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坛春秋情依依(之七)
文/郝蔚民
人的一生就像过河,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总是要淌过去的。
——题记
携手耕耘植兰培蕙
陕西教育学院毕业后,我被任命为西街小学校长。我的妻子谢桂香已经是这所省级重点小学具有中级职称的骨干教师,这样我俩就有了同在一所学校工作的时间空间。
教育学院的离职进修,使我初步地掌握了教育科研理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所以对教育理论的原理能有一个较为透彻的理解,在对教师在教育科研的指导上显得游刃有余,小有成效。
首先,我从普及教育科研理论做起,每月我用一个晚自习的时间,给老师讲解《教育学》、《心理学》, 从教育现象分析入手进而研究剖析教育工作的规律。在教学研究的实践中,我的第一篇教育科研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了,标题是《教育遗忘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接着似有一发不可收之感。《洛南教育科研》总有我的文章刊出,省地有影响的教育刊物,诸如《商州教坛》,陕西教育科研所出版的《陕西教育科研》、陕西教育厅主办的《陕西教育》上时有我的文章发表。

当时,陕西省在教育战线掀起了学习教育理论的高潮,这又为我施展才华提供了平台。受县教研室主任谢宝元同志的委托,在县《教研通讯》上每期我都发表一篇介绍《教育学》的理论科普文章,连续发表十多篇。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到教育规律、教育原则、教学方法、教育途径、教育案例分析,一一都作深入浅出的说明与辅导,全县教师即以此为辅导材料,开展了《教育学》的全面学习。在此,我又受聘为“洛南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师,负责商洛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讲授。在联合国山区教师培训项目[高耀教师培训]中,我仍担任《管理学》的讲课任务。在全县教师教材教法过关和教师全员培训中,我先后在洛南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石门校区、城关校区讲授《教育学》、《心理学》、《教师修养》等教育专题。时值民办教师考试转正的密集时段,欲转正必须考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这时我的家中又成了担任民办教师的亲朋好友和未转正的同学的培训课堂,我辅导教育理论知识,桂香给这些同学做饭招待,虽然很劳累但我俩仍然乐此不疲,因为我们也曾经是他们中的一员,对他们的际遇深表同情,对自己能在同学中暂露头角也有一种苦尽甜来的喜悦涌上心头。

当时,我的妻子谢桂香年至中年,师范毕业的她颇有事业心,也想在教育战线有一番作为。她把自己定位在做合格的、有特色的、能出彩的小学语文教师上,有着一股“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名堂”精神。她谢绝教育局提拔担任校长、县教研员的意向,矢志不渝要在教学一线干出一番成绩。我任校长期间,她吃苦在前,荣誉让给别人。大班她带,乱班她任班主任,实行代课大循环她从一年级代到六年级,观摩教学、示范教学她精心备课出色地完成任务,受到好评。她被评为县优秀教师、省、地优秀辅导员。八九年赴陕西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临潼,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她的教学走上了一个新的层次水平,返校后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步入了小学语文教师的黄金时期。她多次到商县、西安、山东参加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并作经验交流。在商洛地区和县教研室,在西街小学举办的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她作的公开示范教学受到了普遍的称道。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春,商洛地区重点小学联谊会在丹凤县举行,桂香受邀为与会同行举行语文观摩示范教学。当时的教材编排体系是一个单元教学分为;讲读课文、阅读课文、独立阅读课文三个类型。讲读课文由老师讲解,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以学习方法为主;阅读课文则是学生按照老师在讲读课传授的学习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独立阅读课文则是完全的学生独立自学,老师强化检查,在检查中辅导,推动自学。一个单元则有一篇“依托习作例文、提高写作水平”的辅导与练习。从教学的实践来看,这一课文编排体系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既要刺激学生爱“吃鱼”,又要教会学生“钓鱼”。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课文教学与写作教学密切结合,从字、词、句、层次、段落、结构入手,日积月累,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桂香当时在丹凤示范讲课内容,是依托《海滨小城》的写作思路和方法,辅导学生写作。搞过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都知道“写作公开课’是示范难度大,容易上砸的课。指导学生作文写作,当堂是要让听课的老师看到效果的。否则听课老师看到只是课堂上的“花絮”,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为了面对丹凤县的学生上好这节写作辅导课,她依照《海滨小城》以空间转移为序的写作思路,赴丹凤实地察看了标志性的景物和景观,以《龙驹江城》为题进行写作辅导。她在丹凤的示范课分为:1、分析《海滨小城》的写作思路和方法;2、以丹凤的景观如丹江大桥、船帮会馆、古街、鸡冠山,引导学生想象的空间转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3、分段口叙、整篇口叙,引导学生完成《龙驹江城》的口头作文分三个板块。这三个板块体现了《心理学》几个基本原理:1、复习《海滨小城》的写作思路是知识的强化;2、依照《海滨小城》的写作思路仿写《龙驹江城》是写作技能迁移;3、以丹凤的景观引发学生的兴趣是教育机智的表现。在课后的论文交流中桂香对这些观点从教育理论的较高层次上进行了阐述,受到了与会老师的一致好评,在课堂教学中和论文交流中,掌声阵阵。这是她最成功的一节课,也是引以为骄傲的一节课!事后,我以这次教学为例撰写了《依托习作例文 提高写作水平》的教研论文,署我俩的名字发表在了《陕西教育》上。

桂香的教育生涯是成功的。她的成功源自她对学生真挚的爱。无论是干部子弟还是贫寒家庭的孩子,她都一视同仁,从不因学生出身于干部家庭而偏袒错误,也不因孩子家庭贫寒而歧视侧目。她担任班主任时,有一名学生叫王丽君,父母失和分居,每周星期六回石门家中,她都要给足孩子往返路费,家中女儿的衣服她拿给丽君穿,直到这个孩子随母亲改嫁离开洛南。丽君现已成家立业至今不忘师恩,每年的除夕之夜她总是第一个给我家打来春节拜年电话。
她对学生态度和蔼,犹如自己的子女一样。一些别的老师管不下的学生,教导处就安排到她的班上。原洛南县委书记的儿子很是调皮,动不动就上到房上,老师上课他也敢从窗子翻出翻进,其他老师觉得是县上领导的孩子,怕管理时轻不得、重不得,吃力不讨好,都不接受。该生到她班后她分析孩子的心理特点,心平气和地谈话中消除官宦子弟的优越感,安排些工作让孩子的荣誉感得到满足,孩子顺实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学业成绩提高了。县委书记为孩子的进步而十分高兴,暑假、寒假都要到我家拜访老师。

她辅导学生作文很有一套办法。春天槐花开了,她领上学生上馒头山观花,欣赏山花烂漫的春光,捋来槐花给学生做成槐花焖饭,让学生吃。在整个过程中,她用优美语句创设意境点拨学生的思维空间,在不经意之间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写成的作文“观花”、“采花”、“品花”,“爱花”(环保意识)层次分明,童趣跃然纸上,令我叹服不已。由于她的教改业绩突出,县、校多次推荐她参加省、地、县的教学研讨会,都有论文在会上交流。诚然,这些论文都是经过我加工润色的,但文章要宣示的观点和案例,都是她思索和整理的结果。其中一些对小学语文改革的观念和思路令小学语文教学的专家和我都敬佩不已。她的教学水平迅速提高,成为全县、乃至商洛市的小学语文教学名师,经县教研室推荐,出席了全国在山东青岛召开的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
2006年桂香离开了她辛勤耕耘,植兰培蕙38年的小学教学工作岗位,光荣退休,我俩结伴远足,在祖国旅游胜地和东南亚留下了苍老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