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淮安增光亮
胥全迎
我是一名企业退休干部,今年69周岁。我16岁参加工作,20岁入党,21岁入伍,39岁当厂长。曾任清江石油化工厂办公室副主任、组织宣传科长,淮阴热电厂厂长兼党委书记。2015年在淮钢集团宣传处长职位退休。
退休不褪色,党徽在我心中闪光,军旗在我心中飘扬。共产党员的宗旨与使命、军人的光荣传统,时时刻刻在激励着我,鞭策着我,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着我,“中国梦”在召唤着我,我要发光发热,将自己的微弱的光,融汇到淮安这座火热的城市之中,为淮安增光添彩。

热心文学创作 弘扬本土文化
我退休后创作的以60年代—80年代原清江市(现清江浦)人物、风物、事件为内容的22万字的纪实散文集《忆清江》,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先后三次由淮安市全民阅读办公室、淮安市作家协会等单位举办分享会予以推介。这本由著名诗人赵恺作序的书,受到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丁捷、淮安市文联主席王维国、淮安市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季祥猛、淮安市作家协会主席龚正等领导和学者的好评,一致认为填补了清江浦一段历史的空白,现在市新华书店、图书馆、运河文史馆等收藏了此书。

《中国烹饪神奇的“铁锅爆炒”》获中国散文网《最美中国》全国散文征文一等奖奖杯
我的文学创作以清江浦地方文学和文史为主要内容,在各类媒体以本名或笔名(羊羊有草)发表散文、诗歌、评论、小说等文学作品1000多篇,作品先后获得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和中国散文学会全国征文金奖与一等奖。

热心文化事业 推动阅读活动
我积极参加本市的读书和文化活动,三年来参加新书籍发布会20多场。被邀请参加了2022年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发起和主办的“大运河阅读行动计划”淮安站活动,在线上与读者交流阅读大运河有关书籍的体会,介绍淮安市运河文化。我还被邀请担任了“大运河阅读推广人”。 202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淮安市广播电视台、淮安市作家协会、凤凰集团淮安新华书店联合举办了“传承千年文脉倡导阅读风尚――苏宁与胥全迎领阅分享会”,我作为领阅人之一参与活动。 我还积极参加社会慈善活动,向市图书馆、学校、农村书屋和社区等捐书1000多本。

创办新媒体 宣传正能量
《都市头条》是全国性的著名网站。我通过努力,获得《都市头条》“认证编辑”资格。我创办新媒体《清江文学》,编辑推广的文章选择在影响最大、文章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北京头条》发布,在全国各地传播。网络新媒体《清江文学》 发布的文章的作者,有在全国文学界有重大影响的大师级人物,如赵恺老师;有曾经为厅局长级的领导干部,如省政府王庆元副秘书长;有在某学术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如戏剧学术专家朱林老师;有在文学园地耕耘多年的“大咖”,如国家一级作家龚正主席;也有刚入文坛的“新手”;有八、九十岁的老者;也有尚在高校上学的学子…… 发布的帖子,既有散文、诗歌、小说,也有现场新闻和学术论文。在编辑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清江文学》立足清江浦,服务新淮安,为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正能量,为研究、宣传淮安暨清江浦地方文史与文学作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2020年2月11日创刊,至2024年1月26日止,已出刊2604期,总阅读量已经达到4418万次。《清江文学》新媒体已经吸引聚结了上百个作者,1.4万热心的固定的读者,现在已经成为淮安市文学界著名的新媒体,受到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我每天编辑《清江文学》2--3篇文章,花费2--3小时,纯属“文化义工”性质,不谋取私利,纯属志愿服务。虽然很辛苦,但是苦中有乐。在精神层面,感受到奉献带来的愉悦。
我退休之后,通过努力,先后加入了中国散文学会、江苏省作家协会,担任了中国散文网创作委员会副主席、淮安市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淮安市作家协会党支部学习宣传委员、清江浦区作家协会顾问。获得2022年度淮安市“书香家庭”荣誉。

城市的光芒,来自于千千万万个发光发热的个体,我就是其中的一个,我为淮安增光亮。我将继续努力,在清江浦以及淮安发展建设的道路上,行得更稳、走得更远。
2024.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