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善皆备为人杰
王万荣
五善皆备为人杰,博古通今因善学。
能言善辩善思者,胸怀大志谋长远。
不受其乱最善断,处惊不变有谋略。
善与人处高情商,高能智商有远见。
善学善谋高境界,勤学善思古先哲。
化敌为友胸襟广,孤立死敌操胜算。
才高八斗李耳聘,学富五车孔圣贤。
古今中外谁能比,唯有毛公备五善。
天公逢九必降雪
王万荣
朵朵琼花银光闪,飘飘洒洒到人间。
天公逢九降瑞雪,五谷丰登辰龙年。
刚刚过罢腊八节,马上迎来二十三。
灶神天宫去请愿,龙年丰收苍生乐。
呼和浩特展新貌
王万荣
茶马古道谱新篇,青城列车出二连。
中欧班列最频繁,出口进口日继夜。
古城归绥换新颜,教育精髓文脉传。
驼铃文化大盛魁,呼和浩特文创园。

对于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崇拜
以及图腾等方面的浅显理解(一)
王万荣
人类的文化与人类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和长远的联系,她们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那么,“图腾”也应该与人类的文化和人类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图腾”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民族文化,是人们对自然的一种崇拜和信念与信仰。
“图腾”一词源自印地安语,意思大致是“亲属、族识”,或者是对大自然中的某一种动物的一种崇拜与信仰。
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究竟崇拜什么,信仰什么,中华民族的“图腾”又是什么呢?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崇拜“天地神”。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龙马精神”,中华民族就是“龙”的后代,龙子龙孙是“龙”的传人。
人们普遍认为“ 龙”是神的化神,是天地的主宰者,龙是神的象征;古人曾把马看作龙家族的一位成员,吴承恩在名著《西游记》里,就把唐僧唐三藏的坐骑誉为白龙马。可见马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文人墨客以及志士仁人们,也都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精气神,誉为“龙马”精神。也有不少有见地的文人把“马”誉为“龙”家族中的亲密朋友。因为马是人类最忠诚最忠实的朋友,它曾为人类立下了多少赫赫战功,它是人类的功臣。尤其是在冷冰器时代,马是保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安宁的战神,马又是保家卫国的强将精兵。马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它是人类的忠臣。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忠实朋友和忠诚卫士。在刀光剑影中,马曾多次保护过自己的主人,使主人多次安全脱险,最终保住了主人的性命。马也是助力主人保家卫国,开疆拓土的功勋。
马曾多次承载着主人冲锋陷阵,协助主人英勇杀敌。最终所向披靡,使天下归顺。全力帮助主人建立了万世基业,立下了赫赫战功。
中华民族崇拜“天地神”,把“龙”尊为“神”的化身,尊奉为天地的主宰神。
中华民族的先人认为:天公地母保佑着劳动人民,供养着劳动人民。中华民族的先人认为人的命运是苍天注定的,人的生存是靠大地母亲供养着的。没有苍天保佑护身,何来性命;没有大地 母亲的供养,又如何能维持生命。因此,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把“天地”尊为“神”,并且把“龙”尊奉为“天地神”的主宰者,把中华民族自身称为“龙”的传人,并且把“龙”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的“图腾”,把“龙”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灵魂,并且把中华民族的伟大的精气神,尊奉为“龙马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她是由56个兄弟民族组成的。其中汉族人口居大多数,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以及广西壮族是5大少数民族兄弟,其余还有50个少数兄弟民族。
笔者将在本文中重点谈一谈汉民族和其他五大少数兄弟民族的人文理念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饮食文化习惯以及他们所崇拜的真神和其信仰的“图腾”,及其他们的民族精神。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兄弟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其中的55个少数民族也都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信仰以及民族“图腾”和民族精神的。

01
我虽然是汉族凡人,可我生在内蒙古,长在内蒙古。因此我对蒙古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饮食习惯以及他们的民族信仰和他们所崇拜的“图腾”和民族精神是比较了解的。
我认为:蒙古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们有一种伟大的精神,这就是“蒙古马精神”。蒙古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从公元十二世纪初到公元十四世纪的六十年代末,蒙古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强悍的少数民族。她的帝国疆域版图在当时的世界上是最大的,她曾横跨欧亚大陆,她的足迹甚至遍及世各地。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族的各个部落;忽必烈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华民族的兄弟民族,蒙古民族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元朝大帝国,阔步迈上了世界之巅峰。
蒙古民族与汉民族是最亲密的朋友,蒙汉民族世代相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精诚团结,互相通婚结亲连姻,保家卫国,共御外敌。
众所周知,蒙古民族的精神是“蒙古马”的精神。那么,蒙古民族信仰的是什么,他们崇拜的是什么,蒙古民族的“图腾”又是什么呢?
我将在这里为广大读者逐一作答。
蒙古民族信仰长生天,也就是汉族人常说的老天爷。长生天即腾格里,意思是蒙古人心目中的真神。
蒙古民族信仰的宗教是萨满教,后来在清朝时期,他们又信奉信仰了藏传佛教,即喇嘛教;他们崇拜的是苍狼,白鹿与苍鹰等。
他们的“图腾”是苍狼与白鹿和苍鹰等。在已经发行并且面世于祖国各地的现代作家姜戎所写的一部小说《狼图腾》里就可以找到答案的。书中就讲到了蒙古人所信仰信奉的“图腾”是苍狼和苍鹰。
他们之所以信仰长生天,是因为 “长生天”在蒙古人看来就是“永恒的青天”。他们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是长生天给予的。他们相信君权神授,以成吉思汗为例便是赖长生天之力而汗者中可以看出长生天的信仰已深入人心。由此,长生天作为蒙古民族的最高天神,他们把“祭天”作为民族(或部落)盛大的日子。
蒙古族过白节,也就是相当于汉民族的春家。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的蒙古族也过汉民族的春节。
如今的蒙古民族,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成员之一,是汉民族最忠实的朋友。蒙古族人与汉民族世代通婚,正所谓“蒙汉和亲是一家”!
蒙古族人热情好客,喜饮酒爱食肉。招待客人就是手把肉,大碗的马奶酒。大碗筛酒,不醉不散席,不醉不让走。他们走亲访友,不醉就不归。他们爱吃手把肉,烤全羊,烤牛排,奶酪奶豆腐等。
蒙古人的主食是炒米,大米和白面条子,饺子馅饼和包子。
蒙古人能歌善舞,爱演奏马头琴。蒙古民族的长调民歌热情豪放,缠绵婉转悠扬,激情高昂奔放。
蒙古族人经常扬鞭催马奔驰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无论是少年男女或者青年男女,他们都是骑马的好手。选马与套马是蒙古族人的强项,驯服烈马更是蒙古族人的绝技绝活儿中的拿手好戏强项中的强项。
过去的蒙古民族是逐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有东营子和夏营子轮牧。如今蒙古族都已定居,国家为了防止草原载畜量超负荷运转,使草原退化沙化,普遍实行了散养与圈养相结合,休牧与轮牧相结合的科学养畜牧畜方法,为草原畜牧业的良性循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蒙古族牧民的普遍欢迎。国家还给广大牧民发放了休牧补贴金,使牧的收入有增无减,受益颇多。

02
回族也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那么回族所信仰所崇拜的是什么,他们所信仰的“图腾”又是什么呢?
回族,也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个少数民族,在我的同事里和亲戚中就有回族,我也经常与他们来往并且与他们打交道。
回族人的饮食习惯与我们汉族人不同,他们家里的所有饭食我们都能吃,可是我们汉族人的所有饭食他们却不能吃,他们连我们的水也不能喝。
回族人最擅长于做买卖经商做生意,他们的饮食膳食文化又非常讲究。他们所做的饭食非常讲究,并且特别可口好吃。他们做的果子,馓子等食品,香酥甘脆,他们做的牛肉拉面清淡味香并且又没有腻味儿。他们做的稍麦更具特色,以呼和浩特市的稍麦(烧麦)为最。特别是老绥元的稍麦最出名,最具特色。稍麦馅一般是用的苏尼特羊肉和牛肉。尤其是苏尼特左旗(东苏旗)的羊肉最鲜嫩无膻味。
回族人的图腾又是什么呢?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他们在清真寺过礼拜,并且进行沐浴。他们还过斋月,在斋月里每天早晚两头不见太阳各吃一顿饭。他们过古尔邦节。他们是纯粹的穆斯林民族者,他们是最崇拜崇敬真主的。他们的图腾是清真寺,也就是礼拜寺。
真主是伊斯兰教所信奉的唯一的神,伊斯兰教认为真主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和主宰者:指的就是真命天子。
回族人在每一个回民聚居的地方,都会选派阿訇,由阿訇主持回民过礼拜,他主持回民封斋过斋月,过古尔邦节。他们食用的牛羊肉食,必要由阿訇亲手宰杀后方可食用。他们所销售的牛羊肉食,必须盖有“清真”图章,方可销售。回族人民他们热情好客,与汉族人民和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回族人民也与汉民族人民通婚,但他们的男生娶汉族姑娘的居多,女生嫁汉族小伙子的却较少。回民他们不抽烟,一般情况下也不喜欢饮酒。
回族人还有一个习俗就是人活着时,夫妻是一家人,去世以后夫妻就不能同葬于一墓室。各有各的坟茔,从此夫妻就成为路人了。不像汉族已故丈夫还要与配偶合葬在一起的。如果是光棍汉 还要配上已故女者为夫人,并要后人将所配夫人同葬于一个墓室内。其实回族人的风俗习惯是挺好的,简单而不烦琐。

对于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崇拜
以及图腾等方面的浅显理解(二)
王万荣
03
维吾尔族人的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信仰是什么,他们所崇拜的真神是什么,他们的图腾又是什么,祖先是哪个民族?
维吾尔族是回鹘族的后代传人,他们后来至如今所信仰的也是伊斯兰教。他们信仰崇拜的真神也是真主,他们对真主是无比的虔诚的。
他们的风俗习惯是非常尊重客人,让客人坐上座,并且摆上糕点,馕和果品等招待客人。举行婚礼时必须由阿訇顺经,方可举行婚礼。
他们的饮食文化与回族人基本相近,他们以面食馕和牛羊肉为主,牛羊经过阿訇亲手宰杀后方可食用。他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他们也过古尔邦节。他们的图腾是狼和鹰,但主要是以狼为主要图腾。

04
藏族人信奉佛教,从七世纪松占干布主政西藏以来,佛教在西藏就越来越兴盛了。当时的西藏叫做吐蕃,文成公主是唐王朝唐太宗时期的公主,她赴藏嫁给了松占干布,加强了西藏人民与唐 朝人民的友好往来。吐蕃人是藏族人的祖先,
藏族起源于古羌族,古羌族又是吐蕃人的祖先。
藏族人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以及四川和云南等省区,藏族有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从不少古文化遗址中发现藏族人在七千年至两万年前就在西藏地区繁衍生息。
藏族人崇拜牦牛,大鹏鸟以及雄鹰等动物与禽类。牦牛和大鹏鸟以及雄鹰是藏族人信仰崇拜的“图腾”。然而牦牛则是藏族人最信仰最崇拜的“图腾”。
藏族人热情好客,性格豪爽豪放,又能歌善舞。
拉萨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都是很好的旅游观光圣地。
西藏地区有很多珍贵名贵的特产,如:雪莲花,藏红花,冬草夏草,藏人参和青稞酒,奶豆腐,奶酪,奶皮和羌菜等。
藏族人的饮食文化与风俗习惯是这样的:
他们喜食风干牛肉,萝卜炖牛肉,手抓羊肉,奶豆腐,羌菜也是他们的最爱;他们还喜欢吃酥油,喝酥油茶,喝青稞酒,吃糌粑和豌豆,喜欢吃燕麦糌粑,奶酪,牛蹄和酸奶以及奶皮等。
他们的主食就是青稞面和燕麦与豌豆等。
藏族人煮制奶皮的方法是很好学的:先将鲜奶盛在锅内,用文火慢慢地来熬煮,奶的表面就会渐渐地凝结成香甜可口的奶皮喽。
藏族人招待客人豪爽热情,一般情况是斟三碗青稞酒敬献客人。前两碗酒客人可按自己的酒量,可以喝完,也可以剩余一点儿,但是不能一点也不喝。第三碗酒斟满后则要求客人一饮而进, 以示尊重主人。
藏族同胞劝酒时,经常要唱歌。歌词丰富多彩,曲调优美动人。像《北京的金山上》就是一悠长雄起的优美赞歌。
藏族民歌声调高亢而悠长,与蒙古族的长调民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清晨我站在高高的山岗》,豪放高亢而悠长。

05
壮族,是我国五大少数民族之一。壮族人民与各兄弟民族和睦相处,与各兄弟民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广西是各民族大团结的典范,社会安宁和谐,人民安居乐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聚居的地区,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过去人们常说的两广地区,广西便是其中之一。
广西,是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的地区,与黔(贵州),粤,湘等省交界,西南部与越南相接壤,南部隔北部湾,与海南岛隔海遥遥相望。
广西的历史悠久,早在80万年前,广西地区就有原始人类繁衍生息了。
广西又是地处我国的沿海地区,是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之地,素有“广西盆地”之美誉,物产丰饶,以种植稻米和玉米,芋头为主,盛产甘蔗等作物。
广西人杰地灵,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
在广西世居的民族有壮族和汉族,还有瑶族和苗族,还有侗族和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以及京族,彝族,水族和仡佬族等12个民族,其中壮族占全区常住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一点四。
八桂文化是广西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是中国唯一临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是祖国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西部还有陆海新通道和北部湾的新型城市群,珠江至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逐步深入实施。地跨广西,广东,海南三省区,背靠大西南,毗邻粤港澳,面向东南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和国家对外开放的大局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广西壮族的“壮族”二字,原来是“僮族”两个字,经周恩来提议,壮族人同意后改为壮族。
壮族地区主要的特产是:罗汉果,螺蛳粉,芒果,海鸭蛋,六堡茶,沙田柚,桂圆肉,坭兴陶,南珠,壮锦。
还有粉利,黎塘莲藕,横县芝麻饼,横县茉莉花茶,隆安板栗,水油堆,牛腊巴,辣椒骨等,盛产甘蔗,尤其是甘蔗与蔗糖文明全国,畅销世界。
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景点在广西。桂林景区,漓江景区,北海银河滩旅游区,乐满地度假世界,两江四湖象山景区,北部湾海洋文化公园等,都是广西的主要旅游景点,一年四季游客络绎不绝。
壮族人的祖先是布洛陀,也是炎黄子孙。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他们信仰摩教,有佛与道的味道,崇拜布洛陀,把布洛陀敬为“山里面的有智慧有创造力的老人”。壮族人还崇拜铜鼓,认为铜鼓可以上通天,下及地水同时还能驱邪纳福降魔等。
壮族的壮歌最著名,如壮族的敬酒歌,赶马的阿哥过山来和山歌好比春江水以及三月三的对歌,其中刘三姐的对歌就比较著名。
三月三,是壮族人的传统节日,既可以祭祀祖先,又可以倚歌择偶。可以尽情地唱山歌,青年男女以唱对歌的形式,求爱找对象。
壮族人的主要图腾是蛙,还有雷王,太阳神,以及牛与虎和鳄鱼等。有青蛙节,每年都要隆重祭庆,求得风调雨顺。
主食主要以大米,玉米,黑豆,红薯和木薯等为主。
壮族人热情好客,信守诺言慷慨助人,开朗上进,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从远古走来,文化传承上万年。中华文明至今已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农耕文明,农耕文化从古至今,功不可没。
农耕文明繁衍养育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56个民族,56个民团结一家亲,团结如一人。56个民族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都有伟大的灵魂,都有伟大的龙马精神。中华民族复兴方兴未艾,56个民族共筑伟大的中国梦!



[作者简介]
王万荣,男,汉族,中共党员,中教高级(副高)教师,后取得大学本科学历。1956年10月10日出生于赛乌素镇施家卜子村。1978年10月参加小学教育教学工作,2016年11月退休。自幼爱好文学写作,爱好新体诗歌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