哥感觉天都要塌了。养母刚去世几年,也刚把孩子拉扯成人,谁知竟然又遭遇这等不幸!建子哥哥还是给嫂子做了手术,虽然没有钱,但是哪怕借钱也要用效果好点的进口药,前后花了几十万,都是建子哥哥四处借来的。
今年七月份,嫂子开始陷入昏迷,为了不让嫂子留下遗憾,给小儿子举办了婚礼。小儿子婚礼后七天,嫂子带着对家人的深深牵挂与不舍离开了人世。建子哥哥一直细心照顾嫂子十七个月,远远超过了医生的预判。在最需要妻子帮扶,需要夫妻相互照顾共度晚年的时候,妻子得病撒手人寰。可想而知,建子哥哥经历了多么沉重的打击!
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他默默地承受着,隐忍着,连我大娘都没有告诉,担心她岁数大了牵挂。料理完嫂子的后事,强忍悲痛,日子还要继续。无论日子多么难过,都要坚强面对,因为他知道,他不能倒下,还有八十四岁的岳父需要他照顾,还有为嫂子治病留下的几十万的外债,需要他独自偿还。他还要完成嫂子未完成的任务,替嫂子尽孝。勤劳、忠厚、善良、孝顺的建子哥哥晚景如此悲凉又如此坚强!
当我知道了建子哥哥的不幸遭遇后,心疼不已。给他转过去一点钱,要强的他没有收,他说大事都过去了,以后需要的时候会告诉我,让我不要担心。期末考试后放了寒假,我实在放心不下,第二天我和老公去看他,经历过这一连串的打击后,建子哥哥憔悴了不少。可能见到了亲人,要强的建子哥哥忍不住地掉眼泪,只有在亲人面前,他才可以真实地袒露自己、释放自己。
目前,建子哥哥的岳父勉强能自理。也幸亏有老人陪伴他,要不,若大的宅院出来进去就他一个人,该多么孤独、多么凄清啊!我问他肝病好了吗?他说早就转阴好了,得乙肝转阴的人不多,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现在的他学会了做饭,学会了赶集卖菜。农闲时,岳父身体无恙的情况下,他会出去打工挣点钱还账。
我心疼我的建子哥哥,也为他的坚强而感到些许欣慰。生活不会永远阴雨连绵,风雨过后一定是明媚的阳光。我希望生活能善待善良的建子哥哥,多一些仁慈,多一些温情。希望我的建子哥哥能早日驱散阴霾,迎来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