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宥现代诗歌鉴赏
之
总第二百七十七辑
暨
(读图•民谣•分行)
《对话•父与子》
——系列组曲•之二
原创首发
作者/李成忠


7
【怕人看穿的心酸】
儿子:
父母的衰老让人心痛
生活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
却又怕被看穿
成年人的心酸
父亲:
撸起袖子扎扎实实去干点实事
会抹去
你怕被人看穿的心酸
还有,少交点酒肉朋友
也别总是那么密集地往家招人带客
是你亲口告诉的
某某是寡婆、某某是少妇
“与她结婚我不干!”
你不干!你管她花钱?
你还带来让我和你妈伺候?
呔,那都是些什么样的女人
吃了、喝了
连碗筷都不会搭帮收一收
这样的女人还跟你拜拜
你敢娶
人家还不敢嫁?奇葩
啥你都能放得下;不假
但,你到底能拿得起个啥
哟嚯,难得你小子
还知道心痛衰老的父母?!
……

8
【侃爷的经历】
儿子:
总有人说
你变了
却没有人问
你经历了什么
父亲:
这个我知道
你经历了什么我这做爹的可没脸向你去问
你自己不是牛逼哄哄在麻将馆胡侃
那边某某小寡妇为你做人流
花去了一万多
这边小公主哐不住又失恋
你心里一烦
当晚通宵没回家
又输了将近三千三
哈哈,无巧不成故事
恰恰是我正好路过听到了
这可不是你那些义气哥们嘴巴不把关

9
【累,生活照旧继续】
儿子:
每个人都在奔赴各自不同的人生
生活很累
但仍要继续
父亲:
人生都一样
每天三顿饭而已
各自不同的只是奔赴的目的
今天周末
你妈又喊起明天赶场
不会,又是你支的招吧
上周你约那个女的
跟着我和你妈走不到三百米
老说走不了
鞋不合脚
拿钱让你打车送她回家
结果,转背又回来了
叽叽咕咕叽叽咕咕叽叽咕咕
不晓得你妈又掏了多少腰包塞她
说好了,我们采买年货
回头你来拿?结果
等齐天黑也不见人
若不是老头我鬼精灵
就差点连最后一班回城的郊区车也赶不上
哦豁!这阵你还来跟我说累
你说嘛?你累
你说我累不累
你说说看,我到底累不累
就我跟你妈这个样
直接走起去
火葬场他也不收
暂时又死不了
日子不得照旧要过
生活,不得照旧继续……

10
【为了你;笑容与泪水】
儿子:
我在人群中满面笑容
是因为你
我在深夜里落泪
也是因为你
父亲:
是嘛,为我?
不假!
没有生出一男半女让我带娃
这是你让我享了清福
嫌弃家里饭菜
一班酒肉朋友经常约起下馆子
确实给我俭省麻烦
少了拖累
减轻了不少煮饭做菜的负担
哎呀,般般件件
都是为了我呀
你是我爹
我才是你的亲儿子
至于深夜落泪
泪,你有吗?
你TM个狗日D杂种
天生的干眼病
老子从来就没有见你
为谁去流过一滴泪
(说到动情处,顺手抄起条帚,佯装要揍。
儿子知道:这是爹在给他撒娇。若是气头之上,儿子才不吃这一套,但刚从妈那儿弄得几两纹银,腰包鼓凸,志得意满,于是乎不待条帚揍来,嘻嘻哈哈,早已蹿而出溜了。)

11
【早起晚睡求两全】
儿子:
早起的人为钱所困
晚睡的人为情所困
而我
两样都占
父亲:
是嘛,日嫖夜赌
占全了
你说你作的什么孽
无钱掖头睡
有钱家不归
吃饱喝足了呢
不是打游戏
就是撩妹
昨夜不晓得你喝的什么痢疤子
回头家里吐得遍到处
天不亮你妈就起来给你收拾
到处抹
到处扫
末尾,一大堆吐脏的衣服
又抱起去洗
十恶不赦
你还占得不全吗
2024/1/31/凌晨。

《关于【父与子】》
——代跋
天底下所有的父子都是造物注定的天敌!
你迎着他生,他送着你死;你欢天喜地情不自禁迎他来到人世,他却凄凄惨惨悲悲切切送你离开人间;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加不幸的事吗?没有!——关乎于亲情、关乎于生死,请问:世上还有比这更大的主题吗?在我看来,竟也截然没有!
多么多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主题啊!
我这仅仅只是一个尝试。我的尝试仅仅只是用到了小说的对话形式,肤浅自不必说。但我必须要予以说明:一,对话之于小说,仅仅只是为了走情节;而我采用的分行对话形式,却完全是为了表达我对题材、对生活的一种另类认知。二,我的另类认知源于我所熟知的新民歌;即歌坛所谓的新民谣。
基于上述理由,所以我在首辑里选择了一个叛逆的片头曲——新民谣。唱作人赵雷,一个地到的北京后生,却更是一个走南闯北的浪子,其实不用解释,歌曲已经完完全全做出了惮述。赵雷写歌写了很多年,除了本曲,我还喜欢他的《画》,更喜欢他的《阿刁》。十年前,他与他的老爸住在北京一个老旧胡同,他老爸可以去住楼屋而不住,完全是为了陪伴这个“叛逆”的儿子。毕竟毕竟,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他管他老爸叫“老赵”。父子俩相依为命。是老赵一手一脚把这孩子拉扯大的。之后,为了心中的新民谣,他连老赵也遗弃了(请原谅我用了遗弃这个词),而开始了浪迹天涯的新的生活。
情形与此大抵相同,我的女儿差不多也是这样,为了自己的生活和事业而抛弃了我。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活法;——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我想设及他们的生活。我想写一写我的晚辈。也没有过多的去认真思考,只是出于一个自由撰稿者的感触与冲动吧,于是,就开始了《读图•对话•父与子》。
差不多用去一个整夜写出并刋发了第一辑。
现在,差不多又用去了一个整夜写出第二辑。利用剩余时间,用来做一点补充说明,算是弁言,郁或后记?
我对新民谣相当喜欢。无论是建国初,以阶级斗争为纲,让工农兵走上历史舞台;还是今日全民休闲、全民自媒,只要是新民谣,我都喜欢。
一个年轻男人肩上扛着一个小孩,谁都会说这是一对父与子;但是,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老头比肩走在一起,或一个轮椅里的老头让一个中年男子推着,就谁也不敢说他们就是一对父子。哲学家说:我们的先入之见常常颠倒是实。眼见为实者,常常就是哲盲,是市井小民中的通见与全见;亦称先入之见。果然,我们小小的时候总是伴着父亲,渐渐长大而成为两代,鸿沟擘隔,便再难比肩走在一起。轮椅里和比肩者恰恰就是中年男子的父亲;而扛在肩上的小孩,管那扛他的人做叔、或舅,他是他姐、妹,和邻居的孩子。——世事无常,而世事就总是这么个奇葩。
父与子这个系列能写多少、能写多久?这个我不知道,但我会继续写下去,敬请试目以待。
1月31日下排再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