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犹药善读可以医愚】
文/尹文举
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
我视书如金,由于喜欢阅读,培养了我对文字的爱好和兴趣,总喜欢写写画画,常以书为伴,看书成了一种习惯,不一样的书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乐趣。
自从进入电子信息化时代,过多的时间都依赖于手机,为图便利网上阅读成了主题,但电子书的光线和光波对眼睛的刺激相对较大,时间长了容易引起眼部疲劳和视力下降,因此还要适可而至。所以,不支持手机阅读,建议看纸质书,因为纸质书没有光波辐射,不出现眼疲劳、眼刺激,更能享受书香气息,纸质材料具有质感,更有利于缓解视觉疲劳。
爱书是我一惯的嗜好,自从房子被拆藏书空间更为有限,常常为此感到纠结。
父亲时就有藏书的喜好,记得有一套民国版的《西游记》上下两卷曾经被人借丢,而至今感到惋惜。我现在所收藏的书籍,其中有一套《毛选》一至五卷还是从父亲那时传下来的,一二三四卷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一版的(横式)重排本,五卷是一九七七年的版本,我视之为珍宝,因为这个版本的《毛泽东选集》文档收集最全、最正确、最真实,没有改动。历史意义及价值十分重要,此版现存相对较少,因此亦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根据查证《毛泽东选集》实际上只有五卷,所谓的"六七八卷"并不是官方出版的,而是民间自行整理或者是非正式出版的一些版本。新版的《毛泽东选集》前四卷的内容到目前为至可能已经被改动,而第五卷由于政治氛围的变化、内容与时代的脱节等多重原因可能已经被和谐或不再公开发行。
《毛选》中具有一整套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这是目前人类历史中的所有书籍都无法比拟的,台湾名人李敖通读了《M选》《D选》《L选》,曾经公开评价说:"只有毛主席值得我喊万岁,其他人都不配"。《毛选》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其理论和价值与那些不能自圆其说的所谓理论有着天壤之别,坦率的说是无法比拟的。
《毛选》与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有其不具备的独特性与理论学术,建议多读毛选,因为《毛选》中的理论都是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用独特的理论水平总结出来的,而这些经验都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汇聚而成的最正确、最真实的理论,是全心全意为劳苦大众谋福利,为被剥削被压迫的穷苦人民翻身求解放的理论基础,因此,《毛选》将对中国、对世界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一个无价之宝。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书是一种人生愉悦的经历,它可以让我们走进别人的世界,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思想。读书也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和有智慧,并不是让你登上峰顶,而是为了不让你跌入谷底;读书是为了让你抓住机遇从容选择,没必要腰缠万贯,但可以更好的感受幸福。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是一种增长知识和拓宽视野的有效途径。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文明的历史和现状,对世界和他人有更深刻的认识。读书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品格和道德素养,让我们变得更加谦虚和善良,具备更高的道德水准,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让我们具备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通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取知识、拓宽视野、培养品格和提高创造力,获取更多的人生财富。因此,我们应该珍惜阅读的机会,多读书、读好书,让阅读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我们用阅读来丰富自己的生活,成为一个更加聪明和有智慧的人,使我们的人生更加快乐和充实。
韶华不为少年留,莫为人生留遗憾,正如唐诗《劝学篇》里所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尹文举 号,伊若轩阳,定西安定人,1961年生人,农民,曾当过村文书,一度遇贬忍辱,“闭门读闲书,不闻窗外事”,由此热衷于文学,沉迷于文字,喜欢业余写作,曾在“感恩母校征文”发表《母校如歌》获二等奖;2023"踏雪·迎春杯"全国诗词创作大赛获优秀奖。作品亦散见于《陇中文苑》《黄河文风苑》《世界作家文集》《读者美刊》《西部书坛》《诗艺花园》《陇上风情》《紫桐文苑》和《西岩茶座》等网络平台,“公众号”"都市头条″亦有自己的创作平台,出版有个人专著《大山的呼唤》,《个人文集》还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