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辛读书读文章有四不看,即把眼睛长在额头上自以为是装腔作势招摇过市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写的不看,哼哼唧唧洋洋洒洒老婆的裹脚又臭又长的文章(优秀的长中篇除外)不看,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脑袋长在别人脖子上的不看,歌功颂德摇尾乞怜蝇营狗苟混一口饭吃的不看。
偶然读到许石林的杂文,喜欢。
许石林,何许人也?
中国传播大学客座教授,深圳市文学批评家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散文研究会主席,深圳市民间文化遗产研究专家,因为一篇杂文呼吁民众对政府的“下跪”,他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恢复“民跪官”制度,即普通民众见到国家领导干部要行下跪之礼。
许石林认为这样可以增强官员的责任感,让他们更像官,有官威、官仪、官气。
然而,这一观点引发了大量的争议和批评。
许多人认为,下跪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糟粕,是早就被扫入历史垃圾堆的陈旧观念。在现代社会,人们普遍认同人人平等的原则,因此,恢复民跪官制度的想法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
此外,也有人指出,我就这样认为,许石林的这一文章是反讽,是对当前某些官员行为的讽刺,石破天惊,跟一把匕首一样,直刺官僚的心脏……正是这篇杂文的魅力所在。

但不论其初衷如何,此文无疑引起了公众对于官员责任感和公民权利的深入思考。
为时代发声,替百姓呐喊,从这点看,一万个哼哼唧唧以拍马屁为生的作家,抵不上他的脚指甲,许石林是一位伟大的作家,当代鲁迅,值得敬佩和学习。

【附原文】
许石林建议恢复民跪官制度原文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闰六月初二日壬子
耶稣2017年7月24日
吴钩兄研究宋朝,每日为文发言,不道宋朝如何如何,我给他取名“吴宋朝”,就像“张乌夜”、“梅樵歌”、“宋太湖”一样。
吴宋朝写了一篇考证中国人何时见官就跪的文章。我给他评论:
其实,我愿意见官下跪,以便让官像官,让官有官威、官仪、官气,所谓君君臣臣、官官民民、上上下下嘛。
现在不跪官,让官们很自由,民无依靠,见官不知礼仪、寻无路径、无应答之体,手足无措,言语失当,妄念丛生、怨愤恣肆。
官们内心无不希望小民跪下才行,不让民之躯跪,让其心其意志跪,这样,实质上民还是跪,而官却不讲官威、不修官仪、不养官气,于是,官没责任了。不把官们称父母官,官就不爱民如子了,也不做民之楷模了。
所以,强烈建议恢复民跪官制。
那谁你别把嘴儿撇得跟烂柿子似的,您还别背着手撒尿——不扶(服),您此刻没跪着吗?谁都没少跪。
其实,真正当官像个官的,真值得您跪——
让官像个官,庶民跪官、下级跪上级,好处非常多,比那种躯体不跪而灵魂像一摊鼻涕一样趴在地上不动的,好多了。
您跪官,官就是大老爷,有相应的官威、官仪、官气,当官的怎么能没这些呢?
没这些就是自甘下流了。当官的必须上流。上流有上流的标准,比如,自古当官是居大,居大者不计小,所以,官员耻于与民争利,当官的绝不让自己家人尤其是老婆做生意,那不是上流人干的。
宋朝四川成都有个姓杨的人家,世代卖腌菜豆豉,收入还可以,日子小康,有钱供子弟读书,有一年家族中一个子弟读书考中的举人,当了个小小的官,于是整个家族把世代相传的腌菜豆豉生意停了,关了,不卖了。
为什么?我们家有当官的了,今后百姓见我们会高看一眼,见我们家当官的,会下跪,我们还作生意,太丢人了、太下流了。
但是,这样一来,全家人的生活水准陡然下降了很多。可是,全家族不后悔,有家中有当官的这份荣耀,就是上等人,上等人还在乎什么穷不穷的。给多少钱,也换不走这份上流的荣耀感。
比如,您跪的官员家的孩子不愿意从事演艺,演艺的机会就全部留给老百姓穷人家的孩子了。古代艺人地位低下,所以艺人的子弟不能当官,因为怕子弟当官,而父祖辈在台上做戏,以声色娱人,下台还要给官员下跪,这不全乱了吗?
当官的孩子不从事演艺业,就没法全方位左右演艺,就能出好演员、出好艺术。现在,官员家的孩子不认为演艺是低贱的事儿,反而认为很荣耀,于是,机会全是他们的孩子的了,各种资本就全进入了,您说现在没有好的艺术,当然了。
比如,您跪的官员以卖字画为耻——唐伯虎是因为没出息了,也没前途了,心死了才被迫卖字画的好不好?刘墨林到江南卖字画,被雍正皇帝批了一顿。
《一捧雪·审头刺汤》里那个锦衣卫都指挥使、两榜进士出身的陆炳,羞辱斥责那个靠巴结宰相严嵩当官的汤勤是卖字画出身:“你来在我这锦衣卫大堂,自顾这么摆来摆去,哎!可我也不买你的字画呀!无知无羞不知自爱,左右,撤座!”给轰下去了。
比如,您跪的官员是阎敬铭那样的:阎敬铭当同治光绪的户部尚书、大学士、军机大臣,他的儿子阎乃竹将参加会试,主考官张某考试前拜访阎尚书,闲聊中,张主考貌似随便问阎大人:令郎平时习字写什么体?
阎大人貌似随便答:颜体。阅卷时,张主考见颜体字的考卷,格外重视,加分,拔为前列。揭榜后,阎乃竹以数十名后中进士。其实,阎乃竹恰恰不会写颜体,而是别的字体。阎敬铭故意不让主考官关照阎乃竹,让儿子自己凭本事去考。
宋朝宰相李昉的儿子李宗谔,最郁闷的就是父亲当宰相,“耻以父任得官”,他故意住在乡下,不上重点高中、不上贵族学校,像个乡下平民孩子一样,后来以自己的才学考中进士。
宋太宗还有意打压说:小李呀,你父亲毕竟是宰相,没关照你,人家也认为关照了你,要是让你的名次太靠前,老百姓一定会怀疑咱们腐败了,你就名字靠后吧。
……让您甘心愿意跪的,就是这样的官,您还有什么委屈?您这一跪,权力就关在笼子里了,您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作为一个百姓,有这样的官,多好啊。官因为要讲官威、官仪、官气,要获得百姓的尊重和敬仰,就很不自由,而老百姓很自由。这就是“礼不下庶人”。
2017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