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县官赏驴
清朝年间,博平县新来了一个很年轻的县官。他体察民情,办事认真,并且常常单独走街串户,听取议论,做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好事,所以甚得民心。
这天夜里,他办完了公事,出门一看,一轮明月,挂在当空,夜风习习吹来,使全身甚感畅快,困倦一时消散。他漫步踱出了庭院,独自向大街走去。
这时万家灯火俱息,一向热闹非凡的街巷,除了几个更夫之外,已空无一人。他觉得此时有些清冷,正要转身回去,忽听临街一家烧饼铺里,传出了像似夫妻二人的说话声,并且恰好是对他的议论,于是便在窗下静听起来。只听男的说道:“咱打的烧饼,往后可得够称足斤足两,不能短称,新来的县官赏罚分明,谁摸清他哪阵子会下来私访偷听?”又听女人道:“别听人们胡说八道,我看县官还年轻的像个孩子,他逢事不过说说罢啦,还真的那么认真!”
男人又道:“你懂个啥呀,年轻人也能做大事,你不知,他到任后,办事可认真啦!”
又听女人道:“他办事认真,对咱有什么好处?”
又听男人道:“叫我看,只要当官的办事认真,那必定是好人要沾光,坏人要倒霉,就凭这一点,对咱们好人准有好处!”
“好个屁!”女人带有火气地骂道:“你说他认真,你见他是罚过张三,还是赏过李四?就说那个缺德的盐店老板吧,卖货缺斤少两,想着法儿坑人,他怎么不去访,不罚他?你说他认真会对咱们好,咱做买卖诚实真的到了家,还穷得整天抱着棍子磨面,他怎么也不来访访咱,赏给你一头大叫驴呀!”
只听男人哈哈大笑一阵说道:“你可真是做梦娶媳妇,光想好事,天底下哪有赏叫驴的好县官呀?我看咱也别议论了,还是睡觉吧!”
县官听了夫妻二人的议论,借月光又打量了一下这十分破旧的门面,胸怀着怜惜和愤愤地复杂心情,回到县衙。回到房内,他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睡,烧饼铺那夫妻二人的话音,好似老响在他的耳旁。他细细 地品味着,反复地思索着,慢慢地就有一条心计涌上了心头。
次日一早,他令衙差,让烧饼铺的掌柜,送来了十个烧饼,用秤一称,果然分量十足,随即向掌柜的说道:“我看你人倒诚实,你说说本官到任以来是清正还是糊涂?”卖烧饼的掌柜连忙答道:“大人清正,大人清正!”
县官却脸色一沉喝道:“大胆,你在本官面前只会溜须拍马,老实人不讲老实话,实为罪不可释,我问你,是受打还是受罚?”卖烧饼的掌柜,不知错在哪里,一时给吓愣了,于是连忙答道:“小人情愿受罚。”县官道:“那好,罚你食盐十斤,快去买来!”卖烧饼的掌柜只好立即去买。他路上一边走着,心中一边想“这个县官还真是有点孩子气,不说我犯了何罪,上来就罚,罚什么不好,却偏偏要罚十斤盐,这不是拿老百姓开玩笑么?!”心里虽然不满,可也不敢怠慢。
不多时,就把十斤盐买来了。县官让衙役用秤一称,却是九斤,县官怒道:“光天化日之下,这盐店竟然如此坑骗本官,快将那盐店老板传来!”一会工夫,衙役就把那盐店老板带到,县官问道:“你经营盐店有几年啦?”盐店老板答:“五年有余。”
县官问:“每日能卖多少盐?”盐店老板答:“三五百斤之多!”县官又问:“出售之盐可曾短斤少两?”盐店老板答:“不敢,不敢。”县官一拍桌案,喝道:“真是胡说八道,方才烧饼铺掌柜在你店买盐十斤,你亲自称来!”
盐店老板一听,自知店内骗人之术被县官抓住啦,顿时吓得浑身哆嗦,立忙跪倒在地,连忙说道:“小人有罪,小人有罪!”县官问道:“你既知有罪,是认打,还是认罚?”盐店老板连忙答应认罚。
县官道:“几年之中坑骗的钱财,能不能买一头驴呀?”盐店老板忙答:“能!能!能!”县官道:“那好,就罚你买驴一头,立时办来!”盐店老板急忙说:“行!行!行,一定遵命照办”。
这时县官向卖烧饼的掌柜说道:“好,你跟着他去牵驴吧!”卖烧饼的掌柜一听,立时愣住了。县官道:“本官上任以来,难有一时糊涂,过去查访不够,赏罚不明,现在就应改正。你做买卖一向诚实,从不缺斤少两,应当受赏,盐店老板常年短斤少两,应该受罚,至于赏你这头驴合不合适,你回去问问你家女主人就知道了。”
卖烧饼的掌柜一听,这才恍然大悟,连忙向县官叩头,说了声:谢谢大人!便跟着盐店老板走去。
摘自王长新 仇长义《茌平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