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一)
文/张爱英
刚退休那会,父母年事已高,且又和父母同住一条街道,我自然而然的担负起照顾父母的责任,洗洗刷刷,缝缝补补,承欢高堂膝下的闲适温润,舒缓了从工作岗位上急刹车般突然停下的不适。再后来,父母先后离世,儿女相继成家,生命的传承生生不息。顺其自然又在含饴弄孙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回溯一下,日子过的虽然平平淡淡,却又张弛有度倒也欣然。
直至现在, 最小的孙女也上幼儿园了……
孙女上幼儿园的第一天的某个瞬间,我突然间觉得又回到了多年前刚退休的那个时期,确切地说是那个感觉……什么感觉呢?好像被抛弃的感觉!
只是这次是真的闲下来了!
百无聊赖中,我发现我家马路对面有一片建筑荒地,有两层刚刚搭起楼板的建筑框架,周遭再无其他,看着像是烂尾楼的样子,四周边杂草丛生一片狼藉,有人在其中开荒地!
我一激灵,拿了家里养花用的小铲子就奔向那里。
我挑选了一块相对平整的地方,手脚并用,把野草拔掉,把石快、水泥疙瘩、砖头玻璃瓶等杂物清理干净,临回家时,用小铲子在周围划拉出地界,意在宣誓主权…我决定去种地!
从来不知道我会在年近古稀之年去种地!
从未想到我是那么的热爱土地!
我在年少时,为了摆脱种地的命运,曾经有过咋样的抗争,我最终离开故土,貌似成了一个城里人,但是不管你过了多少年,哪怕是从丫头片子到华发老媪,骨子里的DNA是不会改变的,血液里的血是有记忆的,记得我们曾经在土地上播种、除草、施肥……记得夏至后麦浪滚滚,收割时麦穗扎得皮肤又痒又疼又甜蜜的汗流脊背,记得秋收时南瓜、萝卜背在背上,后背被咯的呲牙咧嘴的困囧,记得寒冬腊月,灶膛下烧土豆红薯的热气腾腾和无比开心的笑闹……所有这一切都来自脚下的厚土!
犹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我有了奋斗的目标!每天都会去那块荒地溜弯,期间购置了几件必要的劳动工具,比如铁锹、耙子、等,有次我把耙子扛在肩上去耙地时,老公看见了说,像个“二师兄”,从此,我得雅称“二师兄”!我不觉得难听,却觉得很有意思,是不是真有点“二”?
中国人骨子里喜欢土地,从华夏时期到今天几千年的历史中,始终如一贯穿的是农耕文化,老百姓热爱土地,热爱在土地上劳作!这片荒地陆续有其他人也来垦荒,偌大的一片地被逐渐切割瓜分成一块块小地, 在我的劳作下,我整理出大小不等的几块土地,分布在不同处。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我买了几样种子认认真真种下去,买来育好的幼苗小心翼翼栽下去,每天察看,静待出芽,长大,开花,结果……
种地后就盼下雨,每天查看天气预报。前半年雨量较少,勉强下种后终于盼的出苗,然而娇嫩的秧苗那里抵抗得住烈日炎炎的曝晒。玉米植株较多,实在是兼顾不来。优先考虑弱苗的加强管理。南瓜、豆角、西红柿植株少,每天早、晚从家里用废弃的塑料桶提水下楼,辗转往复不辞劳苦地浇灌,如同照顾小宝宝一样呵护备至,虽然很累,但是看着幼苗一天天长大,开花挂果,疲累顿消。
我觉得我是整片地里最勤劳的小蜜蜂,一天中除了大中午日头最毒辣的时刻不去地头,早晚都会地里忙活,或者是除草施肥,或者是呆呆伫立,微风不燥,落日熔金,雀儿翻飞鸣叫,泥土的芬芳在空气中馥郁,静静的看着就觉得很美好。土地化解了我胡思乱想的焦虑,冲淡了我多愁善感的矫情,种地的过程带给我莫明的踏实和安定。
天道酬勤,比较而言,我的作物长势不错。 别的不说,就说南瓜,藤条粗壮,叶片油绿肥厚,叶片下的南瓜一个个卧虎藏龙,一天一个样,邻地老乡们常常围观我的作物,说他们的不如我的长势好。
秋后雨水比较多,彻底赦免了提水浇灌的辛苦。一场雨后,西红柿饱满圆润,豆条能当裤腰带,玉米棒子“我自横刀向天笑”的气概杠杠滴!而我的南瓜则是绝对的霸主,一个个打着腊油,一身腱子肉,豪横健硕,又辣眼又抢眼!哈哈!把我多日的辛苦碾压得稀里哗啦!成就感的分值直线上升。
隔三差五的呼朋唤友来我的地盘各取所需……
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赛道,没有输赢,没有成功与失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直至“也无风雨也无晴”!

随笔(二)
文/张爱英
手机是时代的产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与乐趣不可细数。在人生的后半场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部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不时把玩取乐,享受着高科技的福利,实在是莫大的幸福!
手机虽小,却藏着宇宙。只要你轻轻一滑便可掌控自己想要的信息。然而,文化层次的不同,每个人对手机产生的兴趣不同。小朋友喜欢玩游戏,老年人喜欢聊天、购物、刷抖音…,而我偏爱关注草根达人。
前段时间关注歌星刀郎,并且学了几首刀郎创作的歌曲,尽管五音不全,还要厚着脸皮在群里卖弄歌喉,让同学们忍俊不禁!
最近又一直观看跳水冠军全红婵和“东方甄选”主播董宇辉的视频,也被他们的事迹深深感动着。
全红婵是从广东湛江农村走出来的小女孩,她有着极高的跳水天分,屡屡夺冠为国争光。她的水花消失术圈粉无数,令世界惊叹。而我更在意她夺冠背后的心酸。苦练跳水只为多赚钱为妈妈治病,纯洁质朴的性格无比接地气。看着她因训练带来的伤痛,我更多的是心疼,就像奶奶怜惜孙女的那种感觉。希望她往后的日子里顺风顺水平安健康!
董宇辉更是草根王者,他出生在陕西渭南农村。2022年夏天,29岁的董宇辉凭借信手拈来的诗词金句成为炙手可热的网红主播。
自从看了董宇辉直播带货的文案,我瞬间被吸引。不同于其他主播一口一个“宝宝”叫的腻腻歪歪、也并非“三二一”连接急不可耐的吆喝叫卖,董宇辉的直播带货,带的是意境,是人间烟火气,是老百姓的三餐四季,温暖有趣。他在讲产品时看似侃侃而谈天马行空,却是风马牛相及。由产品本身的功能性衍生出对客户的人文关怀,直击人心。
例如他在卖大米时是这样说的:“我没有带你看长白山皑皑白雪,我没有带你去感受田间十月的微风,我没有带你看沉甸甸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稻穗,我们素未谋面,我却可以通过这一袋大米,让你感受蒸熟之后家里飘着的饭香……是属于人世间的浪漫。”
在卖地球仪时说:“距离产生美,学会保持距离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就连太阳光照到地球都需要8分钟,你的优秀被人看见也需要时间,你不是不优秀,只是还没有等到你的时间而已……”
凡此种种诸如此类,客户听到后如沐春风,感觉说得就是自己,心下疲累顿消,信心倍增。失意的生活是暂时的,于是有了努力奋斗的力量。
“腹有诗书气自华”。董宇辉大学毕业后,八年的教师生涯和平时海量的阅读习惯,让他在台上言之有物妙语连珠。从经典小说到人文社科;从历史到人物传记;从哲学到自然科学,广泛的涉猎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也塑造了有趣的灵魂。由此他在直播间满怀激情地和粉丝们聊星辰大海,谈诗和远方。面对谩骂他不回怼,还能开涮自嘲。有人说他眼睛小,他说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有人说他脸方,他说这是来自贵族血统兵马俑……还有人说他长的丑,他说你说对了,说明你有正确的审美,请你坚持你认知。多么朴实善良,彰显出他的大格局大智慧。
近期“小作文事件”董宇辉又成为热点话题,铺天盖地的舆论裹挟着“东方甄选”,董宇辉则是风暴中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正所谓,退潮后才知道谁在裸泳。董宇辉在这场暴风骤雨中始终保持清醒坚守初心。王者归来力挽狂澜,“东方甄选”又度过一劫,董宇辉立于潮头成为弄潮儿。
前几天,我在同学群里晒出我的自绣“八骏图”请大家帮忙寻找买主,玉忠同学建议上“东方甄选”,让董宇辉直播带货卖个高价,说不定能置换一套北京四合院……
皇城根部的四合院不切实际,天子脚下即便是一套小小的公寓也是吾辈望尘莫及的遥远。但我还是像庄生晓梦般梦魇了一回:
董宇辉的带货能力不用怀疑,只是谁来为我的“八骏图”和他牵线搭桥?如果真能换一套北京四合院,那就邀请同学们来北京,我带大家去八达岭看威武长城,像一首雄浑的诗歌千年传唱;然后游故宫,感受紫禁城的肃穆庄严皇恩浩荡;我们一起去天安门看国旗和太阳同时升起,心潮在国歌声中澎湃;游圆明园遗址,用缓慢的脚步轻抚它沉重的伤痛;登天坛为亲朋好友祈福;去清华北大为自己的青春圆梦………
有梦想就有希望,拜托同学们帮忙联系董宇辉,努力促成梦想成真!加油哦!

清明节随笔
微信群里看到同学们聚在一起畅饮开怀,我很羡慕……其实当日我也回了石坡。因一些不可抗拒因素所致,没能赶上和大家见面,有点遗憾。你们围坐在餐桌前唱歌的时候,我正在吭哧吭哧爬山呢。
我们一早就出发了, 结果因前一日下雨,早上大雾弥漫,能见度太低,上高速时才发现高速口封闭,只能调整路线走低速,只是为时已晚,信息滞后导致密密麻麻的车辆不断涌入,退路举步维艰……蜗牛般一寸一寸挪动,距离低速路拐弯处不到5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170分钟!慢得人心急火燎抓耳挠腮。起了个大早,却要赶个晚集了!
不同往年的是,今年回乡祭祖我带着外孙,外孙14周岁了,读初二,看过我写的“回忆录”后,对书中的内容颇感兴趣,特别是我们家在那个特殊年代父母所受的苦难,对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经常嚷着要亲眼看看外婆小时候住过的土窑洞,和批斗过老外爷的那间教室。清明节放假三天便是个极好的机会,得到他父母的同意后便与我们同行。外孙聪慧机敏,喜欢读书,成绩不错,还是个话唠,一路上和我们天南地北,古今中外的海聊,青春少年的阳光灿烂驱除了我们思亲的惆怅……
祭祖毕,便领着外孙丈量石坡村!故土在,村子在,但是村里的人不在,石坡村曾是我的生活,现在是外孙的故事!我们走走停停,边看边讲,对照着书里的内容,我一一指给他看,有些地方已经坍塌成一面土坡,难觅昔日生活气息。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来到我们曾经住过,现在是断壁残垣的土窑洞,外孙不免唏嘘惊讶,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特别是来到批斗过老外爷的教室前,初识人事的外孙透过窗户向里面看了许久,默默无语,也许他是在脑补当时的情景,疼起了老外爷的疼,因而蹙眉沉寂,郁郁寡欢……我拍拍他的后背,抚慰他此刻的痛楚…
为了调整外孙略显沉闷的心情,返回时顺着沿黄公路南行至孟门大桥,调头向北,沿途风景不断,二碛景区逗留片刻,观黄河雄姿,黄河边上春来早,榆林百草初绿,“草色遥看近却无”,黄河边上已是“樱杏桃梨次第开”!夕阳西下,余辉映在黄河水面上,浮光鎏金!
回到榆林八点多了。清明之行虽有遗憾,但完成了外孙的心愿,也算有失有得,心下默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