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四十二辑)「飘舞的剑」(5132辑)

十六
丁宝桢被传唤进内宫的时候,正在花厅里逗着鹦鹉玩乐的同治小皇帝就向他招手:“丁宝桢你来。”
丁宝桢:“皇上有何吩咐?”
同治:“来,将那白鹦鹉牵来,同这绿鹦鹉打一回架。”
丁宝桢:“启禀皇上,鹦鹉是不打架的。”
同治:“谁说它不打架了?我今天就要它打架!牵来牵来。”
丁宝桢心有不愿,略迟缓了一下,旁边的太监:“我来牵。”
同治:“不要你,就要丁宝桢牵。”
丁宝桢不得已将白鹦鹉抱来,栓挨着那绿鹦鹉。谁知两只鹦鹉既没有打架的意思,也没有亲近的意思,毫无关系地各呆各的。同治小皇帝觉得没有一点趣味,一挥手将白鹦鹉打下架来,对丁宝桢:“给你看一样东西。”
丁宝桢跟同治小皇帝绕到了假山石后面,却是一根三尺多长的木桩,被刀砍得遍体鳞伤,不过还依稀可见三个毛笔字:“小安子”。
同治从假山石缝里取出一把短刀,一刀一刀的砍,又一句一句的念:“小安子!小安子!小安子!”
丁宝桢:“皇上说的小安子是……?”
同治:“你认不得。大内总管太监……你知道是谁了吧?”
丁宝桢:“安得海!”
同治:“正是。这家伙可坏了。害我们大清的好多忠臣丢了性命。”丁宝桢:“你是皇帝,下道命令杀了他就是了。”
同治:“我杀不了他,他可是额娘的大红人。”
丁宝桢:“如果这个安德海真的该杀的话,皇上,你下道旨意,臣为皇上杀了他。”
同治:“那要等我亲政了才行,现在所有的圣旨都是额娘替我下呢。”

丁宝桢:“那我们就等皇上亲政后再说。皇上,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同治:“可是我等不及了。”
正在这个时候,假山后面突然闪现出一个白白胖胖而又不失英俊的中年太监。他向同治躬身一揖:“奴才向皇上请安。”
同治:“你来干什么?没有见到我在砍你吗?”
那太监:“见到了,不过奴才虽然罪该万死,有这个替身也就都过去了。”掉眼对丁宝桢:“这位恐怕就是丁巡抚丁宝桢大人了吧,咱家是总管太监安得海,这厢有礼了。”
丁宝桢:“见过安公公。”
安得海:“丁巡抚都知道了,这是皇上玩的小孩子玩意,不该当真的。”转而接过同治手中的短刀,向那根木桩砍去,嘴里念道,“杀你个安得海!杀你个大坏蛋!”
同治:“哈哈哈哈,自家杀自家!”
安得海:“皇上,只要皇上想起来要杀这个安得海,吩咐一声奴才一准来。只是现在,西太后叫咱家来请皇上和丁抚台呢。走吧,皇上,走吧,丁抚台。”
花厅里已经摆好了宴席。早已经坐好了三个人,两个是年轻美貌的妇人——从衣着上可知是皇太后,一个是也算年轻的男人——从衣袍上可知是一位亲王。

丁宝桢作揖:“奴才山东巡抚丁宝桢拜见两宫皇太后。拜见亲王爷。”
操着甜润声音的那位太后:“今儿个我们是家宴,丁宝桢就请随意些。给你介绍一下,我是慈禧,西太后;这是慈安,东太后;这位是恭亲王,加上皇帝,除了你,都是我们一家人。”
丁宝桢:“微臣有眼无珠,不恭之处,望太后、皇上和亲王爷责罚。”
慈禧:“皇上,赐酒。”
同治端起近侍宫女已经倒好的酒,递给丁宝桢:“丁宝桢,请!”
丁宝桢感动得流泪:“谢皇上隆恩。宝桢今生今世报国为民,纵然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实在是,得皇帝设宴赐酒是最高的礼遇了!
慈禧:“丁宝桢。”
丁宝桢:“臣在。”
慈禧:“我们继续在朝堂上的话。依你看来,我大清面前什么是最大的威胁?”
丁宝桢:“外患。”
慈禧:“外患?”
丁宝桢:“对,外患。洋毛子屡屡欺凌我们,抢掠紫禁城,火烧圆明园,将我大清江山划分势力范围,实在是欺人太盛!然而我们又都敢怒而不敢言。何也?我们太落后!只要讲打,在他们的洋枪洋炮面前我们准输。现在是,只要洋毛子想做什么要什么,我们都不得不给他献上。一个殃殃大国竟然落到如此难堪局面,列祖列宗地下有知,也要怒气冲天了。”

恭亲王:“丁宝桢!你的意思是朝廷无能吗?”
丁宝桢:“在对付洋毛子方面我们确实不行。”
慈安:“若依贤卿之见,朝廷当如何应对?”
丁宝桢:“师夷制夷,洋务强兵。”
慈禧:“说得好,师夷制夷,洋务强兵。恭亲王,好像李鸿章也提过这个意思?”
恭亲王:“对,李鸿章也说过。”
慈禧:“那么恭亲王,你叫军机处对各总督发个通知,要他们都按照这八个字做个筹划上来。朝廷再好好的制定出个办法。”

恭亲王:“嚓!”
慈禧:“丁宝桢。”
丁宝桢:“太后。”
慈禧:“你怎样看我这个人?”
丁宝桢:“臣不敢妄评太后。”
慈禧:“就不说点好听的?”
丁宝桢:“微臣从不阿臾奉承。”
安得海:“丁抚台你怎么这样回太后的话呀?”
慈安:“安得海!西太后问大臣的话,关你什么相干?”
慈禧:“对,你一个太监多什么嘴啊。丁宝桢你来。”说罢先起身往花厅旁边的凉亭走去。
丁宝桢也跟着走了去。
两人在凉亭里站定,慈禧:“丁宝桢今年多少岁了?”
丁宝桢:“臣明年就到知天命之年了。”
慈禧:“比我大了十七岁。从年龄上来说,贤卿与李鸿章、曾国藩等都是我的长辈。从学识上看,你是进士出身,是万千智慧人中选拔出来的高手,从办事上看,你们都为了大清安危出生入死,功勋卓著。有此三点,我不能不倚重你们这一干大臣。而今我孤儿寡母要想当好这个家,除了你们这些我还指望谁啊!”说到这里,慈禧也动了感情,竟扑赤赤掉了眼泪。
丁宝桢急得跪叩于地:“太后之言,令臣诚惶诚恐,但是国家需要,臣粉身碎骨以报万一!”

图片提供:浙江农林大学学生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