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长汀水土流失——寻觅习近平同志福建足迹(三十四)
长汀—世界客家首府,中央苏区和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久负盛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今处处山清水秀,草木馥郁的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土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区之一。它的嬗变与习近平的倾力支持治理有着密切关系。
(一)
“晴三天,闹旱灾;雨三天,闹洪灾。”
长汀生态环境的恶劣可见一斑!
究其原因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
与“缺乏燃料,群众砍伐"有关。
四十多年前被列为治理水士流失试点,
效果虽显著但仍面临一场持久战!
习近平任省委副书记时来此调研,
指示要用8到10年时间继续奋战!
长汀县向省委呈上综合治理请示,
成为撬动治理继续发展的支点。
习近平批示将其列入省府为民办实事项目,
以点带面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长汀县长也签发了《封山育林命令》,
让农民把斧头收起来,锄头扛起来,
以煤代柴,以沼代柴,以电代柴,
让大自然休养生息,既治穷又治山。
(二)
习近平得知长汀建设河田世纪生态园、
要捐赠一棵纪念树托人送来一千元钱。
如今这棵香樟树已经郁郁葱葱傲然挺立,
慕名前来"打卡"者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长汀发动社会力量捐资投入建设,
打造植物品种园、水土治理"大观园"。
对于世纪生态园建设的思路及进展,
习近平前来视察时给予了热情称赞!
八年过去长汀治理水土流失成绩斐然: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多策并举……
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做法和经验,
"不闻蛙声不见鼠迹"的旧貌已换新颜!
《人民日报》对长汀水士流失治理作出报道,
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作出批示明言:
"请国家有关部门深入调研,
提出继续支持推进的意见。”
随后又在七个部委调研组的意见上批示:
加大支持力度总结经验推动全国治理进展。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吹响新的进军号角,
开始打造“长汀经验"的升级版……(注)
长汀被列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基地,
同时成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福建重点扶贫县中首批脱贫摘帽县,
实现了“荒山-绿洲-生态家园”历史性转变!
注:升级版内容为:加快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制度五大体系建设工程,向"百家富"与"生态美"的有机进发。
(维我中华2024年元月29日晚命笔,敬祈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