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如果将你亲身经历的故事写成现实题材的小说,你选择哪段?
草原那场火(陆英)
做完了准备工作,我们去吃饭。然后我们就出发到地里去播种。快到中午的时候,风越刮越大了。滚滚的尘土,在伴着哨音风裹挟下向我们扑面而来。我看看剩下的麦种,跟同车的战友说,要不熄了火咱们回去吃完饭再来吧,风太大了。她说,行。于是我的把车开到地中间就离开了。
我们下了车就往连里走去。从地里走到连队驻地有几里路。我们顶风前行,用毛巾堵着嘴。因为风沙太大,走着都很吃力。
快走到连部的时候,突然看到连里的很多人拿着扫把,铁锹,衣服什么的,迎着风向前冲。我们很奇怪就跑上去问:怎么啦?一位排长告诉我,草原发山火了,上级要我们去灭火保护国家财产。我们一听,立刻激动起来。我说,我们也去吧!排长说“好〞。没有工具,我们就用衣服。于是火海就是战场,“宁愿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的口号就在空旷的草原上响了起来。我脱下外套,战友脱下棉袄。我们跟着大家冲向后山坡。
爬上山顶,一个壮观的场景赫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只见风沙裹着浓烟滚滚而来,烟尘下无数条奔跑的火蛇在草原上肆虐,枯黄的草被火一燎,顿时成了一片火海。游弋不定的火头随着风向迅速地移动着。
还好,大火不是向着我们这个方向来的。我们等着连长下的命令。
“不要迎着火头打火!要跟着火走,从后面打!”
随着连长的命令,我们都向火海冲去。挥舞着手里的武器。莽莽大草原,连天蔽日的烟火。我们这一行小小的人群,在大火中真像撒的几粒调料,根本不会改变什么。我们跟大火搏斗着,因为站在下风口,所以虽然有些烧伤,但没有大的损失。
突然,风向变了,向前冲的火阵顿了一下,回头又向着我们席卷而来。我们麻爪了,不知所措。连长大喊:快到烧过的地方去!
后来,随着风向变化,大火离我们而去了。连队周边的草原上只留下了黑乎乎的焦草。
危险过去了!
回到家连队,打扫扫扫自己正准备吃饭之际,不知谁喊了一声:“张琳和王艳呢?她们怎么没回来?”
这一喊,我突然有了一种不祥的感觉。她俩跟我们一起出车播种去了,那片地离我们的地不太远。火头变向的时候,她们会不会被烧着?
我和同车战友向外冲去,后面也跟着全连的人。远远的,我看到了播种机,停在播种的地中间:两个黑色的烧灼过的东西倒在地头上。
瞬间,我们就来到了地头。映入眼帘的现场,让所有人都流下了眼泪……
她俩一个趴在一袋种子上,已烧得面目全非了,另一个倒在地头边手里还拽着装种子的麻袋,都没有了呼吸!在她们身后几米处,就是安全地带。大火来了,她们知道该把车停在地中间,难道不知道自己逃到地中间就可以避险吗?两袋种子,两条命啊!
她们英勇无畏保护国家财产的英雄行为,被写成报道,发表在报纸上。她们得到了很多荣誉,还被记了大功。
可我亲爱的战友啊,你们为了两袋种子,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就这样转眼间折断了年轻的翅膀,将自己的青春永远留在了辽阔的草原上!据说她们可以不死,只要在驻地边打一道防火墙就行了。
那场大火中,还牺牲了隔壁团的66位战士,他们牺牲后都被追认为英雄!
哦,我的朋友,你虽没能活到中年,老年,但你们绽放出生命应有的灿烂。
想来想去,我所经历的事情可能就是今年两次照顾一个七十岁左右的退休男人的那件事对我的触动最大了!虽然不是我自己的事情,也已经时过境迁,却让我一直难以忘怀。事实上,我自己所遭遇的有些事情在当时让我感觉是最最重要的,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慢慢地就随风而去,说明人生路上有些事情真的是可以被时间化解的。
之前,为了谋生,我曾经在外面四处漂泊,以打工为生。因为年龄大了,今年回到家乡,不想出去打工了,又没有什么合适的事情做,就玩了大半年。
到九月初的某天,有个长期做护理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是有个人需要找个人照顾几天,问我想不想去,每天二十四
小时,每天有两百多块钱。我想了一下,自己已经玩了大半年,整天坐吃山空,上半年因为听了几个朋友的话,做了几个投资,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还亏了好几万,就答应去看看再说,那个时候已经是下午四五点左右了。
我今年回到家乡以后,大部分时间是在县城租房子住的,离那个人住的地方很近,不上二十分钟就到了。
原来是一个从司法所退休的职工,七十岁左右。就跟其他有个一官半职的人差不多,在职的时候他经常在外面花天酒地吃喝嫖赌样样精通,不知道玩了多少女人。以至于后来闹到离婚,那个时候他已经有了一儿两女。过了不久,有了二婚,又有了一个儿子。那段婚姻也只维持了不到十年,再次离婚。房子之类早就处理了,目前已经没有不动产,只有以前跟朋友投资的一些不多的财产。
前几年,他患上了中风,左边偏瘫,已经不能行走,平时生活需要别人照顾。而他的四个儿女都不愿意照料,相互推诿,只好由他以前工作过的单位司法所管理。他本来去了县城的一家养老院,但是听说那里对他照顾不好,他经常发脾气骂人,不想住在那里。单位只好把他弄出来,找一个地方零时住几天,等他儿女商量好了安置办法以后再说。所以,才通过我的朋友找到了我。
我照顾那个人一共四天,他的四个儿女没有一个人去看过他。听他说话,对自己这一生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反思,更谈不上什么反悔。而他的四个儿女收入虽然不是多高,显然兄弟姐妹一起照顾父亲的费用肯定完全没有问题,他们却都不愿意出面,而是置之不管。我那个朋友在我之前曾经照顾他的工资还有三千多块钱,过了几个月仍然没有拿到。四天之后,他的单位把他送到别的地方去了。
再到一个月之前的那天晚上九点左右,司法所所长打电话给我,希望我再去照顾那个人。我就又一次去照顾那个人两天,他还是跟以前差不多,不能行走,也还是同样的德行。那两天,除了他的小女儿去看过他两次,每天三顿点外卖送给我们之外,他的另外三个儿女对他还是置之不理,他们依然还欠着我朋友那三千多块钱的护理工资。两天之后,他的单位又把他送到别的地方去了。
这些年来,我在外面打工,所见所闻的社会现实问题实在是层出不穷,很多婚姻家庭都存在着难以想象的矛盾,外人是无法清楚的,更是难以理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俗话说得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经历和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想法。 我所看过的古今中外的名著,凡是性格比较独特形象比较鲜明的人物,都有其自己的个性。每部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所反映的几乎都有惊心动魄悲欢离合的故事,无不让读者感慨叹息,有的小说甚至让读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难以忘怀,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象。
我反复考虑,认为我今年照顾过的那个人其个人和家庭的故事在如今的社会现实里有着比较强的代表性,如果写成小说,其社会意义应该比较深刻,是写作方面颇有价值的素材。当然了,要想把这个故事写成艺术价值比较高的小说作品,必须得花很多心血才可以。目前来看,我还远远没有具备这个条件和能力,只能寄希望于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