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她正处于情绪转型期。从她说的来看,她那一阶段常与广播为伍,主要收听一档广播节目,夜夜如此。据说,那是心灵的对话,虽说见不上播音者本人,但广播者的励志故事给了她莫大的勇气。而且,后来电台还举办了与听众见面会,她也去了,当然在那里还见到了广播者本人。
而这之前,因为经常受丈夫的屈辱和殴打,他一度情绪恶劣到了极点。如果不是女儿的降生并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安慰,她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当再一次被丈夫殴打住院后,她情绪低落的表现也使得主治医生发现了。这位主治医生心地善良,对她多次进行安慰鼓励,这不能不使她的思想有所转变。最后她听从了医生的劝告,便与收音机相伴,这也就有了开头的故事。
随着时间推移,女儿上了初中,班主任老师是一位语文老师。他喜欢写作,他在微信群里除了布置班级上的一些事情外还发来他写的文章。渐渐地,她便关注上了他。每当读后,她越发感到这位班主任老师的善良真诚和热心,似乎文章里的当事者思想的起起伏伏就是她个人的感情思想的起起伏伏。久而久之,似乎两天不读老师发的文字就觉得跟掉了魂一样。还有,除了她自己读之外,她还让她的女儿读,这可是她的女儿在班上当着许多学生面亲口对他和班上的学生说的。
再后来,她与他加了微信。从中,他了解了她在家庭中所遭受到的一系列屈辱和不幸,也更加激发了他对她的同情。尽管,他虽不能从物质上予以帮助,但在他的不断启发和鼓励下,她也坚定地走到了今天,再没有轻生的念头。