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棵枫和一片竹(散文)
文/江冲
在乡下,在山区,在南方,我常常漫步在流溪河畔,日复一日地看着熟悉的风景。白云蓝天或乌云密布,青山绿水或云遮雾绕,走过去,望过来,绿养眼,红醒目。日见增多的各种鸟儿鸣唱着种种鸟语,便是这山水草木的协奏曲,养眼舒心暖耳得很。
踱过碧浪桥,入飞檐大门。门前蹲着两尊汉白玉石狮,威严一贯,岁岁雷同。可最引人注目的是,门右江边的三株高大的枫树,还有那一片翠竹。
枫树应和这景区同龄,差不多近百年了,每次走来则色调不同。深秋过后,枫叶红染;冬末来临,一片枯黄;立春前后,渐渐谢落。春风拂徐下,新叶萌生,这时刻,嫩绿与残黄相间,别一番风味令人品析和遐想。直到春夏交融,绿意渐生,似画家用画笔将这绿抺得幽入墨、暗变浓。行人到此,便驻步凝望感慨摄影,如此时一阵江风吹过,枫叶摇曳轻语,如诗入画,微目静享,真算得上人生一等一的感受。
那一片竹呢,只见沿江布阵,四季同青,杆直色正,竹叶个个并“形”不悖,如同郑板桥先生笔下的竹画,不亏为岁寒三友之一,让人仰慕。“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季节,春笋暗拔,几天功夫就扶摇而上,直追前辈。隔竹林望江,潺潺流水,不逊富春山居图之优美,更有清明上河图之雅致。溯江而上处不远,正是上世纪70年代所拍电影《闪闪的红星》中“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摄影点。
枫与竹,竹与枫,相依相伴,别有一番韵律在江岸。竹秉直怀节,不枝不杈,不屈不挠,虚中刚外。令人联想到以屈原为代表的一代代昭烈的华夏良臣忠将们。而枫则冬红春绿,有始有终,丹心蟠骨,诚书天地。也使我们想到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和卧薪尝胆的民族精神。
枫有枫的美,竹有竹的妍。枫美在叶的形色奇异,把深秋的一山沉闷点红,燃起悲秋人的一片希望。竹妍在干的挺拔林立,把炎夏的一江酷火遮绿,赠与躁动人心一片清凉。
君子爱竹亦爱枫。从竹林七贤到枫桥夜渡,吟咏声如同这高山流水一以贯之,吟的是诗赋,抒的是情怀,寄托在枫竹之间、山水之下的是中国人那特有的东方哲理和大爱精神。
你与我,他和她,只要是中国人,血脉中流淌着华夏的基因,溽润着家国情怀,受教于万年积淀的中国文化,你一定会被这博大精深所折服。衣冠可易,而文明却永恒。君不见,塞上胡马滚滚来,最终多数在中华文明的浪潮中消弭于无形。
说远了,回过身来继续欣赏这大自然,欣赏这枫与竹吧!
一片枫红映眼帘,
遮江竹绿过身边。
寻常苦恼隨风去,
惬语神仙乐其间。
2024-1-24





以上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个人简介:
张松,笔名江冲,山东兖州人。汉语言文学专业,现退休。在多家省市报刊发表过文学作品,创作小说、散文、诗词、歌词两千余篇\首。兼任《都市头条》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